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古代文化
旧影琐忆·自己跟自己合影,当年差点被玩坏

旧影琐忆·自己跟自己合影,当年差点被玩坏

作者: 半生环球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0:49 被阅读22次
双胞胎兄弟弗雷德里克·阿尔米和弗朗西斯·阿尔米1897年摄于纽约州布法罗的O·A·塔夫脱照相馆。

这组照片是康涅狄格学院艺术史和人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B·斯坦纳的个人收藏,它们都是利用多重曝光技术或“特效镜”拍摄的诡异照片。

19世纪90年代初,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詹姆斯·B·肖发明了一种新的拍摄技法,他让被拍摄的人坐在两面镜子之间,这样就能在一张照片中拍出多个同样主体的效果。

这种能同时拍摄一个人的不同角度的摄影技术问世之后,曾经被照相馆和摄影师大力推广,他们宣称这是未来人像摄影的潮流,“能够让我们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

约1905年摄于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迪特里希照相馆。

甚至连媒体也加入了这场热潮,《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894年10月号中写道:“最近兴起的多重摄影术能够如实地反映我们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巧妙的摆姿在拍照时扬长避短将不再可能,这一创新的摄影技术必将成为未来人像摄影的潮流。”

到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各地的休闲海滩、游乐场和街边照相馆,多重摄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服务,正如一位作家在1931年所指出的那样:“正在度假的人很乐意从腰包里掏出1.5美元到2美元,去拍摄6张这种五个自己在一起的照片。”

到上世纪50年代,多重摄影逐渐没落,“特效镜”也变成了罕见的老物件,不过多重曝光技术依然被今天的摄影师们广泛使用。

约1915-20年摄于纽约马尔伯勒照相馆。 约1910-15年摄于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迈尔斯-科普公司。 莉莲·盖洛普,上世纪20年代摄于纽约白光照相馆。 1925年摄于法国马赛。 上世纪20年代摄于芝加哥奥芬照相馆。 摄于上世纪20年代,来源不明。 上世纪20年代摄于纽约白光照相馆。 雷蒙德·特吕埃,上世纪20年代摄于纽约白光照相馆。 上世纪20年代摄于纽约白光照相馆。 摄于上世纪30年代,来源不明。 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摄于洛杉矶罗斯林明信片店。 上世纪40年代摄于巴塞罗那阿罗格拉夫照相馆。 上世纪40年代摄于新泽西州大西洋城G·多布金斯照相馆。 1947年摄于新泽西州大西洋城G·多布金斯照相馆。 上世纪50年代摄于里斯本埃斯佩尔霍照相馆。 尤金·勒胡凯1955年摄于新泽西州纽瓦克,照片背面的题词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个好人。”

相关文章

  • 旧影琐忆·自己跟自己合影,当年差点被玩坏

    这组照片是康涅狄格学院艺术史和人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B·斯坦纳的个人收藏,它们都是利用多重曝光技术或“特效镜”拍摄...

  • 旧影琐忆

    初春暖阳,适合拥抱,约上好友,边走边聊,一路畅谈,好不惬意! 走到净严堂,驻足、无语。这里曾经是给...

  • 旧影琐忆·东德往事

    1981年,哈尔夫·齐默尔曼住进了东柏林一座五层楼的公寓,这是一座没有电梯的建筑,楼下的街道是用鹅卵石铺成的。 在...

  • 旧影琐忆·因果轮回德累斯顿

    1945年2月盟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至今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在那之前,德累斯顿这座城市从来没有被...

  • 旧影琐忆·跃动的纽约

    华莱士·G·利维森是一位化学家、发明家兼演说家,19世纪下半叶他一手创立了布鲁克林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矿物系和天文系。...

  • 旧影琐忆·自由的见证

    照片中的两名黑人男性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奴隶,他们身上穿戴的衣帽都是为了拍照借来的。这是一张摆拍照,目的是为了证明并庆...

  • 旧影琐忆·奥斯威辛的笑脸

    这些照片是在1944年5月至12月间拍摄的,照片中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军官和看守们笑得开怀、玩得尽兴——就在离他们不远...

  • 旧影琐忆·战士亦凡人

    这张照片极好地证明了再强大的战士身上也有人性的一面。这两名战士携带的莫辛纳甘步枪和钢盔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军...

  • 爸爸,我想你!

    忆 当年 坐你肩头 唱着歌 忆 当年 夹耳耳环 挂怀表 忆 当年 你陪着我 的地得 忆 当年 你旧毛选 我新书 忆...

  • 旧影琐忆·1943:“灰狗”在路上

    1942年,刚刚从明尼苏达州艺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的埃斯特·巴布利来到华盛顿特区,在美国战时情报局谋到了一份暗房助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影琐忆·自己跟自己合影,当年差点被玩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kk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