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香道-香品

作者: 3cea3dfd4b57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9:03 被阅读238次

      到了明清,无论是宫廷制香还是民间制香都已形成很大的规模和较好的分工,在香品成型方面有较大发展。

      明清时期,宫廷制香产生了很多精品和新品,一般皇宫中所调制的薰香品质佳,而且会印上标记,标识宫中用品。嘉靖年间造的“世庙枕顶香”,寅宗时造“甜香”,还有①“沤手香”皆为不可多得的精品。清代的文献中关于清官制作调配香料的记载也很多,如“恩赐内制香定一匣,窑器一匣”,“内制香”就是皇宫中所制的香料;钦定工部御制香,意为让工部准备制作香料;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美容化妆品中有一个常用的叫作“香肥皂”,即御医用香皂加入了若干中药,以祛除污垢,滋润皮肤。

      在民间制香,香料买卖繁荣,制作工艺更加成熟,有些堪称绝技,所制香品并不比宫廷香品差,如刘鹤制、尚齐制、吴恭顺家制的香饼等。

      到了清代,制香尤以北京和江浙一带最繁荣,北京合香楼香蜡铺是当时最著名的制香铺子,主要产品有三种:一是线香,以细似粗线而故名,俗称高香,专供香客烧香祭祀用;二是鞭杆子香,以粗长似鞭子之杆故名,此香为居民燃香计时用;三是杷兰香,富有人家用于薰香居室。

      此外出名的还有陕西的制香、苏州制香、扬州香粉等,其中苏州挽线香业以朱可文香饰和吴龙山香粉为最,线香以平江路新桥堍双茂生和濂溪坊端木家为最著名,而香粉则以月中桂为优。而明末清初,扬州的戴春林香铺慢慢风行全国,之后独领风骚近两百年,才有薛天赐、谢馥春等逐渐占领当时的市场。

      在明清时期,线香广泛流行,成型技术也有较大提高,从明初时的比较粗发展为比较细。制香方法基本用②唧筒(jī tǒng)压出线型香泥,品种优良的线香多被视为佳品,用作礼品;到了明代中期,“棒香”已常被使用,《遵生八笺》也曾记载过棒香的制法。明代中期以后还有一种形状特殊的香叫作“龙挂香”,类似现在的塔香,一端挂起,悬空燃烧,盘旋如字形或物象,常被视为高档的雅物,《本草纲目》载: “线香……成条如线也,亦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炙者,名龙挂香。"

注释:

①沤手香

拼音:ōu shǒu xiāng

释义:一种润肤的香脂。 清 钱谦益 《经筵记事》诗:“侍臣身在罏烟里,颁赐何烦沤手香。”自注:“展书官,内府颁赐沤手香。今不可得矣。”

②唧筒

唧筒也就是水泵。在军事上用的猛火油柜,实质上是喷火枪或油泵。它们为风箱的创造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本文摘自 余悦主编的《图说香道文化》

相关文章

  • 明清香道-香品

    到了明清,无论是宫廷制香还是民间制香都已形成很大的规模和较好的分工,在香品成型方面有较大发展。 明清时...

  • 七绝•迎春花

    迎春玉蕊舞香清,蕊舞香清画墨明。 明墨画清香舞蕊,清香舞蕊玉春迎。

  • 明清香道-香具

    明代的香具品类比较齐全,不仅广泛使用前代香具,而且开始使用香筒、卧炉、香插等新兴香具。这一时期,香炉形制大多...

  • 随笔一四(抒情)

    浓浓清香茶,淡淡淑女味。 品品茶味香,了了淑女心。

  • 中国福州首届香品展

    香"约榕城 中国福州首届香品展会 内容:香文化传承,香道体验,香品鉴赏 香知识普及讲座,供香仪轨 香品订货,佛品通...

  • 试香

    简单的香 品简单的道

  • 香道入门,由香道工具开始!

    简单来说,香道工具就是在香道文化中使用的所有辅助性工具。香道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品香,造型丰富的香道用具,既是为了便...

  • 别离一季繁华,不觉已是春去秋来

    牡丹花开的药香,变成了一道清香的牡丹宴菜,洛阳的名花,洛阳的名菜,给洛阳的地域增添了靓丽的风景。八朝古都,赏花,品...

  • 宋代香道-香具和香品

    宋代,是中国香道文化发展中—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在这—时期,宋代香具沿袭唐代“轻型化”趋势并进一步发展....

  • 居室三雅:茶道、花道、香道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所以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备至。 茶 道 茶道,就是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清香道-香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nf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