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竹斋日札六杨连山

作者: 瘦竹斋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5:38 被阅读22次
瘦竹斋日札六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六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6

下午四点多,小琴打电话说,昨天在南阳晚报上登的为烈士找家的事,今儿大河报又转载了。引题是,旧书堆里淘得8份尚未送达亲属手中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标题是,南阳教师要为烈士找家。文后还附有8名南阳籍革命烈士的信息表。我说,真的,这下影响可大了。你把报纸给我拿回来。过了一会儿,小琴又打回来电话说,我才看见南阳晚报,今天的晚报上,又登了一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寻亲之路一波三折,期盼读者提供线索。报道中写到,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熊运彬,在8月4日见报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将积极配合本报的活动。

附录一  南阳晚报的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2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

寻亲之路一波三折

期盼读者提供线索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昨日,本报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为题,报道了市14中48岁的语文老师杨连山和女儿杨子要当《集结号》现实版的“谷子地”,决心将8名革命烈士的牺牲证明书一一送到其亲属手中的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河报》主动联系本报,希望媒体联动为烈士找回家的路。热心读者纷纷来电称赞杨连山父女俩的高尚情操,并提供相关线索。本报记者逐一进行回访,由于年代久远,寻找效果不甚理想。但记者在寻找过程中,感受到了南阳人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

  寻找石桥靳岗房庄

  记者多方打探未果

  17岁的革命先烈平玉山,烈士证上显示的祖籍是南阳县石桥靳岗房庄。这是杨老师收藏的8份烈士证中籍贯写得最为详细的一份,同时也是本次为烈士寻找回家路的重要突破口。

  昨天一大早,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熊运彬第一时间来电,表示将积极配合本报的活动。在他的帮助下,记者与石桥镇民政办公室取得联系,通过了解,该镇入档在册的革命烈士只有一名,且该镇从来没有靳岗房庄的地名。

  寻找陷入了僵局,记者决定从烈士的“平”姓入手。随后,石桥镇民政办王凯主任通过打探当地老居民得知,该镇蔡官屯有五六户“平”姓居民。记者马上与蔡官屯村主任取得联系,获悉过去确实有一名“平”姓青年参加了解放军。记者赶紧辗转与这户“平”姓人家取得联系,结果发现此“平”姓革命军人早些年才去世,并非本报寻找的平玉山。

  紧接着,熊运彬又联系了卧龙区的靳岗街道办事处,通过打听,该办事处也没有叫房庄的地方。市民张女士在热线电话里提供,她依稀记得312国道城区段好像有一个叫房庄的地方。记者随即联系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的刘伟主任,刘主任表示,将迅速在辖区进行排查,“希望这是我们高新区的好男儿!”

  南阳县上仁村、五保区马营

  老地名 谁人知

  由于8名南阳籍烈士牺牲的时间为1945年至1947年,烈士证签发时间均为1951年。年代久远再加上当时战争年代人员流动频繁,烈士证上的资料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偏差,这为寻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8名革命烈士的资料,只有4人有相对详细的籍贯地。除了平华山烈士外,其余3名烈士,齐华针、单华荣籍贯为南阳县上仁村,张万全烈士籍贯为南阳县五保区马营。

  本报记者查阅南阳县地名志后,仍寻不到蛛丝马迹。

  (希望知情的读者朋友拨打13803775389提供相关的线索。让我们竭尽可能为南阳籍的革命先烈寻找回家的路。)④5

附录二  大河报的报道

南阳一教师要为烈士找“家”

新闻日期: 2009年08月05日 07:43:31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半年前,8份保存完整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被旧物收藏爱好者杨连山从旧书堆中扒出。杨连山花费了半年时间为8位烈士找家,却苦寻无果。他希望通过媒体,早日把这8位烈士的证明书送达其家属手中。

 杨连山是南阳市第14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今年1月,酷爱收藏旧物的他在旧书堆中“淘宝”时竟淘出了8份保存完整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杨老师说,每份证明书都显示是一式三联,一联归部队存档,一联归当地民政部门存档,一联送达烈士家属。但他所保存的证明书均为两联,其中,部队存档的一联已经撕去,但另两联均在。说明部队已经将8位烈士的证明书存档,但另两联既没有交给烈士家属,也没有在民政部门存档。

“想到还在苦苦等待英雄归来的先烈们的亲属,我就想把这8份证明书一一送到革命先烈家人的手中。”杨连山说,为此他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为烈士寻找家属的路程。

