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语文之旅(山水小镇的际遇)
走进元氏,生活翻开了新篇章。
在那个有山有水的小城,开始了新旅程。那么多夕阳西下的时光,我独倚窗台,欣赏远处的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很多有关山的名句常常涌上心头。
生活放慢了脚步,我拥有了很多悠闲的时光,能停下来欣赏曼妙的生活。
在那里,我走进书的海洋,学校图书馆让我的生活充满神奇的色彩,我真像饥饿的人遇到面包。一天天泡在图书管里,随着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读巴金的《家》读到鸣凤与觉慧的爱情为他们祝福当鸣凤自杀时流泪不止;看着黛玉葬花词无限悲伤,随着黛玉感知秋雨敲打芭蕉的忧伤;跟随迅哥拿到《山海经》而惊喜……一本本书籍,打开了我的世界,我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
在那里,遇到了我的恩师——张丛建老师。张老师是班主任教文选课,他20多岁,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一口流利的赵县普通话让人倍感亲切。
记得刚刚走进班级的时候,张老师开张白说:“有缘千里来相逢,走到一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解决生活难题……”一席话拉近了我这个刚刚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心,我感觉有了依靠,感觉在外面有了亲人,那种离家的孤独感远远的溜走了……
记得刚刚上课的时候,有一次张老师提问,我站起来回答,觉得答的挺好,可是,老师说:“重复一遍”我重复了足足有三遍,猛然想到,是否没说普通话,于是,硬挤出了一两句很不流利的普通话,连自己都听不到说了一点什么,张老师让我坐下了,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学会说普通话,在我的意识中有了普通话的概念。
三年的岁月中,我成了张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上课总是被提问,我乐此不疲,也因此让我的普通话有了很大进步,为我的教学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想想那些课堂上师生对话还让我无限的感慨,我感谢老师给了我发言的机会,给了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张老师的悉心栽培,让我找到了自信。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博大精深得文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张老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课,我们在台下聚精会神的听着,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我认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真正靠近古代文人的世界,那些美丽的诗行在我的眼中不再是躺着的文字,诗中的每个文字都讲述着他们生命故事;那些诗人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精神停驻在我的灵魂深处,幻化成我灵魂的给养。在张老师的课堂里,我走近鲁迅、曹雪芹、老舍、金庸等现代作家的文字,那些带着生命张力的文字唤醒了我的文学生命。是张老师让我靠近了文学,让我能够在文学的氛围中畅游。
每每读起唐诗宋词的时候,就会想起张老师范读时的神情,想到张老师那富有磁性的范读嗓音,那声音曾经让我们宿舍的舍友们陶醉不已,我们都说,张老师的朗读太美了,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爱读诗歌,可能和张老师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相关吧!他的范读充满激情,他读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的情思,他读着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让我们倍感凄凉,在张老师的声音里感受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受益无穷。张老师富有生趣的解读诗歌,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们对文学无限向往,给我们插上了一双爱好文学的飞翔翅膀。
那一节节故事课,让我们知道除了中国文学,还知道了那么多美好的小说,醉人的童话(因为我从小看书很少,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了)。是他,给了我一个通向文学的窗口,让我从这里走向文学的殿堂。
在张老师辛勤耕耘中,我们一个个都拿起手中的笔,开始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写好后,都会把自己的东西第一个拿给老师看,每当这时候,心里便无比甜蜜。
有一次,写好东西,找老师修改,我写了一张纸,可是老师修改了两张纸,密密麻麻的红笔小字,都是老师认真思索的结晶。现在想想真是难能可贵,如果不是自己做了老师亲身体会,真难体会其中包含着老师多少辛劳。老师就是登天的塔,指导着人们向前进。
张老师是一个乐天派,他总是说:“生活中有点困难怕什么?那都是小问题,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你看他整天乐呵呵的,总是高高兴兴,他说:“名利那都是身外之物,最要紧的是做好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干自己想干的活。”我们都觉得张老师好像陶渊明,他也自己说是一个隐士,悠哉游哉,快乐至极。去年,我们同学聚会,我们交流,才知道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语文教学,而且很多人都和张老师一样,成为乐观派的一个成员,这应该是老师给我的最大的财富,让我拥有一个快乐,善良,的心,拥有一个乐观,宽容的胸怀。
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张老师,是他指引着我走向文学殿堂,是他让我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是他改变了我一生的事业,让我能够触摸文学的脉搏,让我的生活有了诗意。
感谢老师,他们撑起人们心灵的桥,他们架起祖国建设的精神的堡垒,他们拉起前进中最沉的那根纤绳。
感谢生活,是生活的美好际遇,是偏南一隅的南方小镇让我的灵魂拥有了文学的柔美。
Q(��JV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