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知道木头很有趣呢?就是从老爸给我制作我可以出去显摆的哑铃开始的吧。在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里,我拥有了别人没有的快乐。
后来就是沉浸在各种明清家具的快乐里,认识做家具厂的济南朋友,他们用老榆木做出来很多经典的家具造型,每一个桌子,椅子都有着好看的纹理,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双手放在木头上不停地摩挲,就是看着木头会慢慢放亮的样子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因为当时工作的缘故,还有幸接触了一些老家具,交椅,螺钿工艺的立柜,罗汉床…老家具里沉淀出来的是经过岁月打磨后的包浆色彩,那种润低调不张扬,有着当时主人们给他们的最深沉的爱。器物经过滋润后所拥有的就是爱的厚重感,当你再次去靠近时候,仿佛能够透过指尖感受到那个时代他们的生活。
庆幸的是,姥姥家的老家具在我的央求下,老爸给我整了一个。那时候家里没车,老爸给我扛着小矮桌,我们一路坐公交带回家。现在那个小桌子依然是我办公室的标配,放大型打印机尺寸刚刚好。老家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传承,传承着爱,传承着家族的故事。只是后来他们那里拆迁,姥姥家那些老家具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后来就遇见了明式设计与装修,学习陈设。用原木打造茶空间与一个清净的世界,用到了老家具,老榆木家具,还有各式摆件。实践出真知,在一场场的邂逅里,对于这些家具我也有了自己的审美。这就叫找到了感觉,找到了感觉什么样呢?有时候不见得知道怎样才是最好,但怎样陈设不好却是心里明镜似的。
在与器物接触的日子里,就会渐渐察觉,来自精神的觉醒,咱们暂且称之为灵性吧,灵性的复苏,让你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万物皆有灵,就是到了这个时候的境界吧。
再到后来,玩手串,各式木头手串都曾是我的最爱,就喜欢木头带出来的那种光泽,直到后来遇见了阴沉木,遇见了木件组合,才知道原来木头和各种瓷器也是可以混搭出来意境,木头形成的造景也是别有一番味道。从那开始就陆续接触到了木雕。
我最初接触的木雕都是从阴沉木的根雕开始,那种历经上万年的木材,在雕刻师手下变成了各种拥有禅意的造型,再搭配各种古拙的陶器,成了茶室的修禅必备。也随着和雕刻师们还有那些南方来的经营者们接触,渐渐也认识了一些来自南方的各种木雕。
后来认识了南方的工艺美术师,开始买一些他们的作品。这才进入了我这篇文的主题,主题就是南北方木雕的我看到的差异。
南方木雕创意多,用料会借巧。比如废弃的下脚料,厚重的地方做人物,纤薄的地方做衣服,出来衣袂飘飘的感觉。树根的疙瘩形成怪石林立,木纹形式的文饰正好来做波涛。后来这个都具备的就是偶然发现了某位工艺师的作品《东坡观潮》,恰恰有东坡的“庐山烟雨”,又叫“观潮”,全诗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这个木雕里去呈现的创意,有人物,有诗词,有意境。
北方木雕则是厚重,古典。北方比如我们城市的桃木雕刻,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与福禄寿的寓意居多,恰恰这也是目前木雕市场的主流。而我认为好的木雕真是应该借形借义,形成独具一格,具有自己特色的造型。任何在木头上喧宾夺主的装饰都会成为木雕的减分项,唯有巧雕才日渐珍贵。
我在想,我们泰山文化既然是神话传说中不可缺少的“鬼文化”,而肥城又在城西,盛产辟邪桃木,何不就此来好好挖掘?在众人祭拜泰山前,先祭拜祖先,而桃木做的木雕也可以成为这其中文化的一部分。
传承与发展,是一个行业的永恒主题。传承很重要,在历史中寻找可以加工的素材,而发展则是将历史素材进行整理,加工,进一步解读的过程。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有了现在的一些新的解读与见解,这正是打造新时代文化形象的基础。木有差异,文化也有差异,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木头这一载体上,会形成新的布局与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