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女性电影的涓涓细流

作者: 11aabf2dc646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0:41 被阅读148次

2017年末,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以前总觉得那里很落后,可走在街上,它和那些我去过的大城市没有区别,繁华的街道和人群,只不过这里有我的父母和亲人,就把它称为家乡。


2018年1月2号,又从江西回南京了,从小到大经历过那么多次离别,我的经验就是,说完再见后,绝不回头。

再见吧,我的家乡,因为我的漂泊,你才更美丽。


说回本文主要内容,马俪文导演的电影《我们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孤独老太太和一个年轻女学生,主要场景是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时间脉落遵循着四个季节的依次更替,从冰冷的冬天开始到收获的秋天结束。这是女导演马俪文继《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的第二部影片。以简洁的画面和音乐为陪衬,最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新老两代女性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现状。同时这也是一部以导演亲身经历为框架的影片,其独特的女性思维方式和细腻的情感表现成为影片最能打动人之处。

一、  女性导演的独特风格

在第五代导演所推崇的新民俗电影之后,中国的黄土地、红高粱不再成为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中国电影开始突破一种奇观景象,小人物、边缘人物的现实生活以及真实的社会现实开始通过电影人作品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得到受众的喜爱。而在这一系列新生代导演中也不乏一些女性导演,她们成为了电影界的一股涓涓清流并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她们运用独特的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展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与所有的男性导演共同建筑一个绚丽多彩的影像世界。

知识点:

电影创作中所谓的“女性视角”,是指当女性导演以“艺术创作者”和“女性个体”的双重身份介入影视创作,便不自觉(或自觉)的将女性视角灌注于电影创作中,承载着女性世界的美丽与哀愁、涅槃与幻灭,呈现出比男性创作者驾驭同类题材的“美学优势”。①

马俪文正是这样一位带有强烈性别标签的导演,而《我们俩》也是一个标准的马俪文式的电影。全片用的都是简简单单地几乎是白描式的镜头语言,除了某些拿着胶片翻拍的淡入淡出效果,其回避掉了诸多技术手段,这种纪录性就是导演创作初衷的自觉体现。

人物台词朴素而又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却让人物的性格准确地表现出来,处处都是节制和简约,收敛冷静的情绪掌控得恰到好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高潮或让人落泪的地方,但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我们的感动似乎显得水到渠成。马俪文式的干净利落的叙事功力在她的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就已经显现出来,而在《我们俩》中她时不时运用的大量留白及省略,使得画内和画外的故事和情感相结合,并且,采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转换更将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起承转合幅度拿捏得利索简约,娓娓道来一个纯粹的故事。

二、 纯女性的角色设置

影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小马和刘老太,在我们两个女主人公身边同样可以发生很细微但是却独具魅力的故事。男性处于一种缺失的地位,女人也不再需要依附于男人,其中出现的男性:老太太的孙子、小马的男朋友和弟弟,都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反而都是制造麻烦给女性带来不快的人物。

说回故事:孤独的老太太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却因为租房子的小马的到来为她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气。女学生小马有着冲动热情、泼辣不服输的性格,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刘老太太则也不一般,当过兵,骑过马,救过伤员,抽过大烟,丈夫在结婚第二年就走了,一辈子都没有孩子,只有一个收养的女儿,但是她却也坚强地活着,只是晚年的时候没有亲人还是会觉得有些孤独。

塑造人物时,小马和老太太分别代表了年轻和迟暮两个不同的生命形态,老人总是慢悠悠地或静静地坐在那里,而女孩总是跑的气喘吁吁和汗流满面的,老太太喜欢坐在窗前或门口看着院子里的小马忙来忙去,她们各自独立拥有自己的生活,小马想方设法的要改变老太太的屋子,整理过房间以后老太太没法找东西了,折腾了半天最后却还是让老太太很不习惯全部扯掉了,原样的房间才觉得踏实。

两个人的关系随着两人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细节而展开变化,由最开始的冲突到冰雪慢慢融化而走向融合,正如导演阐述所言,《我们俩》就是“两个小人物的一场旅行”。

除了女性的形象外,女性是否拥有话语权同样是衡量女性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标尺。在第一代女导演的创作时代,女性角色在工农兵文艺政策指导下的主流影片中还处在配角的位置,根本不具备掌握话语的权利。在第四、第五代女导演的作品中,随着女性成为叙事主体而具有了说话的主动权,并且在此时作者经常以女主角的自陈作为影片的叙事方式,让女性直接面对镜头去讲述自己、讲述女人的故事。

