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96627/1585d6fcdac7384d.jpg)
盘点16年校园暴力事件,那些凌辱未成年的视频让人触目惊心,也让人心疼。
2016年全年,全国仅经媒体报道的影响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87起,共约致21人死亡,98人受伤。而这些数据的背后,由校园暴力引发的心理创伤也不容忽视。
自16年以来频繁接触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我自以为校园暴力离我还是很遥远。它也许是发生在山村,发生在边缘地带,发生在教育普及程度低的地区。
直到妈妈的一个电话打来,我才恍然,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它曾经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只是严重程度相比较低,那些自卑的事件,被我刻意遗忘了。
2017年3月15日,妈妈微信电话打来说,儿子你知道吗,咱们附近县中学里,宿舍里舍友不合,三个男生把另一个舍友,合伙打死了。
我听了很震惊,是的,它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就在我家县城附近,在宿舍里,血迹斑斑。
新闻报道被压制,那个学生的生命却永远不会复存了。
妈妈接着说,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说出来啊,有什么矛盾也别憋着,早点处理,不能相处就忍着让着,一个人在外面,别受罪,相处不下,就早点换宿舍,别积攒着。
我说妈妈放心吧,我很好相处的,没有那么多事情。
挂了电话,我开始回想自己的中学。
那一幕幕惨烈的景象在脑海浮现,我曾经眼睁睁地目睹了群架,血淋淋的场面,玩笑暴力。
中学体育课的时候,全校集体排练一种唐拳,总共600多个人,纷纷排队到操场,他们跑步一团糟,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跌倒,混乱中的踩踏事件,将不堪设想。
我眼睁睁地看到有人绊了我,却没注意到是谁。
然后十几个人从我身上踩过去。
我本能地反应站起来,歪了脚,肿了很高。初中的孩子心智不成熟,也许他这种动作是出于对我的不满,也许就是想看我出丑,就是觉得看别人受伤很满意。
我一瘸一拐地去找老师,我永远忘不了,当我说出,“我觉得有人绊了我”,这句话时,老师的反应。
她指责我。
“谁绊你了?净瞎说!自己摔倒的谁绊你了?”
班主任出了名的严厉,我没敢反抗,虽然我就是看到了。
她觉得我撒谎,就算不是撒谎,也嫌麻烦不想处理这件事情。
所以,绊我的那个人,依旧得意洋洋,依旧觉得,这不是个错误,后果也并不严重。
高中的时候,我目睹了两件校园暴力,都是严重级别的群架,其中一件,一名学生被打到昏厥,至今不省人事。
有天晚自习后回宿舍,就在拐角处,我目睹了一群高中生,像是在谈判,谈判没有成功,五六人与另外五六个人厮打,有个学生被打倒在地下,一群人还过去用脚踹肚子,没有声息了,其中一个学生就理直气壮地大喊,看什么看,还有谁来?
事件之后没有新闻报道,学校做了严肃处理,开除了几个学生,校园暴力的班会却从来没有开过。我目睹了,却至今不知道这种场面应该怎样处理。
隔了没几天,同班同学小张,洗衣服的时候水不小心洒在另一个同学身上。他连忙道歉,但是对方不认可,接了一盆水,全倒在小张身上,小张不忍,一拳头打过去。
本以为拉开就算了,对方说你等着,然后高二召集了高三,高三召集了同学,全要来向小张讨个说法。我们班也不甘下风,全班三十多个男生全去了。
铁棍,拳刺,什么都有,谈判起来很吵闹,一个人直接摔了暖壶,碎渣四溅,打起来的时候,混乱地很,声音覆盖了整个宿舍楼,前面几个同学面目全非。
整个过程里面,没有宿管老师阻拦,没有保安知晓,事件任由发展。
大学后和高中班主任聊天,关于我们班的那次暴力事件,老师甚至都不知情。
这些事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可能发生在你身边,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它暴漏着青春期最丑恶的一面,狰狞的面目正在上演。
从自身体会来看,校园暴力并非偶然事件。
当前的学校管理,重理论、重知识点、重考试技能的培养,但却轻情感教育、轻团体意识的培养、轻德育和法治精神建设。
老师在处理学生生活事宜上积极性不高,心理诉求被闭塞。
家长对于孩子心理构建关乎较少,更多地偏向于生活质量。
不能等一个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青春期的冲动而一个一个逝去,才开始关注教育界风气的严重性,才开始颁布条例,而是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观念,重视起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每个学校都不能存有“与自己无关”的心态,觉得校园暴力很远,觉得它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校园,觉得它的出现很荒唐,也很罕见。
那不是远见,是井底之蛙。
那些花季少年,内心产生的那一点点矛盾,也许就是那一点点,因为缺少沟通,无人倾诉,藏在内心,慢慢积攒,最终导致了不堪的后果。
他们需要心灵导师来指引方向,每个少年都应该健康阳光地成长。
而这份成长,是学校、老师、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7196627/2de5f5dd9c9a50f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