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八声甘州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06:11 被阅读0次
夜读:八声甘州2

词的开篇,“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此意悠悠”,此句虽简,却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旧事重提之后,续写北地回归之光景。江表,指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此两句谓自己虽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经历也过去,仍只能老泪洒落、无欢可言。南归以后,自己与尧道分处杭、越,音讯久未通。“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这两句点出不致书问候的原因,并非不想题诗赠友,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来。

因西风吹打而飘散的片片红叶上,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请老友给予谅解。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雄浑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慨,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随着景色与情感变化,音调也缠绵低回,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故人又要回去,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写出了自己与朋友两情依依之感。“楚佩”借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的典故。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当然所赠之物,只能是一枝芦花。这里表现出赠者零落如秋叶的心情。他以芦花来自况“零落一身秋”的凄况,饱含着词人生不逢时的痛感。这里“折苇赠远”,笔调不凡,写意深刻。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而故人既远,“野桥流水”附近也能招集到三朋二友,但终非沈尧道、赵学舟之类故交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惆怅寂寞只能靠登楼远望排解,但余晖斜照的景色只能徒增伤悲,所以顿然缩回了脚步!

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极易将读者极带入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全词一气旋折,极富艺术感染力,堪称词中佳品。

相关文章

  • 夜读:八声甘州

    夜读柳耆卿,感慨万千。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为天性浪漫,有音乐才华,恰逢北宋安定统...

  • 八声甘州●雨夜读离骚

    正落花风雨不堪眠,小饮倦难消。却闲愁无据,翻书欲就,漫卷离骚。何故殷殷切切,灯影暗相撩。流水多亲近,魂梦谁招?啼鴃...

  • 初秋在张掖甘州

    2018年9月2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我们放下手头的工作 一起来到了张掖市甘州区 领略甘州区甘州府城的秋日景色

  • 【夏雪每日一词】(七十)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简称《甘州》,源于唐代的边塞曲。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

  • 【竹韵格律学堂】第九十四课 【八声甘州】

    主讲/ 边义老师 《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

  • 学词点滴01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词牌《八声甘州》源于唐代边塞曲《甘州》,甘州即张掖。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上下...

  • 《八声甘州》

    “自古分八州,甘州贫瘠之地,鲜少有人问津。” 甘州州主要成亲了,这在州民眼中,是了不得的的事情。甘州自上次...

  • 夜读书2

    读汪曾祺老爷子的散文每每被其折服,生活百态,柴米油盐皆成文章!夜深了,老爷子的《 做饭》读的正爽,明明晚饭已经吃饱...

  • 夜读·宋词(2)

    “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这是《宋史》对宋初作家钱惟演的概括,爱读书、爱藏书、爱编书、爱写书,近乎痴...

  • 夜读·唐诗(2)

    唐初三、四十年间,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诗风痕迹。士大夫们争相效仿,以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八声甘州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sa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