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把眼光转到近邻浦江。说是近邻,实际上何宅村属浦江县管的时间要比兰溪长得多,而且浦江县前吴村延陵郡吴氏与何宅“石鳞吴氏”是同一个源流。前吴村延陵郡吴氏系唐代大文学家吴融的后裔,其孙吴彬由江西鄱阳迁至睦州(建德),唐乾宁初,吴彬之子吴公养又自睦州迁居浦江之北乡大娄源吴村,后又迁至县西之朱村路下,传8世孙吴嗣明,以宅基地葬父母,乃迁居距原址东南约里许浦阳江畔之前庄,村曰前吴,水曰吴溪,郡号延陵。
千秋鉴,忠孝堂,古今永存值得提醒的是,这个源流自成体系,从相关资料看,还比何宅“石鳞吴氏”认可的今湖南吴氏永兴派可能还要早得多,一个是在唐代,一个是在南唐;一个远祖是文学家吴融,一个是吴仲举。吴融与兰溪唐朝和尚贯休走得比较近,专门为贯休的诗写过序言,阐述自己对诗的见解。两派之间有无交集,还需要各方面材料查证。
延陵郡吴氏族谱,总给人带来更多遐想不知为什么,浙江吴氏后裔喜欢称自己是延陵郡的人,而吴氏郡望,有渤海、延陵、濮阳、陈留、吴兴、长沙、武昌、汝南、江浙等郡望。且绝大部分郡望中的吴氏为季子后裔。延陵,古邑名,大约在今常州、江阴、丹阳等吴地沿江一带地区。为春秋吴邑,季札(季子)所居之封邑。既然,何宅“石鳞吴氏”后裔以延陵为依归,那它的根就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这点肯定没有疑义 。
那么,延陵郡与吴氏之间有什么渊源呢?就是因为几度辞让王位的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为避让王位躬耕于舜过山(今常州市焦溪镇与江阴市申港镇交界处)。舜过山,亦称舜耕山、舜哥山,因舜帝曾路过并亲耕于此,故此而得名。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年)吴王徐祭遂封季札于延陵。延陵先邑后县,其名相继沿用345年。
浦江前吴延陵郡吴氏传之十三世,时为宋代,人丁日蕃。于是,开始分析上、中、下三族,分五派,立三堂(存心堂、存诚堂、存古堂)。其中存诚堂与何宅“石鳞吴氏”有着必然的联系。宋末元初,下宅第13世吴英立存诚堂。其后裔析分为下宅、下葛、木杓山、大娄、寺坪、塘雪、大坎头、大徐(山弯来)8个村,共28世。其次子吴渭,字清翁,宋进士,曾任义乌县令,入元不仕,解组归田,与从弟吴谦、邑中名士方凤、黄景昌、括苍吴思齐、闽人谢翱共创《月泉吟社》,发檄征诗,品评奖赏,名震东南诸省,史称文坛盛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这个吴渭及其后裔在元朝,整整一个朝代,给何宅“石鳞吴氏”带来更多扑朔迷离的故事。有待我们好好细解。(完)
陈水河整理于2018.5.10早上。谢谢简友、微信朋友圈朋友和何宅村吴氏后裔的关心与支持。
注:季札辞让王位。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眛,季札。老四季札博学多才,最受吴王寿梦所爱,想让他接班,季札推辞不受。寿梦立下遗嘱,说:兄终弟及,以次相传,一定要授位给季札。寿梦死后,由诸樊当政,后来,诸樊伐楚而亡,传位给余祭;余祭死,传位给夷昧;夷昧死,又要传位给季札。季札还是不愿意,逃到了延陵(即武进县)。季札不受王位,夷昧的长子僚当了吴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