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娱乐圈想法
冒牌上尉:手握权杖,我便凌驾生死

冒牌上尉:手握权杖,我便凌驾生死

作者: 披尘掠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02:39 被阅读137次
少年时代参加纳粹军事训练时的威利.赫罗德,他实施残暴行径时不过是个19岁的少年,被处死时也不过21岁,谁能联想到这样一张帅气脸庞的主人竟能在战争中沦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冒牌上尉》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2个月以前,那一时期的纳粹德国正面临着盟军两大阵营的双面夹击,虽然纳粹宣传机器依旧在粉饰太平,可是位于易北河以东东普鲁士地区的德军作战部队已濒于强弩之末。老兵的大量阵亡以及精英部队的覆灭,导致前线部队的战斗力、兵员结构和士气水平早已不同往昔,临阵脱逃、抢劫盗窃、战争暴行等等,开始在这支素以军纪严明为荣的德意志军队中蔓延。

影片的开始,故事主人公德国空军二等兵威利.赫罗德正从一线战场逃亡(一说是与队伍失散),被宪兵一路追杀。侥幸躲过一劫的他深处饥寒交迫,却在路边抛锚的军官座车中偶然得到一套上尉军官制服。本来只是一时兴起试穿军装,却被一路推搡裹挟着扮演起上尉军官角色,从色厉内荏的骗取一顿晚餐,再到招兵买马组建莫须有的元首钦命小分队,直至成为滥杀无辜的“埃姆斯兰德”魔头刽子手。

二战欧洲战场,军迷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一段历史区间,可现今能够继承的历史却大多由胜利者书写。胜者写史书、败者留野史。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似乎始终不变的规律养成。可恰恰是那些小人物在大动荡中翻腾搏命的故事,更能让我们感慨万千。

被追杀途中,二等兵赫罗德偶得一身上尉军官制服和一筐救命的苹果,自此开始了渐行渐远的“演艺生涯”,我们看他在剧中的形象变化,从无助绝望到战战兢兢,直至最后俨然成为了扮演对象的贴合化身,不得不说这位不知名演员的演技着实了得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对史料研究的一些积淀,带读者一同了解下这部绝无可能在国内院线上映,却又极为难得的军事题材影片。

战争里没有胜者,只有死者和活着

赫罗德是什么身份?一名身穿德国空军野战短夹克的二等兵(倒数第二低的士兵军衔)。空军不是只有飞行员和地勤保障么?

这要首先简单谈及一些二战历史。德意志帝国空军除飞行空勤和地勤保障单位外,要地防空(高射炮兵)和空降兵部队也是重要组成。到了二战末期,由于国防军、党卫军地面作战部队大量消耗减员,部分失去了装备的空军地勤和高炮部队人员也被重新编组为空军野战步兵师投入作战,但这些只会操作防空火炮或是使用起子扳手的非专业步兵战斗力可想而知,几乎在拥有绝对优势的盟军作战力量面前一触即溃。

可赫罗德也是这种杂牌野战部队的成员么?资料显示不是。他是德国空军的天之骄子——被称作“绿魔”的伞兵部队的一员。这从其在片中使用手枪在极限距离射杀囚犯时的精准便可推测(德军空降兵跳伞时人与武器分离,随身仅携带自卫用手枪,所以即便是普通士兵也要进行手枪训练,并在作战时携带手枪,其他部队的小兵不会使用手枪),也能从其良好的地形识别能力和谈吐所及中得知。

影片中对赫罗德不合身的裤子给了多次特写和描述。一开始因为裤长不合适害怕穿帮而谨小慎微,到后来面对败军流寇即使言恶也不得不招安,到最后哪怕直接脱了裤子也能够人模人样。他始终没敢出示证件,可是他无需证件也完全得到了一众同级别官僚的信服。为了生存,他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狠角色

