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王朝准备裁撤湘军时,杨岳斌来找曾国藩,辞行时送上一件护身坎肩作为离别增礼,并说了这件坎肩背后的一个故事,令人影响深刻。
1.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清时湘江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护排镖师。他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手下十个徒弟个个本领高强。
镖师被湘江第一富有的排主所雇,从未失手,湘江沿岸强盗闻风丧胆。
几十年过去,老排主去世,老镖师也渐渐老去。
掌舵的少排主不喜欢老镖师的直爽脾气,几次欲辞,怎奈十个徒弟都是英雄好汉,防盗护排少不了他们,只得依旧雇佣。
老镖师不解其中深意。他自惭年老体弱,不能带徒弟们闯荡江湖,于是将徒弟们一个一个推荐出去,希望他们能自立门户。
少排主暗自得意,徒弟走光了便将老镖师解雇。
老镖师在江湖上结怨甚广,回家不到一月便被仇人所害。
临死前,老镖师沉痛地对友人说:“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2.换位思考
过河拆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卸磨杀驴,几乎所有的武将一旦战功赫赫就会被找理由杀掉!永远躲不过功高盖主这四个字!
“官大者,主恶之”,所谓伴君如伴虎,官做大了要非常小心,地位高,出将入相,一不小心功高震主就离死不远了。
站在主的角度想,你手下有人手握兵权,又受人拥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又有能力,又有好的群众基础,这样的人随时可以取你而代之。陈桥兵变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了,你会不害怕吗?
面对强臣,你要么有驾驭他的能力,要么就要在其羽翼未丰之前能除之。对于帝王来说,强主还要为子孙后代去掉隐患风险,刘邦,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都是先例。做为弱主那更要小心,用之防之。
3.掌握好度,要有边界意识
都说岳飞是大忠臣,是被秦桧害死的,岳飞之所以被杀,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主恶之”,即宋高宗讨厌他。
岳飞有三件事没有掌握好度,导致他过于忠臣,超越了臣子的边界。
第一个错误,他的口号不对,“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试想高宗对这口号是什么感觉?直捣黄龙可以,但是要把二圣接回来,那我这个皇帝还干不干呢?岳飞直捣黄龙就好了,迎不迎二圣,是赵家的家务事,你提了叫皇帝如何自处。
第二个错误,岳飞在前方当统帅,硬要干涉皇帝的家务事,劝高宗赶快立定太子。岳飞这些建议可能真是忠,完全是好意,但是超过了他的职权,触犯到了皇帝的边界。
第三个错误,功高盖主,他宋朝天下怎来的?你岳飞也许精忠报国,可保不准你手下那帮拼死打天下的弟兄们不会逼你兵变,今天是岳家军,明天方向一变,万里江山就姓岳了。
正如曾国藩对于裁军的思考:如何将裁撤湘军一事办得既光采照人,又于己无损;如何做一个既是至公无私的功臣,又是暗存精锐的枭雄。这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们做事要有边界意识,分内事,想方设法做好,拿捏好尺寸。
急流勇退,月满则亏,最后要记得给自己留一副保命的坎肩,护心镜,软猬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