 听到父亲要为烈士找亲属,杨老师19岁的女儿杨子也积极地帮助父亲。父女俩按证明书的时间顺序,把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死因一一列出,并多方打探。但半年过去了,收效甚微。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了杨连山提供的这8份1951年颁发的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这些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长32厘米、宽23厘米,左方有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楷体签名,印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每份证明书上都有革命先烈的牺牲时间和地点。8名烈士均为男性,籍贯均为南阳县,发证单位均为西南军区政治部。

 “眼看着新中国60岁生日就要到了,我们想尽快找到8名革命先烈的亲属,让革命先烈早日荣归故里。”抚摸着手里的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杨老师焦急地对记者说。

  8名南阳籍革命烈士的信息

   姓名      年龄  参军时间  所在部队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证书编号

  王春法  25岁  1945.9  15军44师 131团炮连  1947.7    木栾店            3015

  赵明山            1946    4纵十旅工兵连      1947              汾孝              31149

  任守连                9纵 27旅 79团                                    宿县              7701

  张文成  38岁  1948.11  13 纵38旅 112团三连  1948.12.4  赵家山      11781

  齐华针  27岁  1947.3  4纵13旅          1947.12  确山战斗                11698

  单华荣  21岁  1947.12  4纵13旅          1947.12.30  确山战斗            11699

  张万全  22岁  1947    4纵13旅 38团              张庄                          167458.8.

  平玉山  17岁          6纵 16旅46团 3连  1947.5.1  汤阴                      62308

    首席记者郭启朝  通讯员于欢

      8月6日

早起五点时醒了,和小琴亲密幸福一番,二人都异常激动。过了一会儿,我说,起来吧,咱俩跑步去。两人下楼后,去跑步。上午,做葡萄酒。今天的南阳晚报上,又登了一篇为烈士找家的报道。

附录 8月6日    南阳晚报缤纷社会版的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3

寻亲路上有喜有忧

一烈士亲属待核实

本报记者  于欢  实习记者  赵博  实习生  王鑫  田景钊

昨日,本报记者的电话依然烫手,读者对8名南阳籍烈士关注程度持续升温。一天的搜寻,有喜有忧。本报继续向读者征集线索,尽力为烈士找家。

喜!  读者来电:赵明山烈

士是我大伯

昨天下午4时,有好消息传来,市民赵先生来电,称赵明山烈士应该是他亲大伯。今年69岁的赵先生祖籍为高新区高王庄苗庄,其父亲名叫赵昆山。据他介绍,他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念叨大伯赵明山的事。“大概1945年,大伯突然走了,有人说去当解放军,有人说死了,一直到现在仍杳无音讯,父母在世时经常提起他,说早晚大伯都会回来的!我觉得赵明山应该就是我大伯,太好了,父母的心愿终于能圆了!”赵先生很兴奋。

由于赵明山烈士的烈士证上只有籍贯地“南阳县”,参军时间和牺牲时间三项,其余均为空白,本着负责任的原则,记者建议赵先生去开具赵明山烈士是其亲人的证明。记者衷心希望赵先生一家思念近60年的亲人就是赵明山烈士。

忧!寻找平玉山烈士

的线索再次中断

“我们查遍了辖区内两个街道办事处的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结果没有发现房庄村。下一步我们会联系辖区的老居民,继续帮烈士找家!”昨天下午,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的刘伟主任回复记者。据他介绍,高新区对晚报的活动非常赞赏,认为此举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在为烈士寻家的过程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一次心灵洗礼。

“谢庄乡孙庄村有一个自然村叫房庄,你们去查查!”昨天上午9时,读者赵女士提供线索。随即,记者根据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熊运彬提供的电话号码,与孙庄村党支部赵书记取得了联系。这个房庄是一个以鲜姓为主的村落,并没有平姓居民。搜索再次受挫。

赵书记经过询问村里的老居民,得知蒲山镇有一个靳岗村。记者赶紧又与靳岗村支书阮书记联系。遗憾的是,该村没有房庄这个自然村。

赞!卧龙区将发动各村

  支书为烈士寻家

“五保区,应该是刚解放时石桥这片区域吧!没准张万全烈士是我们这里大马营村的!”蒲山镇大马营村王支书如是说。据他介绍,刚解放时蒲山镇归属石桥镇管理,一直到解放后,才分开成为槐树湾公社,后来变成蒲山镇。至记者发稿时,王支书打来电话,依然是遗憾的消息:“大马营村里的老人说了,村里有姓张的烈士,但不是张万全!”

搜寻线索再次戛然而至,记者和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熊运彬根据一份卧龙区基层村支书的通讯录,一一拨打电话通告本报此次为烈士寻亲活动,“希望发动一场为烈士寻家的人民战争!”

(希望读者朋友继续提供线索,热线电话13803775389,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革命先烈寻找回家的路!)