空降兵的经历必定让他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和能力素质。所以他能从惩戒队宪兵(二战末期专门枪杀绞杀逃兵的军法执行队)枪口下活命,能快速穿上军官制服就像模像样的扮演起上尉角色,能在面对溃兵包围的情况下快速判断局势转危为安,也能在重遇当初追击他的惩戒队上尉时处变不惊的把酒言欢。甚至于,最终成为为了巩固自身威权而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

可是赫罗德一来就准备这么大干一场步步上位么?他的故事发生时只有19岁,即便1946年被英军抓获处决时也不过21岁。赫罗德起初是被当作逃兵一路追杀的,换上上尉军装后最期待的事也不过是一家旅馆一顿热饭而已。

与佛莱格塔相遇后,赫罗德渐渐从开始的恐慌中镇定过来,反客为主的甄别起对方的身份来,可上了车突然看到自己来不及丢弃的士兵制服时他又再次陷入了忐忑不安。偷偷把制服扔掉,慢慢面露笑容,新的身份让他开始自鸣得意起来

熟悉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伞兵作战情况的读者知道,无论是德军的克里特岛战役还是盟军登陆西西里的“火炬”行动和进攻荷兰的“市场花园”行动,最终都付出了极大代价。整个大战期间伤亡近半甚至全军覆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即便是被后世视作经典的“霸王行动”诺曼底空降作战,伞兵也承受了巨大牺牲。

影片中提到了“卡西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英美军部队被防守意大利西西里半岛卡西诺修道院山的德国伞兵挡住,即便动用了最不怕死最精锐的廓尔克兵团也没能突破“凯瑟琳”防线,最终只能使用重型轰炸机彻底炸毁了这一自君士坦丁时代以来就已屹立千年的宏伟建筑群。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赫罗德便谈及自己参加了那场几乎全军覆没的战役。

大战之中,再多的人命不过是几个数字。而对于参加了艰巨作战得以幸免的赫罗德而言,活着就是一切。特别是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坚持活下去就能等到和平。毕竟对于信仰早已迷失的德国军人而言,谁又愿意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呢。

赐我极权,我可以用它践踏一切

赫罗德第一次杀人是在落脚的小旅馆里。因为他对居民伪称自己是奉元首指令维持战线后方秩序,并且对溃兵给居民造成的损失进行登记调查的钦命官员。借着这张老虎皮,他骗到了难得的一顿烤肉大餐,却不得不枪决另一名和他一样的逃兵(戏剧的是在他穿上军官制服前自己也刚刚偷盗抢劫了居民的财物)。

那一枪是迫不得已的,因为旅馆老板说了一句话“偿还烤肉钱的时候到了”,不开这一枪,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就将受到质疑,战争末期的世道有多乱?乱到一旦你稍乱分寸便会瞬间从捕猎者变为猎物。赫罗德深知这一道理。

刚刚穿上上尉制服的赫罗德依然没有进入状态,所以他偷偷取过士兵的步枪,做好了预备杀人的准备。入住小旅馆,因受到胁迫第一次对军队同僚开枪时他没有犹豫,可是他心中是感到不安的,于是,他对投靠自己的佛莱格塔尴尬的说了一声“谢谢”,影片细腻微妙的心理刻画功力极深

而赫罗德第一次预备杀人是什么时候呢?是在他遇到第一位随从佛莱格塔的时刻。那时的他刚刚从追杀中逃脱出来。来者是不是追杀者不得而知,会不会揭穿他的身份同样不得而知。我们看到佛莱塔格宣誓对赫罗德忠诚之后他依然没有消除戒心,在佛莱塔格修车时他不动声色的拿起对方的步枪,做好了随时自保应变的准备。尽管此时的赫罗德还没有大开杀戒,可“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残忍种子却已种下。

之后的赫罗德似乎迅速进入了角色状态。他随时注重仪表,左臂佩戴着象征德国伞兵首战告捷的那尔维克盾章(挪威战役),胸前佩戴着铁十字勋章、空军伞降步兵章和黑色战伤勋章,手袖处环绕着代表至高荣誉的戈林元帅袖条勋带,这一切都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荣誉老兵的身份象征。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只有不合身的过长裤子,那是他始终忌惮的形象短板。赫罗德深知,只有演谁像谁才能保住权威,以及珍贵的性命。

