持续输出第55天
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自己失败了,却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想知道失败的原因,我建议你一定要读读《道德经》。
在这本书中的第36章,老子阐述了所有会造成失败的原因。
那失败具体会有哪些原因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36章这样写道: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试着从“人”的角度来诠释这段话:“想要一个人学会收敛,必须先让他膨胀;想要一个人学会示弱,必须先让他自以为很强;想要废了一个人,必须先让他处在兴头上、兴奋到不能自拔;想要取走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必须先让他暂时自以为自己能长久占有这个东西。这就是微妙却很明了的‘道’,这个‘道’就像柔弱的东西可以打败刚强的东西,就像鱼离不开赖以生存的深潭,一个国家最厉害的武器不能轻易展示给别人看一样。”
老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人都是很容易膨胀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人在取得一点小成绩之后,就很容易得意忘形,这时候你跟他说要收敛一点,他必然听不进去。唯有先让他膨胀,之后遭遇挫败他才能真正学会收敛。
想要让一个人学会示弱,想要废了一个人,想要取走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也是同样的做法。
这种做法正来自对人性的正确洞察,符合人性之道。
纵观历史人物,像秦始皇这种过于刚强的统治者,都没什么好下场,反而像刘邦这种看起来很柔弱的统治者,反而能维持很长时间的统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过于刚强,意味着“走极端”,像秦始皇就是走到了“暴政”的极端。正所谓“物极必反”,秦皇始虽然很想让秦朝一直通知下去,但可惜他不遵“道”而行,导致秦朝早早灭亡。
而“柔弱”则是符合“正道”的,刘邦的“柔弱”体现在他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却为了老百姓遭遇水深火热而掉泪,这恰恰是最能赢得民心的。
以此类推,其实你就是那条鱼,而“水”则是“道”;你就是那件利器,而“不把利器示人”则是“道”。
只有悟懂了“道”,你才能如鱼得水,你才能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的利器,以此来击败对手。
由此可见,不懂“道”必然遭受失败,“道”才能取得成功。
在我看来,成功不是人活着的必然追求,但追求“道”却是人活着的必然追求,不然人的一生就白费了。
找到“道”并活出“道”,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无比闪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