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有两个声音在对话:
——凡夫俗子,竟敢妄谈天道?
——不谈天道,不窥天道,懵懵懂懂,庸庸碌碌,何以超凡脱俗?
——你懂多少,如何谈天道?
——坐井观天,不亦乐乎?有许多未知,且不懈追索,不亦乐乎?
既如此,那就写呗。
今年我28岁,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所说必然粗陋浅薄。但十年二十年之后,若能回头看到自己对大道规律的探索和理解,想必也是人生快事!
2
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大到宇宙衍变,天体运行;小到物种起源,社会运转。一切规律的总纲,就是“道”。老子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只好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多字,我对这句印象最深刻:
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地面凹陷,必有砂石积水,故能汇聚江海;高山大石,必崩塌碎裂,故能沧海桑田。过于刚强则容易折断,消亡之后必将新生,生死枯荣,阴阳转换,此乃天之道。
就普遍性的现象来说,越是贫困的家庭,受教育的可能性越低,突破阶层壁障的阻力越大,也越经不起意外事件的打击;而上层阶级资源丰富,获得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以少数为富不仁的人生活之奢靡、一日之消耗甚至足够贫困者一家数年之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马太效应,就是人之道。
上天的意志从不因人的愿望而转移,他不会怜悯穷人,更不会因为他们的苦难而有半点偏心或者恩赐,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
悟“道”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孔子的说法很有参考价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来探讨一下,孔子的生命是如何逐步升华,成为神州大地两千年来共同景仰的圣人?前几句学习立志就不多说了,我们看到他“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逐渐懂得天地间的规律法则。
“六十而耳顺”,难道“耳顺”比“天命”还厉害?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的理解是,由于懂得大道规律,孔子的心胸越来越宽广,更能够体悟人间悲喜,所以到六十岁的时候可以听得进各种意见、包容不同的价值观。这不正是逐步掌握和实践“道”之理的结果体现吗?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的行动,而不会干出出格的事。很多人觉得,圣人到七十岁才能不做出格的事情,水平也就那样嘛,这样想你就错了。这里我要借王阳明“格物致知”一说来阐述:阳明心学认为常人懂得越多杂念越多,心灵如镜面蒙尘、如一缸浑水,必须长期革除物欲恢复本心,才能知行合一。而以孔子之渊博,竟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实为终生修行之后、去掉了所有的刻意成分,达到了“身与道合”的最高境界啊。
4
退一万步,哪怕悟“道”之万一,已然足够为我们拨开迷雾,照见前方。
有一个高人评《天道》中的丁元英,说他为什么总是那么淡定从容?——那是因为他提前知道结局、准备好一切、并且看淡了得失啊,所以,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但我想,这种“明道优术”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思考和训练来获得。
大部分人更愿意在舒适区享受生活,却不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智者未雨绸缪,掐指能断前后五百年。如何未卜先知,活在未来?首先要以终为始,反向推演。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的决策心法就是,“站在产业终局来判断当下形势”——有马云和曾鸣两位战略大师,方能造就庞大的阿里帝国。遥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确定了方向之后,接下来就要“倒行逆施”,逐步实现。空想无益,执行必细。正如李笑来所说:一切都有时间“准备”,越重要的事情,越要提前准备;一切愿望都能达成,如果你失败,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你的“积累”不够啊。
知道却做不到?只是功夫不到。心学之道所说的“革除物欲”,正是要在一事一物上磨,逐渐恢复心灵的纯净通透!“大道”不是拿来揣摩把玩之用,而是要在其中修行啊!
5
我本无“道”,茫茫然到了28岁。今我立道,戒惰戒傲。
红尘洗心,人人皆可为圣。大道无边,你我皆修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