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宅望云山(六)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06:11 被阅读314次

让我停下翻寻历史的脚步,闭上日渐生痛的双眼,与过往事件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拿出求真的勇气,去面对今天忙碌的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答疑中取得信任,得到支持。

在沉思的一天里,我究竟得到什么了呢?

请允许我用时间的纬度来说明。时间啊,它就是吸铁石,把我的身体紧紧的拥抱在历史的怀里,但即使这样,我也要不时地腾出双手,去辨析与文章相关材料的真伪,获得真味。恕我直言,以下只是材料,还够不上资料的等级。

吴中复是吴氏永兴派名人,生于1011年,卒于1078或1079年,应该比较准确,年份若有误,时光也不过很短暂,不必去求证。他父亲吴仲举,姓吴名举,仲是行序,担任过南唐池阳(今安徽池州)县令,后在北宋期间也任过官。北宋帝国(960~1127),吴仲举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开始当官。吴仲举的出生时间没有史料可寻,但从欧阳修撰写的碑文中,可以了解到他在扬州的去世时间为祥符九年(1016年)。据称,他活了七十六岁。这样一推算,他的出生时间应是南唐升元五年(941)。

我们无法怀疑与欧阳修(1007~1072)有关碑文的准确性,因为他与吴中复同朝任官。尽管他说吴仲举只有两个儿子,一是晛,一是中复。但让我产生疑问的是,吴仲举七十岁时才生了二儿子吴中复吗?按照通常的说法,吴中复兄弟应是三个,兄是吴几复,弟是吴嗣复。如果是,吴中复的弟弟嗣复从何而来?吴中复三兄弟同科进士又从何而来?

又据永兴派《吴氏世系》说,茂迥子举(七十世)、仲举子一为中复(七一世),茂迥子五人,仲举之仲疑为行序。说茂迥有儿子五人,仲举子一为中复的“一”指的是一个人还是其中一个人,让我纳闷。好在从《台雕凤集旧梧桐――吴几复生平考(下)》中得知,原来,吴中复是吴仲举的过继儿。后文就“吴三贵”问题进行探讨,三兄弟的身份也就不言自明。后文还会探讨吴玠、吴璘与吴仲举、吴中复、吴执(立)礼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更加出乎意料?请你拭目以待。

特别让我内心惊喜的是,吴仲举虽然最早生活、工作在永兴,但也曾有相当一段时间生活在扬州。这就能说明吴中复三兄弟对扬州对太湖并不陌生。这个恐怕也是何宅石鳞吴氏之所以能属于吴仲举永兴派脉系的唯一的历史依据。

陈水河整理于2018.5.9早上

注:欧阳修《零陵县令赠尚书都官员外郎吴君墓碣铭》(仁宗嘉祐三年,1058)

君讳举,字太冲,姓吴氏,兴国军永兴人也。曾祖讳瑗,祖讳章,父讳思迥。五代之际,自江以南为南唐,吴氏亦微不显。君当李煜时,以明经为彭泽主簿。太祖皇帝召煜来朝,煜不奉诏,遣曹彬讨之,前锋兵破池阳,遣使招降郡县。使者到彭泽,其令欲以城降,君以大义责之,且曰:“吾能为李氏死尔。”乃共杀使者,为煜守。煜已降,君为游兵执送军中,主将责以杀使者,君曰:“固当如是尔。”主将义而释之。当是时,尝仕煜者皆随煜至京师,得复补吏,君独弃去不顾。太平兴国二年,诏求李氏时故吏,所在敦遣,君始至京师,以为郓州平阴主簿,历益州成都令,陕州录事参军,襄州之宜城、洋州之真符、福州之连江、楚州之盐城、耀州之同官,最后为零陵令。以祥符九年八月二十六日,道卒于扬州,享年七十有六。夫人伏氏,能读书史,有贤行,后君十有四年以卒,享年八十有二。子男二人:长曰晛,早卒;次曰中复,今为起居舍人(官名)。以景祐三年十有一月甲子,合葬君、夫人于南康军都昌县之长城。君学《春秋》,通三《传》。其临大节,知所守。当五代时,僣窃分裂,丧君亡国不胜数,士之不得守其节与不能守者,世皆习而不怪。君于此时,独区区志不忘李氏,其义有足动人,然而亦无为君道者。考君之出处,自重不妄,宜其世莫之知。而潜德晦善,显于后世,克有贤子,为时名臣。君以子恩,累赠尚书都官员外郎,考于令品,又得碣于其墓,以昭令德而示子孙。于是史官庐陵欧阳修曰:“此余职也。”乃为之辞曰:

世逢屯兮,廉耻道缺。中国五礻亶兮,九州分裂。朝存夕亡兮,士莫守节。昧者习安兮,懦夫志夺。伟哉吴君兮,凛矣其烈。世莫我知兮,不妄自伐。有韫必昭兮,后世而发。呜呼吴君兮,寓铭斯碣。

欧阳修集 卷三十二 居士集卷三十二

相关文章

  • 何宅望云山(六)

    让我停下翻寻历史的脚步,闭上日渐生痛的双眼,与过往事件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拿出求真的勇气,去面对今天忙碌的人...

  • 何宅望云山(七)

    不仅是“吴三贵”,而且是“吴五贵”。 ”吴三贵“之由来?一说是吴中复与兄吴几复、弟吴嗣复先后中进士,地方上称他们为...

  • 何宅望云山(八)

    让我们再把眼光转到近邻浦江。说是近邻,实际上何宅村属浦江县管的时间要比兰溪长得多,而且浦江县前吴村延陵郡吴氏与何宅...

  • 何宅望云山(一)

    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因为它太熟悉,脚步却会生涩起来,又多少次梦寻,醒来发现,并不属于自己。虽然如此,何宅村在默默...

  • 何宅望云山(二)

    何宅的美,还真的不是传说。 在它的前面,有一座半屏山,村民叫前山。前山上有一座小庙,祭祀着胡公。胡公,在梅溪两岸十...

  • 何宅望云山(三)

    前日,微友二号问我,何宅在哪里?昨天,她又问我,从兰溪来,到何宅的线路怎么走?她是快乐的舞者,也是美丽的观光客。看...

  • 何宅望云山(四)

    与时间比,我们人类永远占下风,但与今日的猴子(猢狲)比,我们的祖先可以到达远方。因为我们是经历风雨苦难的孙猴子。 ...

  • 何宅望云山(五)

    古典衣架子,一个中心点,翘首龙左右各一。而今的衣架子,似乎简单多了,就像一棵枝桠向上伸展的小树,悬挂着家中男主人的...

  • 望云山

    纸尽不知深处意, 云莞才觉浅易明。 今朝才人比若何, 不过东坡膝下行。

  • 望雾云山

    秋叶纷飞鸡未明, 小雾蒙面似仙境。 遥望对峰入云中, 还似小雾遮云山。

网友评论

  • 60b382806da1:历史啊,你打开半个帘幕吧,让我看到一点点亮光,得到像今天一样晴天白日一般完整的画面。

本文标题:何宅望云山(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i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