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对性的态度暧昧而矛盾。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对性相当的忌讳,鲜少在公开场合谈论性,甚至有些人,在公开场合听到人谈论性就会脸色大变,好一副正人君子,礼教卫道者的形象,似乎在中国人眼里,性成了一种难以启齿的淫恶之事;而另一方面,则是五湖四海,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男女老少,愚智贤笨,各色人等无不在谈论着关于性的话题,做着些涉及性的事情。所以,有人把中国人这种对待性的文化心理概括为:“外羞内放”,即中国人对待性存在着严重的欲放还收,与说还休的两面性。
这种文化的心态本无可厚非,因为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会形成不同的性文化特色。只是这样的性文化心态到了不敢正视性的时候,危害可就大了。时至今日,我们社会依然有意避讳谈性,认为那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所以中国现在的性教育表现的依然的相当缺乏。这实在是一种变态的现象!因为性教育的缺乏,全社会对性的认识就不能很理性,甚至对性和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反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性心理,性行为和性现象,这无疑是危害巨大的。
事实上,性不过是人类自然而正当的一种欲求,就像饮食一样再正常不过的。古人说:“食色性也”,说明古人是充分肯定性的地位和价值的。正如饮食形成了饮食文化,性也形成了性文化。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也是由人参与产生的,并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不同时代的性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从性文化诸多现象中我们能透视一个社会的深刻本质,并加深对一个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了解。
毫无疑问,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中国人也是一个好性的民族,因为性是根本,是本性,是生存,是延续,是高雅的本能艺术,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去避讳谈谈性,忌讳言性呢?为什么要去漠视性,遗弃性呢?为什么就不能正视性,理性的进行正当的性教育呢?何况性是一个你我永远也避讳不了,漠视不了,遗弃不了的东西呢?它的理由至少如下:
一,人除了有性功能障碍和性发育不全者外都有性的渴望和欲求,这可能是一种人的意志都难以控制的需求。适度的性行为对人的健康相当有益。(佛洛依德等精神分析学家更是将性提高到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的高度)
二,人很少有人不经历爱情的,而真正的爱情是:爱情=情爱+性爱。性爱也是爱情二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理想爱情在现实生活是极少存在的。
三,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性充斥的社会里,杂志书籍上,戏剧音乐里,电影电视荧屏内等等无不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包含涉及着一些关于性的内容。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我们是逃离不了性的,就像我们作为人又怎么能脱离社会一样呢?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放开包袱大胆的理性的去谈论性呢?为什么要躲着,藏着去谈论它讨论它。难道到我们二十一世纪了还要以为性真是淫恶邪妄之事?
其实,对于性又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呢?在古代,东西方的人们就已经毫不避讳谈论性了,并开始了对性的理论性研究,纷纷著书传世,如在中国有代表性的有《黄帝内经》,汉墓《养身方》,及房中八家的著作,而在西方有代表性的有古希腊的《天性尤物————古代希腊的情爱与绯闻》,古罗马的《爱的艺术》,古印度《爱经》,以及十六世纪后的《情爱泛舟》和阿拉伯的《香园》等著作。这些书籍,都从相当深入的角度研究了性,涉及性的生理特点,性器及其生理功能,男女性疾病及其病理和它诊断法,以及性的养身等等,五花八门,详细具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近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写的《性学三论》更是从原欲,潜意识等更深层的角度探讨了性的正当性,并分析了一些性的“畸形”倒错现象,即性变态,包括同性恋,恋童癖,恋母症,恋物症等等。
而我们的文学作品更是不避讳描绘性,古代的风花雪月的戏剧小说中时时充斥性的话题,而被我们称为“天下第一淫书”的《金瓶梅》对性的描绘更是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极大争议和轰动,成为禁书,一禁就是几百年,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本小说的巨大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不得不把它奉为情色小说的经典之作。而被我们尊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也有不少关于性方面的描述,什么偷鸡摸狗,上墙炮灰的通奸啊,什么贾珍秦可卿之间的乱伦啊,什么薛蟠等人的恋童癖啊,秦钟等人的同性恋倾向啊,真让我们对曹雪芹对性的熟悉程度和认识的高深程度叹服。而在西方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由于对性的大胆描绘,使其曾被禁长达30余年,但30
年后终因对人性的深度描写以及对社会批判的严肃性而被解禁。只要我们潜心进入劳伦斯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他是用男女的自然感情和健康交往来对抗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的侵蚀。而在日本有一本叫做《失乐园》的小说,也是大胆的描绘性,用男女主人对性的态度和极端的性行为去表达一个深奥的主题。这说明,性是一个人们不能避开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可以用来表达深刻主题的内容。而这样的直接描绘或间接表达有关性的方面的戏剧,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剧真是数不胜数,俯拾即是。
所以,既然世界上一些如此有知名度,高智慧的人都不羞与谈论性描绘性传达性,我们又为什么要去畏惧忌讳谈性呢?
