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源的一些思考

作者: 渡舟弱水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2:55 被阅读6次

    最近一次与朋友的交流,突然帮助我开启了对于手机语音文字转化功能的使用。有时候让自己能够意识到一件在这个世界上早已存在的事情,并且因为这样的一次意识而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确实让人感觉到欣喜和幸福。

    因为网络上的各类知识都是呈现片段化的,大部分文字都是网友们凭借个人的理解而对原始理论的注释或者是感悟,可谓是众说纷纭。我是一个喜欢研读成体系和系列知识的人,所以对各领域大学的权威教材青睐的人,自然极少的去看网络上的文字了。何况,因为哲学研读的缘故,当读过哲学之后,再看到其他人的一些说法,不过是两千年前各位先哲们思想的再阐述罢了,各类新近的学说和理论,说到底都是用新词包装了一番古代的智慧。总之,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是极少读网络文字的。这和我意识到手机有语音文字转换功能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思考一个问题,将网络上各种散乱的信息进行整合集中。过去要依靠剪贴复制,才能够将内容东拼西凑起来,虽然在形式上各家言说被放置在了一个问题情境之下,但总感觉的少了一点什么。思来想去,原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豆腐块”的搬运工,自己的大脑总是做着非常低级的归纳工作,所以很少做也不愿意做。

    现在我可以通过以问题为驱动,以问题为线索,在网络上搜集各类与此相关的文字,然后通过自己擅长的复述和绘制结构图的能力,将他人思想和观点进行个性化的转化。通过阅读之后,我头脑中会留下一些隐约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之所以可以被我记忆,是因为与我原来头脑中存有的知识进行了关联,就此我会关掉网页,面对手机进行复述,让手机帮我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文字,在通过阅览自己录入的文字,就很好的发现了自己内在知识结结构的拓展。比如今天我读到了学习技巧中要充分运用“三脑”这样一个提法,于是通过百度很快找到了“三脑理论”,当然对于我来说,脑的解剖结构再熟悉不过了,所以“三脑理论”的这种心理学假说也就很快消化内摄了。顺便提一下,在生物学中,原始脑主要是由延髓、脑干和小脑构成,主要负责生命的基本反射,如呼吸、心跳和睡眠,所以在心理学中以为,人类做出的基于生存的本能冲动应该发自于原始脑,这又刚好与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相联系了。至于间脑,包括脑桥、中脑、丘脑、边缘系统、负责一些基本情绪,属于本能性的情绪反应区域,这与弗洛伊德的自我相联系。很多人基本上是靠这一部分来做出直接的情绪判断,而新皮层区域也就是大脑皮层,负责着复杂的逻辑思维和道德情操,所谓的内心信念、信仰、三观都在这里产生,与弗洛伊德的超我所关联。

    写到这里还没有涉及到今天要讲的知识源问题。

    我以为知识源就是一个对世界的认识到底离具体生活的距离问题,纯粹的真理就是最初的知识源头,而生活就是知识与这个现实世界触碰后的汪洋大海。所以神学、哲学和数学(数学理论)为最初源头,接下来是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包括逻辑学、修辞学、科学哲学(方法论部分),最后是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问,各类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

    竟然有人说,原创的理论和学说就是第一手知识。这是不严谨的。比如我说自己是上帝。然后布设一个严密的论证,请问这个学说是第一手知识吗?我以为第一手知识,是经过了至少人类文明史千年淘炼剩下来的记载最抽象原理的典籍,比如《理想国》、《老子》等。二手资料应该是权威的大学教材,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其它书籍可以称为二手资料,三手资料应该是某些领域的当代大牛对所在领域的再发展再突破,比较前沿的一些知识,最后是四手资料,比如原理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各种技巧方法。本人对第四手知识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基本上如果经过我的抽提,发现这类观点有悖于我所知晓的第一手资料或者是第二手资料的话,毫无客气的将其定义为骗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知识源的一些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d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