      8月7日

9点多,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来电话说,有两个烈士找到家了。联系好了,把烈士证送给烈士的亲人。我说,8月3日咱们见面时,我只是说,把烈士证复印件送给其亲属。因为,我是搞收藏的,对藏品很珍惜。至于金钱也不是太在意。经过58年的时间,烈士的亲属,不知道爷辈或父辈的确切情况。复印件和原件的作用一样。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确信儿,知道前辈为国捐躯的光荣经过。如果民政部门要利用原件进行抚恤,我可以协助。我又说,你再给烈士的亲属联系时,就承诺给复印件。联系好了,我可以把烈士证的复印件,送给烈士的亲属。因为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往往视藏品如生命。而别人是不会珍惜的。过了一会儿,南阳晚报社会新闻部主任史春雷打来电话说,南阳晚报发起了为烈士找家的活动,很有意义。烈士的亲人联系到后,应该把烈士证送给他们。你来报社吧,咱俩拍拍。如果不把烈士证送给他们,晚报就失信于人了。我说,是这个情况。记者采访时,我都表示,可以把烈士证的复印件送给他们。这些烈士证一个是我花钱买来的;再一个我搞收藏,对这些藏品极为看重。别人也就当是一张纸。史主任又做了一阵子工作,强调收藏8份与收藏6份没有什么不同。最后,我答应把烈士证送给他们。但心里的感觉,就像把我身上的肉割去了一样。史主任又说,这几天,晚报天天连续报道,已报道5篇了。打电话毕,我又给小琴打电话,叫找这几天的晚报。

10点多时,我忽然想起,也不知偏方儿家有没有烈士证了。于是,给他打电话,是其母接的电话说,出去了。我说,回来了叫他给我打个电话。过了一会儿,偏方打来电话了,我问,前一段儿我买的烈士证和革命军人证存根有没有了。他说,还有点儿,你来再说。我说,我这一会儿就过去,你在家等我一会儿。放了电话,下楼骑了自行车从中州路到新华东路偏方儿家。他又拿出厚薄不一的7本文件夹。有6份烈士证,13份烈士证存根,还有140份军人证存根。我拿了翻着看看,二人坐那儿拍了一会儿,他一会儿说卖给一个叫姚荷雨的人了,他倒外地去了。问他,还有没有了,光笑不说实话。后来,说价了,300元。我下了决心,破着破,狠狠心要买。要做就做大做强。给了他90元,下欠210元,说好下午送去。归时,又到学校拿了上次买的6本。到家12点40了。

做了午饭吃吃,开始看北京海淀区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袁腾飞讲的两宋风云。然后整理烈士证和革命军人证存根,把烂的角,用透明胶粘粘,把上面的灰尘用橡皮儿擦擦。三点多时下楼,打算去偏法儿家还钱,自行车又没气了。给小琴打电话,说了买烈士证的事。又说,下欠210元,说好今儿下午送去。小琴说,明儿再送吧。于是,到大涵洞她外爷修车子摊儿粘车子。又到学校把三轮车推出来,换换鸡皮,打打气。把液化气灶、罐及碗等东西,装在三轮车上。推到北京路楼下,拿了东西上楼。

7点半,小琴下班回来了,把这几天连续报道的南阳晚报都拿回来了。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翻看着,脸上微微的笑着,玩的够浪漫吧,玩的够心跳吧。

9点多,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对门邻居小李。说:“想看看晚报上登的烈士证。”他妻子也来了。于是,几个人坐那儿,我拿出了文件夹,从中抽出一张烈士证,几个人看着,我像祥林嫂一样,又重复着:狼把阿毛叼走了。小李两口俩儿啧啧称奇说,咋整来的,我又解释一番。10点多,我和小琴激情无比的恩爱一番方睡,一宿无话,不题。

附录  南阳晚报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④——

寻亲道路众人铺就

两名烈士有望回家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于欢

  见习记者 赵博 实习生 王鑫

   卧龙区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动员系统内各单位配合本报为烈士寻亲的报道活动,在辖区进行仔细摸排,全力查找8名革命先烈的亲属;市第3高中退休教师李长海送来了一份南阳境内翔实的涉及“马营”和“房庄”的地名材料,希望能对记者有所帮助。

  昨日,社会各界用不同形式全力配合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路的报道。虽然搜寻过程异常艰辛,但有爱相随,记者坚信前途一片光明。

  “张文成是俺七爷爷”