如前文以述,中国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忌讳并耻于谈性的,在先秦两汉时代中国人们对待性的态度比后世开放的多,就以两汉而言,女子改嫁,男子休妻,甚至女子也可以休夫,哪像到了后世,由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影响,提倡“三纲五常”,抑制人们的正当欲求,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文化变得越来越死板保守,性文化也变得越来越死板保守了。女性不断的被性束缚,不得改嫁,要去从一而终,否则会丧失名节被社会所唾弃,从此女性成了性的牺牲品。这可苦了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月而又新近丧偶的女性了,她们中的意志力坚定着可能忍受着身心的极大痛苦的而寂寞余生,忍受不了而气节尚高的就选择以死抗争,但总有那么多人是一群气节既不高又怕死的人,难免就会做一些偷鸡摸狗,上墙扒灰的事情,所以这就使性蒙上了不光彩的坏印象。而男性比女性虽有所幸运,但宋明理学的存在,一定意义上还是抑制了男人们任意妄为的行为,为了顾及到社会的评价和良心的安宁而远离或至少淡漠了性。但更有一部分人,俗称为“礼教卫道者”,这群人道岸貌然,表面不谈性正经的很,但是暗地里逛青楼,游妓院,偎红依绿,而且也还是会干些偷鸡摸狗,上墙扒灰的事情,这些你略微看看《金瓶梅》,《红楼梦》就可以得知的。这也为性蒙上了不光彩的坏印象。这样,一来社会的文化背景不适合谈性,二来性越来越打上了不光彩的印象,所以,慢慢的,人们就更加不谈论性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我们今天这个不敢谈性,甚至一谈性就色变的畸形发展的性文化环境。虽然中国 的古人越来越趋于忽视漠视性及性环境的存在,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古代,却偏偏又形成了六大性文化圈,分别是皇族性文化圈,仕者性文化圈,乡绅性文化圈,军阀性文化圈以及平民性文化圈,这六大性文化圈在男权本位的文化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造成了错综复杂的两性关系,但无论如何,女性都是这些性文化圈中的从属者和牺牲品。
回顾历史,直面现实,不是为了懊丧也不是为了哀叹,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代新人,我们不能再故意漠视忽略性及性文化了,我们应该正视充斥于我们周身而我们永远不能摆脱的性及性文化,并形成一种以下理性的性及性文化认识,即:一,性是人类自然而正当的一种欲求,就像饮食一样。性文化也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类型,对于性及性文化我们不能去漠视它,应该正视它的存在,并合理的去看待历史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或合理或不合理的性心理与性行为,性现象,并探析性文化的真正内涵。二,在古代男权本位的社会,在女性处于被压迫地位的社会里,女性是性文化的牺牲品。如今,我们在追求两性地位的平等,在性文化里尤其也要达到平等。三,我们更要用理性开放的态度看待性在今天的合理位置和价值,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使社会形成健康的性文化和性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