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泱泱,龍踏九千丈。

曾章成 · 瓷龍
曾章成的瓷龙表现力向来逆天。
龙身若蟒,攀缠着瓷瓶,张牙舞爪,粗壮有力,
须、牙、角、眼描画的细腻入微。
由而我不禁想到,古之龙纹瓷是为何状。
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
龙,对于中国人来说,总是会存有些许敬畏感的。
它从未真正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过,
却有着无尽的魅力,令人魂牵梦萦。
我们是以龙为瑞的,其代表着权力的象征。
古之帝王往往自称“真龙天子”,象征其无上的天威。
在我的记忆里,龙在古画上还往往不甚多见,
最为多见的龙纹或雕龙常常是出现在瓷器上的,
而各朝代的龙纹瓷器更是不甚相同。
宋·龙纹
宋朝的绘画工事是相当繁荣的,
各类画龙高手的技艺是前人无可比拟的。
以画龙大师陈容的《云龙图》为例,
其龙双目威严、长角、须、眉、鹰爪、蛇身,

莫不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瓷上的龙纹更是雷霆之势,威震乾坤。
元·龙纹
元朝的龙纹很好辨认,细颈、蟒身是两个很鲜明的特点。
元龙脑袋大脖子细,龙角、眼、须发描摹的很是细致。
龙爪以三爪和四爪为多,爪子尖锐显得非常锋利,身体粗壮,像蟒蛇般有力,也象征着元朝的国力繁盛。

明·龙纹
明朝的龙不再似前几朝的龙一样小头细身,形体变得粗壮肥大,威武凶猛。
其龙首变大,上下颚长,上唇状似如意,鼻两侧有对应的长曲须,鬃发曲而上冲,颇有怒发冲冠之势。
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为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

清·龙纹
清朝的龙纹就略显苍老,谓之苍龙。
刻画细腻入微却缺乏神韵,龙鬃发多而蓬乱,飘向脑后,
甚至下额都长满胡须,毫无精气,
双角粗壮笨重如松枝,眼球高凸,眉毛呈锯齿状,龙须下垂毫无生气,
龙爪以四、五趾为多,尾部分生出许多尖叉。
苍龙之态,也象征着清朝的衰败之气愈生,教人为之叹惋。

各时期的陶瓷器作为当时时代的产物,
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技艺和文化,
其纹饰也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反映,
盘踞在陶瓷上的龙纹文化,也值得我们去细细思量和品味。
文 / 景德壹瓷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