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同学在群里发了一则笑话,笑话里描述的某事,和前不久发生在我周围的一件事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且我就这件事还咨询过几位圈内同学,因此当我看到这则笑话时,我下意识的认为他意有所指,含沙射影,在讽刺、讥笑于我。而我一向认为我们关系还不错,因而免不了激动,气愤。
至于他发这条笑话的本意,我无从揣测,也无法证实。或许他真的意有所指,或许他在调侃,或许他只是为了活跃群里的气氛,或许他别无他意,就是我想多了,因而造成了一定的误会。但不管怎样,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因此造成的误会与隔阂,在生活中,实属常见现象。
人们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提醒我们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沉默是金”,也是在说要少言寡语。成语“三人成虎”,更是提醒我们,言语一旦出了己口,就失去了控制,经过传播,面目全非。
更何况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呢?要知道“江湖”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单位、团体、组织,众人皆身处其中,你无意说,他有意听,在经过一些二传手、三传手,再传到你耳朵里,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特别是,当我们没有话语权时,我们缺乏一锤定音的能力时,缺乏引导舆论的导向能力时,南辕北辙的谣言造成的伤害和后果更是难以承受。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然而,“只缘身在此山中”,芸芸众生难以分辨,混淆了视听,以至于“跳进黄河洗不清”,最终百口莫辩。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牢记于心,谨言慎行。宁做有心之听众,不做无意之言者。言出于口过过脑,仔细聆听坐于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