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57810/639999e263672d05.jpg)
文丨指月轩主
第二章 白毫银针
白云寺住持释永怀,中等身材,四十多岁,瘦长脸,双眼细长明亮常含笑意;余隆三十出头,已是个沉稳的商人,目光中多了几分世故与精明。
余隆说:“一别十年,小姐一点没变,莫非你真的是天上神仙不成?”
春茵说:“余公子说笑了!”
余隆仔细打量春茵,还是原来的清丽模样,披着胤珏送她的湖绿色绣白梅的披风,周身衣裳用白锦做成,花纹繁复,熠熠生辉,一头乌发如云,秀丽难言,二十多岁的模样,方丈眼中的春茵,却是十七、八岁的样子。
春茵在两个人望向自已的时候,施展了玄光之慧,二人看到的皆是自己以为的春茵而已。
小娥说:“余掌柜今天光临寒舍,是有什么事情吗?”
胡公记与小娥合作已有些时日,银针茶在南方的销量年年攀升,上个月小蛮说小姐会来山中小住,方丈知道了,余隆与他交往甚久,这几曰恰好在太姥镇,于是余隆就与他一起来拜访春茵。
“当年小娥小蛮与小姐失散,因缘际会却在太姥建了茶园,若不是方丈向我推荐白毫银针,我又怎能再见小姐呢!岂不是有缘?几番寻问小姐的芳名贵址,小娥总是推脱,今日亲临,我怎能不来拜访?”
余隆有些兴奋,说了一大堆话。
“多谢公子!"春茵回答,没了下文。
说话间,小蛮端了茶过来,请他们在院子里的草亭坐下。小娥在凡间久了,知道春茵不善应筹,胤珏却曾是西湖龙君,又对余隆此人知根知底,于是对他眨了眨眼睛,暗示他,胤珏也眨了眨眼,却一言不发。
气氛有些尴尬。
方丈释永怀见状,轻咳一声说道:“阿弥陀佛!”
释永怀是修行之人,小娥与小蛮住山十年,山中虎豹晏息,妖怪匿藏,本来就很惊奇,今看到这三人,又着实吃了一惊:春茵与黑衣侍卫神态非常,一看就是世外之人,那十几岁的少年,一派尊贵气象。
“老衲听闻小娥与小蛮的制茶技艺传自小姐,今天一见,才知小姐果然是神仙中人,甚幸甚幸!老衲有一事不明,还望小姐赐教!“
“ 方丈请讲。”春茵答道。
“老衲也算是个爱茶之人,但是以前从未见过白毫茶树,浑不似人间之物,想知道它原产于哪座仙山?”
这个问题方丈曾问过小娥小蛮,她俩只说不知,今天遇到正主,恰好问一问。
“此茶树名为大白茶,是我家师所传,家师么,”春茵停了停,“是骊山上修行之人。”
那骊山又称黎山,传说是女娲娘娘的仙山,并不产茶,春茵说的是骊山老母,当年春茵曾送给她一棵大白茶树,于是就着这个因缘,胡乱搪塞。
“敢问小姐的私家茶园在哪里?”
问话的是余隆,他还记得十年前西湖边的偶遇时小蛮说过的话,他也是问过许多次,小娥她们只是推说不知。
春茵不语,她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家姐的茶园,莫说余掌柜,连我也不不知道在哪,“ 胤珏说话了,他见春茵应付不了这二人,玄宝宝脸色很不好看,怕这位一着急把他俩扔到九霄云外去,赶忙接磋。
“家姐自小跟随师父修行,云游四海,茶园嘛,” 胤珏看了看余隆,他心思敏锐,觉得俩人此来,不仅仅是访友叙旧,还是想打听他们的底细,于是接着说道:“我们姐弟祖籍开封,祖上也曾有些功勋,家中也有些皇族姻亲,尚且殷实,家姐喜欢茶,茶园嘛,有那么四、五处吧!”
胤珏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块玉件,一边说话一边慢不经心摩娑,那是一只泛黄的钩状玉龙,毫不起眼的样子。
只听释永怀惊异的声音:“公子手中盘玩的,可是上古之玉?”
“方丈好眼力,这只勾龙是上古之物。”
“呵呵,”释永怀说:“公子如此盘玩,若是摔碎了,”他望着余隆,意味深长地说:“十个茶园也没了。”
余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原来那白毫银针在南方销路很好,余隆也起了心收购,今曰是来试探个虚实。胤珏拿出那上古钩龙一晃,释永怀就知道他没戏,赶紧给余隆递话,让他免开尊口。
那古玉,一座城也买下了。
“家中尚且殷实”,释永怀望着胤珏那张似笑非笑的俊脸,无语。
胤珏是钱塘龙君的幼子,最不缺的就是古玉。
以前的人,心情一不爽,就会到大河大江上,扔了自己的佩玉,用以祈求神灵的保佑。江河之中,到底藏了多少人的祈愿,谁也数不清,那小龙君拥有多少这样的古玉,也数不清。
“小娥与小蛮避难于此,多受乡亲们照拂,家姐深感到比处民风淳朴,命她俩在此开园种茶,方丈与余掌柜多有关照,小弟㥻激!”
那二人客套一下,便不再多言。
胤珏问道:“我听说余掌柜是杭州最大的茶商,见识颇多,我想请问,白毫银针比西湖龙井如何?”
小娥噗地笑起来:“公子哪壶不开单提哪一壶,余掌柜自然是说西湖龙井好,十几年前如此,十几年后亦如此。”
余隆尴尬地笑了笑:“当年在下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请公子不要介意。”
释永怀合掌说道:“每种茶都有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象是山水风土人情,个花入各眼,比不得、比不得!”
大伙哈哈一笑。
胤珏提议去茶园看看,几人还没有仔细看过山中景色和茶园景致,于是出门往茶园走去,余隆当仁不让走在春茵身旁,惹得玄宝宝一脸的鄙视。
山间还有些清寒,云雾萦绕,一行人沿着山间小路行来,只见野花遍地,鸟鸣声声,春意盎然。
高山中的茶园每年在谷雨时节,才会有新茶可采,山中较冷,茶树抽芽的时间比丘陵山地的晚些,正是如此,高山茶树的气息更为清蕴,更能做出好茶。
太姥山,虽然在东海之滨,四季和煦,云雾笼罩,但是这座茶园却在离地三千尺的白云峰下,茶树芽叶还要两三天才到最饱满的时候。
胤珏打算这次从釆茶开始学习制茶,想着这些天除了在牡丹会吃喝玩乐,就是出来游山玩水,心里不禁暗暗庆幸自己选了一个好师父,不用面对那些打打杀杀的劳什子,不禁心情大好,自言自语道:“自在莫过做茶仙!”
网友评论
文风亲切优美,有红楼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