  61岁的张彦清和其他张姓族人,自明朝开始,世代居住在光武路与车站路交叉口的刘庄社区。在漫长的家族史中,最让他们自豪的是两位亲人——四爷爷张文全、七爷爷张文成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生命。虽然一直没有收到革命烈士证,但张家人一直以这两位祖辈为荣。为使祖辈的“烈士”称号名正言顺,张家人曾经进行了多方查找。1982年,张彦清先后到原南阳县武装部和石家庄烈士陵园寻查两位爷爷的烈士证,然而未果。但张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系列报道,让张家人眼前一亮。“张文成烈士就是俺七爷爷!”昨天下午,张彦清兴奋地打来电话。据他介绍,他看到报道后,专门询问了自己年近九旬的母亲,经过比对确认终于找到了七爷爷。“1941年南阳大旱时,31岁的七爷爷张文成和四爷爷张文全跟着国民党队伍打日本鬼子去了。当时,村里一共有6人参加部队。新中国成立后,退伍回来的一名马姓老兵告诉我的爷爷,说张文全打日本鬼子死了,而张文成在淮海战役时参加了解放军,也在1948年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张彦清讲述的这段历史,他家族的人都知道,均以此为荣。同时,他表示将尽快写成书面材料交给记者,“希望让七爷爷排排场场荣归家乡!”

  老教师连夜整理相关地名

  李长海,市第3高中退休教师,对南阳老地名颇有研究,曾专门整理出一本南阳老地名的册子。对于本报为烈士寻亲的报道,李老师看后感动不已。8月5日,他根据报纸上刊发的“马营”、“房庄”和“上仁村”不太好找的消息,连夜翻查《南阳县地名志》和自己整理的地名册子,整理涉及南阳4个乡镇共6个读“马营”音的村落名单,同时还整理出涉及南阳11个乡镇共13个发“房庄”音的村庄名单。同时,李老师查阅老地图得知,解放前,在现在的宛城区高庙乡和社旗县交界处增设有一个叫“仁义乡”的地方。据此推测,有“仁义”的老地名,也就有可能产生“上仁”和“下仁”的村庄。

  昨天上午9时,60岁的李老师来到报社,将此宝贵资料送给记者,“希望能对搜寻活动有所帮助,晚报的活动太好了,唤起了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和对英烈的景仰!”

  两区动员全力搜寻

  随后,记者将李老师的资料分别送到宛城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庆元和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熊运彬手中。两名科长当即表示,将一一落实,发动两区的基层村支书进行全员搜寻。

  昨天上午,卧龙区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如何协助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活动。号召各乡镇民政所深入到农村去,仔细摸排,为烈士寻找亲属。同时,针对目前已经有两名烈士被认领,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尽快核查落实,让英雄的革命先烈早日回家。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期待着您的参与和线索。热线电话13803775389。)④5

相关文章

  • 瘦竹斋日札六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6 下午四点多,小琴打电话说,昨天在南阳晚报上登的为烈士找家的事,今儿大河报又转载了。引题是,旧书堆里淘...

  • 瘦竹斋日札七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7 8月8日 早6点起床,和小琴一路儿到北京路跑步。归,7点了,小琴说,先去学校带三袋书本。你吃了早饭,...

  • 瘦竹斋日札四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4 受我的影响妻子和女儿也非常喜欢读书,在双休日一家三口每人沏上一杯清茶,围坐在书桌旁,各自读着自己喜爱...

  • 瘦竹斋日札八杨连山

    瘦竹斋日札8 我下到二楼铁楼梯转台处,对小琴说,小琴啊,为烈士找家的事做大了。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来电话说,省台都市...

  • 瘦竹斋日札二十一

    瘦竹斋日札二十一 附录 河南文史资料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 杨连山 我从1993年起收藏旧书,以收藏毛泽东...

  • 瘦竹斋日札二十九

    瘦竹斋日札二十九 附录1 南阳日报 报道 四年寻访情不移 六位烈士归故里 市十四中教师杨连山在旧书堆中淘到14...

  • 瘦竹斋日记一,杨连山

    9月5日 早起6点,床头的表铃响了,忙喊小琴,走,去跑步。小琴睡那儿摇摇头说,累得慌,不想去跑。我自个儿一个人去跑...

  • 瘦竹斋日札一

    谨以此书敬献给那些在人民解放战争和革命战争中为了全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壮烈牺牲的有名...

  • 瘦竹斋日札二

    瘦竹斋日札2 当时,窦东杰对齐伍云的孙女李平说:“听说今年你考上大学了,学费得7800多元,还没有着落,你哥哥又正...

  • 瘦竹斋日札十八

    瘦竹斋日札十八 四点时,给费书记请假说,明后两天去郑州省电视台做节目,要强调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妻子女儿三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瘦竹斋日札六杨连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jc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