再往后,他更是渐入佳境,收服溃兵,迷惑住老对手,在关押逃兵的惩戒营里对没有受到公正审判的囚犯大开杀戒,甚至开枪取乐。用高射炮直接虐杀囚犯,用手枪射击活人靶子,甚至把老实的随从佛莱格塔揪出来射杀重伤未死的囚犯。到后期,更是把执行快速审判枪决变成了专门营生,带着他一手捏造出来的特别行动队四处杀戮作恶。

震慑溃兵游勇、恐吓宪兵上尉,甚至打着元首的旗号给一众“同僚”许诺恩惠,这只十恶不赦的“小白兔”之所以残杀了几乎整个囚犯营区依然得到了军事法庭的特赦,不得不说其伪装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是绝对一流的

至此,一个曾经只顾逃命的“小白兔”,在绝对威权的加持下彻底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如此快速而彻底的颠覆性转变,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恶欲的延展度究竟能有多大。

忌惮人性的残暴,才能守护生命的躬谦

赫罗德最终没能逃脱命运的审判,在被德国军事法庭以维持秩序有功特赦之后他便开始了潜伏,却被英军抓捕,审判后施以死刑。一个突变的魔鬼在21岁时受到了应得的制裁。

在雪地里第一次穿上军官制服时,赫罗德在模仿军官身份演戏“快跑,这是我给你的机会”。用高射炮残杀囚犯时他借着炮声的掩盖撕心裂肺的呐喊,源于恐惧或是悔恨的心理实在复杂。可到了后来,他的杀伐果决进一步升级,甚至玩起了戏虐型的杀戮游戏

可是赫罗德死了,像赫罗德这样的灵魂从这世上彻底消失了么?答案是没有。这样的故事以正常眼光来看实在不可思议,可是一旦投之以极端暴力的战争环境,这样的恶魔注定还会复活。

我在以往文章中描述过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惨烈地狱。日军一向残暴,可除了军国主义荼毒之外,个体裹挟于战争中的极端暴力心理同样值得我们分析牢记。

一个年轻的生命,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态。其中也包括撒旦。当你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手中却握持着生杀予夺的利器时。你敢保证自己不会自诩为神一般的存在么?当你具有了这样的赋权时你会用它来做什么?杀人、抢劫、强奸,一切暴行只有你自己,以及同为恶魔的同僚知道,你的恶行不会受到任何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情境里,人性的恶欲便会被释放出来,无所忌惮。

面对下属对犯人的第一次残酷虐待时,这个刚开始还在亡命天涯的士兵坦然接受了现实,只不过不忍亲睹的他还是做出了回避,可再往后,生命在他眼中逐渐变得毫无价值。《辛德勒名单》中的党卫军军官阿蒙,也是一个和他一样极为复杂多变的个体,两者皆是战争人性题材中的典型样本

《辛德勒名单》中那个党卫军集中营主管阿蒙可以与赫罗德做一对比。阿蒙是个怎样的人?负责集中营施工的犹太女设计师因为对劣质工程不满被他命令一枪爆头,却在行刑后又要求属下按照工程师的意见照办。他给出的理由是优秀的日耳曼人怎么能被一个犹太人指手画脚。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端着狙击步枪在露台上随意射杀犹太囚徒,坐着休息的杀,动作缓慢的杀,生病跌倒的杀,甚至无缘无故就因为自己开心或不开心就一样的杀。生命在他的眼中一钱不值,人性在他身上几近泯灭。

可也就是这个阿蒙,对美丽的犹太姑娘始终心怀仁慈,他会打她,却始终没有杀她;他喜欢她,却没有玷污她。在辛德勒的劝说下,他甚至难得怀柔没有杀掉做错事的犹太工人。辛德勒假意取乐却给车厢里即将干渴而死的犹太人送去饮水时,阿蒙是第一时间识破了的,可是他却没有点破。

