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我喜爱土地,喜爱踩在软软土地上的感觉,喜爱看着土里植物静静地生长。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命里缺土”——我没有真正在土地里摸爬滚打过,更从来没接受过来自土地的洗礼,所以才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非常渴望,也非常热爱土地吧。乱七八糟地选择过各种种植工具,但最爱的还是用手指头刨开土壤,挖个小坑,种植种子或者直接移栽。这种粗放式的种植方式成活率并不高,但这几年大概是植物们已经知道了我的习性开始逐渐旺盛了起来,因为他们的“求生意愿”极强,且生命力极其旺盛。
最近,从神兽们开学以后,作为教学辅助部分,种植也被正式提上日程,加之“精细化家政管理”的正式启动,我也开始学会了在蔬菜上面精打细算,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之前的经验还是要吸取,比如:小白菜种在屋子里总会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好像是之前养的鸭子粑粑味道;韭菜不催肥无法像市场上那样的健壮;小葱在花盆里永远只能长成“买家秀”;玫瑰不做嫁接无法长高;绿萝不做修枝和扦插无法“爆盆”;黄瓜不搭1.5m以上的架子会影响结果率;盆栽草莓和西红柿的果实仅供欣赏;柠檬可以结出“卖家秀”的果实,但是冬天它需要休眠,来年还会发芽;室外的蔷薇要种在足够深的盆里才能够过冬;用矿泉水瓶在瓶盖上打个孔倒扣在土里可以实现千元级别的自动浇灌,只要保证半个月关怀一次水位即可;自动浇灌时要保证盆里的土不要渗水太快,别让水流得到处都是……还有好多好多,之前都没有一一整理,以后会逐步去记录下这些有用的经验,希望我对土地的爱不只是“命里缺土”。
最近新掌握了一项非常实用的种植技术,那就是“无限续葱”。大葱买回来总是很快就干巴了,对于非执业大厨的我来说,每顿饭的大葱成本太高了。于是乎再去超市的时候,我只挑选带根的大葱,根系要尽量发达一些的,只卖一棵非常健壮的大葱就足够了。回来以后就种在那个只有一片叶子的绿萝大盆子里,足够深,足够大,还有一个绿萝爬藤的杆子可以支撑这么长的葱。用手在土里刨个足够深、足够大的坑,然后把大葱根部完整的种在盆里,尽量将一小部分葱白一起埋进土里,即能够稳住大葱,也能够提高成活率。隔天过来的时候大葱已经长出来一节了,生长速度很快。吃的时候改成了用剪刀剪断,按需取用,直接剪碎下锅,相当方便。照这么下去我估摸着这棵葱够我吃上些日子了。

还有那个大蒜又发芽了,根据我奶奶的经验,“无限续蒜”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研究。
为了有效中和市场失衡,及时解决“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的问题,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而对于“命里缺土”的我来说应该更不成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