《我们俩》就是一部以导演自身经历为故事框架的影片,马俪文出生在江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马俪文来到北京,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为了找到一个住处,她骑着自行车挨家去问,后来她在北京的四合院找到了一间小屋,房东是一位孤寡的老太太,她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去年,马俪文听说老太太去世了,脑子里出现了许多回忆和内疚,马俪文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来,从而拍成了电影《我们俩》,我们可以知道她就是影片中宫哲所扮演的小马。

三、细节、琐碎的事件构成,呼唤角落里的温情

在“男女平等”的社会要求得以实现之后,女性除了担当女儿、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之外,也拥有了承担社会角色的权利。女性电影的叙事、矛盾冲突的发生则也围绕着她们所担负的形形色色的角色而展开。

“女性的生活模式,女性的社会形象,女性的婚姻问题以变幻的形式不断重复出现。”②

女性导演也开始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由老演员金雅琴所塑造的一个尖酸刻薄难以相处但却特别需要人来关心的迟暮老太太形象,是电影史上很独一无二的一个形象,貌似自私自利却是极度缺乏关怀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不关心的一个角落。

整个片子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零落琐碎但却不拖沓,老太太以前总是吃了睡睡醒了再吃,闷的时候就希望门口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可以说说话,而从小马来租房子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小事情:大冬天用热水浇水龙头,两人为电话费接电话分机而争吵,女孩拍DV,捅鸟窝、做鬼脸哄老太太别生气,这个院子终于变得热闹起来了,老人的生活也不再单调难熬。

片中一个邻居说:“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这么亲,一个外人,一起住了这么两天,却这么地舍不得了”。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和人物,对一个老来无伴的老太太而言有些莽撞但直率善良的小马就是自己的亲人。

导演通过一个小故事,把我们经常忽视的老人和女性当成爱的对象,进而传达出导演本人极富生命意识的喟叹和诗意的人文关怀。

如著名摄影师、导演侯咏所说:

“《我们俩》构思如此巧妙,传达出实实在在的人情冷暖……为当今一片喧嚣电影中的珍品。”

确实,这部2005年上映、淡雅清新、接近生命本真的小成本电影作品,在当下有些炫目浮躁的“包围环境”中发挥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存在价值,观影后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

①《女性视角的温情切入》,贾鸥,新华社通讯

②《清丽而越轨的笔迹:浅析新世纪女性导演的创作特征及其女性意识呈现》http://www.zh09.com/lunwen/wxlw/xwcbx/200912/377034.html,中华管理学习网

其实,这篇影评是我上学时的习作,不好意思,这几天回老家没时间写新文,以后不会这样惹。

相关文章

  • 《我们俩》:女性电影的涓涓细流

    2017年末,回了一趟江西老家。以前总觉得那里很落后,可走在街上,它和那些我去过的大城市没有区别,繁华的街道和人群...

  • 电影《我们俩》

    周六一大早晨没起床,懒在床上看了一部十一年前的电影《我们俩》。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记得是在七八年前的家里,只是看了几...

  • 父亲

    “丫头,我们俩相依为命啊”。听,这怪头怪脑的话。 关于父亲,我总想写点儿什么,可惜我的拙笔,写不尽涓涓细流,流淌不...

  • 关于电影——《我们俩》

    回味人间挚爱,领悟四季冷暖。 一部只有八个人,一个四合院,两间屋子,一只狗的电影,竟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是只身外出...

  • 我们俩——看电影

    2019.02.23 昨天晚上男朋友买了两张电影票,说我们去消遣一下,哈哈,我也很赞同的,好久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 《我们俩》电影想法

    电影讲述一个住在北京四合院老人和一个女孩租房的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房子是租的,生活是自己的,小马总是把房间收拾的...

  • 女性电影

    劳拉·穆尔维 英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 导演、制片人1975年发表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提出电影镜头代...

  • 我已习惯了你的存在,但却要将你归于人海

    电影《我们俩》观后感 《我们俩》,从名字就能看出电影是在讲两个人的故事,一个老太太,独居...

  • 影评《我们俩》—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今天刷视频时,刷到了一个06年的电影《我们俩》,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8分,在国外放映反响不错。 《我们俩》是中国电...

  • 中国唯一一部女性主义电影

    什么是女性主义电影?曾经有朋友这样问我:是不是由女性扮演主角的电影就叫做女性主义电影?百科为其做出以下解释: 女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俩》:女性电影的涓涓细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z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