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宅望云山(七)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19:01 被阅读151次
四梅图

不仅是“吴三贵”,而且是“吴五贵”。

”吴三贵“之由来?一说是吴中复与兄吴几复、弟吴嗣复先后中进士,地方上称他们为“吴三贵”。另一说是指吴中复及其儿子吴立礼、从孙吴择仁。

查了一些资料,《良材公次子烨公派下吴氏世系》比较完整,现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第五世——

【1】元勋

【2】元用

【3】元秀

【4】凤,茂范长子,生殁葬不祥。宋雍熙进士。

【5】鹗,茂范次子,宋雍熙进士,官龙图阁直学士,葬黄土岭,入乡贤祠。生子二:敦复,休复。

【6】鹏,茂范三子,刑部尚书。生子二:几复,嗣复。

【7】举, 一作仲举。永兴(今阳新)人。生于公元951年,殁于公元1026年,葬南康军都昌县。娶伏氏,生子二:长曰晛,早卒;次曰中复,今为起居舍人。

从中,可以看出,吴几复、吴嗣复均是吴鹏的儿子。吴仲举是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吴晛,可惜去世得比较早。吴中复是不是他的儿子?倒有别种说法,即吴仲举的过继儿。我的观点是,先留存,等更多的佐证材料出来再来说其中的故事。

第六世——

【1】敦复,鹗长子,宋进士

【2】休复,鹗次子,宋进士,官朝散大夫,女归熊主薄。

【3】几复,鹏长子,宋天圣进士,工部尚书。葬石垴坑。

【4】嗣复,鹏次子,同兄榜进士,官银青光禄大夫,葬远坑垅。

【5】晛,仲举长子,早卒。

【6】中复,仲举次子,宝应元年进士。

从中可看出,在吴氏第六世中,有五位进士。由此,我们可以说,不仅是”吴三贵”,而是“吴五贵”。至于“吴三贵”的另一种说法和“吴三贵”被闯王部下误听为“吴三桂”,是好事者编撰的,不值得再去过多地研究。

吴玠与吴璘不是吴立礼的儿子

第八世——

【1】择善,正礼子。迪功郎。

【2】择仁,审礼长子。字智夫,辟举宝谟阁直学士,光禄大夫。

【3】择义,审礼次子。从政郎。

【4】择奇,次礼子。登仕郎。

【5】垙,立礼长子,建昌令。

【6】坻,立礼次子。彭泽令。

【7】域,立礼三子。文林郎。

【8】墒,让礼长子。通直郎

【9】埙,让礼次子。元符进士。奉直大夫。

【10】圻,本礼子。宣义郎。

【11】垧,则礼长子。朝奉大夫。

从中可以看出,立礼的儿子有三个,他们是吴垙、吴坻、吴域。他们才是吴仲举的玄孙,吴中复的孙子。

而吴玠、吴璘是南宋(1127年―1279年)抗金名将,同胞兄弟,德顺军陇干水洛城(今甘肃)人。兄吴玠,字晋卿,排行君一,生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病卒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弟吴璘,字唐卿,排行君二,生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卒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他们的曾祖叫吴廉,祖父吴遂,父亲为吴扆,世居北宋德顺军陇干水洛城(今甘肃)人。他们与吴仲举、吴中复和吴立礼没有很大关系。

如此说来,我们的何宅“石鳞吴氏“子孙们可以轻松许多,因为既然不是吴玠、吴璘的后代,就不必承载“吴曦之叛“的骂名。

陈水河整理于2018.5.9晚上

相关文章

  • 何宅望云山(七)

    不仅是“吴三贵”,而且是“吴五贵”。 ”吴三贵“之由来?一说是吴中复与兄吴几复、弟吴嗣复先后中进士,地方上称他们为...

  • 何宅望云山(六)

    让我停下翻寻历史的脚步,闭上日渐生痛的双眼,与过往事件与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拿出求真的勇气,去面对今天忙碌的人...

  • 何宅望云山(八)

    让我们再把眼光转到近邻浦江。说是近邻,实际上何宅村属浦江县管的时间要比兰溪长得多,而且浦江县前吴村延陵郡吴氏与何宅...

  • 何宅望云山(一)

    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因为它太熟悉,脚步却会生涩起来,又多少次梦寻,醒来发现,并不属于自己。虽然如此,何宅村在默默...

  • 何宅望云山(二)

    何宅的美,还真的不是传说。 在它的前面,有一座半屏山,村民叫前山。前山上有一座小庙,祭祀着胡公。胡公,在梅溪两岸十...

  • 何宅望云山(三)

    前日,微友二号问我,何宅在哪里?昨天,她又问我,从兰溪来,到何宅的线路怎么走?她是快乐的舞者,也是美丽的观光客。看...

  • 何宅望云山(四)

    与时间比,我们人类永远占下风,但与今日的猴子(猢狲)比,我们的祖先可以到达远方。因为我们是经历风雨苦难的孙猴子。 ...

  • 何宅望云山(五)

    古典衣架子,一个中心点,翘首龙左右各一。而今的衣架子,似乎简单多了,就像一棵枝桠向上伸展的小树,悬挂着家中男主人的...

  • 望云山

    纸尽不知深处意, 云莞才觉浅易明。 今朝才人比若何, 不过东坡膝下行。

  • 望雾云山

    秋叶纷飞鸡未明, 小雾蒙面似仙境。 遥望对峰入云中, 还似小雾遮云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宅望云山(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eo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