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戛然而止,把李萍吓清醒了。她惊慌地看了眼四周,原来车到站了。她提着帆布包,最后一个走下客车。
一
这是李萍的日常,她每天坐最早的一班车,六点半到商业区。她的店铺就开在商业区附近,她习惯坐最早的班车过来,下个时间点的车里会挤得站不住脚,环境嘈杂,她实在不喜欢。
拖着还没有完全清醒的身体,好容易走到店里。打开门看到地面全是大大小小的脚印,原本米白程亮的瓷砖好似开出了一朵朵花,那么刺眼。
对啊,昨天中午走的时候外面下着雨,临走时老刘还问她带没带伞。看样子昨天店里来了几个人,不然屋里不至于这么乱。
她心里想:趁着不忙赶紧把现场打扫干净。她心里想着手里已经在行动了。地面用扫帚先扫一遍,再用海绵拖把从里到外拖了一遍地。地面干净了,心情也好了,汗却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她赶紧给自己倒了杯冰水,坐在空调下翻看流水记录表。表上记录了她走后的惨痛的记录,没有顾客。白花花的空白纸张,像她此刻揪在一起的心,茫然若失。
她打开电脑,查找着监控视频。原来又是老刘的一群朋友来了,他们在店里吞云吐雾,最后老刘还拿出他放在店里的麻将,打起了牌。难怪屋里会这么乱,他完全把店里当成了交际场,好像营业状况跟他没有关系。
她这是一间书画装裱室。当初她不是太想做,毕竟自己不是专业出身,对这里面的水深水浅也摸不到头脑。可二妹和老刘都看好这生意,都觉得常沁笔墨格调高雅,本钱不用很多。租个店面少进点画材,或者干脆把装裱的活包出去也可以。开会研究时说好,李萍、二妹、老妹共同出资,都是店里的老板,谁多干少干都相互担待。他俩的表态都很积极。这活不用人多,除了李萍,老刘和二妹都是有工作的人,周六周日放假休息时他们过来忙活,李萍也正好放假休息两天。
李萍想想也是,算是给自己找份工作吧!平时她守着店铺,他们俩谁有时间就过来替换她休息休息,也蛮不错。
这倒是次要的事,以前就怕店里的生意不好。她天天看着店,生意还如此冷清,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生意不好,大家心里渐渐地有了隔膜,说话时经常有些酸言酸语。合伙的买卖不好做呀!
记得店铺清闲那会,李萍为了让铺子走上正轨,她加入了当地的书画协会,并结交了几个小有名气的老师,为表示诚意,她给老师们相当大的优惠来装裱字画,这件事一度惹得老刘不高兴。他们三个合伙人开会讨论时,老刘当即表示了不满。后来没办法,李萍主动放弃收益补偿进去才算了事。
二
说起老刘,李萍心里是一百个不满意。她也知道老刘对她也看不顺眼。
李萍姐妹三人,老刘是老妹夫,因为和李萍同岁,她才在接触中叫“老刘”,以前她是从来不这么叫的。
从前她是姐妹中的老大,加之她骨子里是传统女性,兄友弟恭的理论深深地种在心底,习惯了针是针麦是麦,事情一码归一码。虽然年纪一样大,可在家里她还是老大,大小之差还是要的。后来因为书画店合作在一起,整天交流,方便起见,她才叫起了老刘。
以前没有过多交流,看老刘是个会办事的主。过年过节到妈家,金钱物品礼数周全,谁看了都夸老刘是个靠谱的人,在家族里他也是个吃得开的人物。
自从合伙做了买卖,这人真是不抗处,接触时间长了,本质就露出来了。
李萍记得三人刚分配上班时间时,二妹因为工作不便,只能周六周日来换一换她。周一和周五她和老刘分配开。她家离这要30分钟车程,晚上太晚,没有班车回家,她和老刘协商老刘下午,她上午。那时老刘每天早上到单位打个卡就行,时间比较自由。她怕班车的时间无法掌控,一直说怕耽误了上班。记得老刘说早点晚点都没事,不行我早上过来。听他一说,李萍也安心了。
可没坚持几天,老刘总是卡着点来上班,好像这买卖不是他自己的,倒像是给李萍打工。
那时李萍就有点不满,可她又一想,什么事情都锱铢必较那还能干到一起去呢?日子长了,她也不计较了。
关键老刘这人没有大格局,只看到眼前那么一点利益。从裱字画打折那件事上,李萍就看出来了,碍于老妹的面子,她也不好说什么。
在李萍的眼里老刘只会耍小聪明,做面上事的人,她甚至有点嗔怪老妹当初找对象时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就因为这人会说话,家里经济条件好?当初老妹为了嫁给他,可没少和家里闹矛盾。相处下来,老刘工于算计,就她那个天真的傻妹妹还不得让人骗得晕头转向?
前几天刚刚听老刘说又借人一笔钱,说是利息高,期待能小赚一笔。至于老妹每月的生活费,都是几年前固定的,家里经济大权全都在老刘手中攥着,家里有多少钱,老妹压根不知道。
有时候,想想周围这些人的经历,李萍还是很知足,最起码家里的经济大权在自己手里,虽然没有多少,好歹是自己说了算。可看老妹那样,虽然家里挺有钱,可过得也太憋屈了。想想老刘最近的日子好像也不太好过,借出去的钱一笔也没要回来。有个开发商曾答应用房子抵扣借款,可老刘和老妹去看了那些房子,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更糟心,那些都是卖不出去的房子,就是到了他们手里也卖不出本钱,看着干赔。想想,那日子能过得舒坦?
人这一辈子,手里总要握住点什么。对于婚姻中的女人来说,手中一定要握住人,要不就握住钱,当然还有儿女,不然,生来这一辈子真是悲哀。
想着想着,李萍瞬间豁然开朗,先前还陷在无人理解,无人同情的情绪里,这会想开了,还觉得自己挺幸运,这人生,不就是一等比一等吗?富人也会有贫瘠的境地,穷人也会有富有的时候,想来,那句“知足常乐”确实有道理。
22年度写作营第127篇(主题文) 2141字 累计21045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