人性是复杂而微妙的,前一秒钟还深爱着的也许下一秒就是想要摧毁的;稚嫩无辜的小白兔也会在残酷欲念的驱使下做出令人发指的恶行。

影片虽然是小场景居多,并没有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可是对历史的考证还原极为翔实细腻,例如刚开始追杀后来怀疑最后屈就于他的这位宪兵军官,他与赫罗德谈话中出现的那尔维克、克里特等地名均是二战中德国伞兵实施过作战的战役地点,而谈及波兰战役,我们都知道闪击波兰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揭幕,也是德军极为骄傲的首战大捷之地

《冒牌上尉》无疑是近年来难得的战争题材作品,它没有单纯探讨战争的残酷与不义,但却深入剖析了人性的无奈和可怖。我相信这是一部极具哲思意义的难得佳作,也有资格成为相似题材中的佼佼者。

战争暴行和人性残暴离我们遥远么?并不!不要只知道纳粹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要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上世纪末,非洲大陆的卢旺达胡图族就用AK步枪和砍刀残杀了几十万图西族人;前南斯拉夫内战期间,黑塞哥维亚武装也在斯雷布雷尼察地区对近万名穆斯林族裔实施了种族清洗。而如今成为国人旅游胜地的印度尼西亚,也曾在90年代末因为不甘贫富而实施了针对华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避免战争、消除暴行,任重而道远。恰如《冒牌上尉》自始至终的黑白叙事基调,生命里并非全是色彩斑斓,同样有压抑窒息的灰暗晦涩。愿人性多一些宽容怜爱,多一些怀仁恻隐,别再滑向无望的深渊。

相关文章

  • 冒牌上尉:手握权杖,我便凌驾生死

    《冒牌上尉》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2个月以前,那一时期的纳粹德国正面临着盟军两大阵营的双面夹击,虽然纳...

  • 不要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冒牌上尉

  • 2022-04-06

    冒牌上尉这部电影可以!

  • 冒牌上尉

    看完了这部片子才真正懂得为什么要约束公权力的滥用,体制的病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每个人的合力才会导致一件事的发生。对逃...

  • 《冒牌上尉》

    该片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

  • 《冒牌上尉》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个邪恶的源头,日本和德国。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在对历史的反思上,...

  • 欢电影︱《冒牌上尉》+上尉服扭曲了赫洛德

    ——《冒牌上尉》的批判思想简析 《冒牌上尉》是由德国著名的导演罗伯特斯文克自编自导的黑白格调的影片。这是一部根据真...

  • 观影《冒牌上尉》

    冒牌上尉,德国人拍的电影。细思极恐,一个逃兵,捡到一件制服,至此之后从人慢慢变为了兽。在德国即将失败的时候,他自称...

  • 观《冒牌上尉》有感

    无意中发现一部电影《冒牌上尉》,于是便在网上找了资源,看完后心中感悟颇深。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

  • 二战题材电影《冒牌上尉》观后感

    《冒牌上尉》——一部关于二战德国末期一个纳粹小兵冒充上尉开展的故事。 影片中看出赫罗德上尉是冒充的有多少人?看穿的...

网友评论

  • 素心瓷韵:出色的文笔,深厚的知识储藏,敏锐的思想触角,写出这么深刻的影评。赐我极权,我可以用它践踏一切。极权,才是人性罪恶的根源。
    披尘掠风:@秋心安然 我只从资本家手里捞钱,喜欢你就点个小心心就够了:kissing_heart:
    素心瓷韵:@披尘掠风 好吧。虽然糖块只是喜欢文章的表示。以后就是纯粹的喜欢了。。。
    披尘掠风:@秋心安然 熟人不客气,感兴趣去看就好了,以后不必给我打赏,我有其它盈利渠道:grin:

本文标题:冒牌上尉:手握权杖,我便凌驾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rx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