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俱乐部哲思读书
不窥天道,何以超凡脱俗

不窥天道,何以超凡脱俗

作者: 牛爸爱学习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19:31 被阅读800次

    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有两个声音在对话:

    ——凡夫俗子,竟敢妄谈天道?

    ——不谈天道,不窥天道,懵懵懂懂,庸庸碌碌,何以超凡脱俗?

    ——你懂多少,如何谈天道?

    ——坐井观天,不亦乐乎?有许多未知,且不懈追索,不亦乐乎?

    既如此,那就写呗。

    今年我28岁,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所说必然粗陋浅薄。但十年二十年之后,若能回头看到自己对大道规律的探索和理解,想必也是人生快事!

    2

    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大到宇宙衍变,天体运行;小到物种起源,社会运转。一切规律的总纲,就是“道”。老子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只好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多字,我对这句印象最深刻:

    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地面凹陷,必有砂石积水,故能汇聚江海;高山大石,必崩塌碎裂,故能沧海桑田。过于刚强则容易折断,消亡之后必将新生,生死枯荣,阴阳转换,此乃天之道。

    就普遍性的现象来说,越是贫困的家庭,受教育的可能性越低,突破阶层壁障的阻力越大,也越经不起意外事件的打击;而上层阶级资源丰富,获得发展的机会也更多,以少数为富不仁的人生活之奢靡、一日之消耗甚至足够贫困者一家数年之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马太效应,就是人之道。

    上天的意志从不因人的愿望而转移,他不会怜悯穷人,更不会因为他们的苦难而有半点偏心或者恩赐,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

    悟“道”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孔子的说法很有参考价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来探讨一下,孔子的生命是如何逐步升华,成为神州大地两千年来共同景仰的圣人?前几句学习立志就不多说了,我们看到他“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逐渐懂得天地间的规律法则。

    “六十而耳顺”,难道“耳顺”比“天命”还厉害?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我的理解是,由于懂得大道规律,孔子的心胸越来越宽广,更能够体悟人间悲喜,所以到六十岁的时候可以听得进各种意见、包容不同的价值观。这不正是逐步掌握和实践“道”之理的结果体现吗?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可以从心所欲的行动,而不会干出出格的事。很多人觉得,圣人到七十岁才能不做出格的事情,水平也就那样嘛,这样想你就错了。这里我要借王阳明“格物致知”一说来阐述:阳明心学认为常人懂得越多杂念越多,心灵如镜面蒙尘、如一缸浑水,必须长期革除物欲恢复本心,才能知行合一。而以孔子之渊博,竟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实为终生修行之后、去掉了所有的刻意成分,达到了“身与道合”的最高境界啊。

    4

    退一万步,哪怕悟“道”之万一,已然足够为我们拨开迷雾,照见前方。

    有一个高人评《天道》中的丁元英,说他为什么总是那么淡定从容?——那是因为他提前知道结局、准备好一切、并且看淡了得失啊,所以,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但我想,这种“明道优术”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思考和训练来获得。

    大部分人更愿意在舒适区享受生活,却不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智者未雨绸缪,掐指能断前后五百年。如何未卜先知,活在未来?首先要以终为始,反向推演。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的决策心法就是,“站在产业终局来判断当下形势”——有马云和曾鸣两位战略大师,方能造就庞大的阿里帝国。遥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确定了方向之后,接下来就要“倒行逆施”,逐步实现。空想无益,执行必细。正如李笑来所说:一切都有时间“准备”,越重要的事情,越要提前准备;一切愿望都能达成,如果你失败,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你的“积累”不够啊。

    知道却做不到?只是功夫不到。心学之道所说的“革除物欲”,正是要在一事一物上磨,逐渐恢复心灵的纯净通透!“大道”不是拿来揣摩把玩之用,而是要在其中修行啊!

    5

    我本无“道”,茫茫然到了28岁。今我立道,戒惰戒傲。

    红尘洗心,人人皆可为圣。大道无边,你我皆修行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落叶无风:科学的尽头,尽是神学
      • 星空715:赞!28就有这见识!
      • 鲁莽书生:需要关注一下
      • 木下亦佛:最近在看老子注
        牛爸爱学习: @木下亦佛 👍👍
      • 大于大于:我很尊崇老子的言论,就如同巨人牛顿一样,你能说他脑子有问题吗?他最后研究神学去了!
      • c3923b7906f2: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本人研究自然科学, 内心比较反感儒家这种格物悟道的行为。 哲学已死, 霍金先生早在2001年就这样说了。 现在追求万物之理的任务已经交到了理论物理学家的手中,一般人没有足够科学素养是不能领悟相对论之大,量子力学之巧。 就连薛定谔的猫这种经典的物理学模型也被世人哂笑,在此只想劝作者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我们常人还是少想这种无用的东西就好, 闲来无事推荐作者去网上找下哈佛大学的公正课, 望作者看完之后再回头看下自己的这篇文章
        c3923b7906f2:@挨不过深秋 所谓真理 很少站在常人这边。 所谓中庸之道, 也只是适用于常人罢了, 我们颂扬天才, 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反抗精神。 儒家之流, 除个别可以真正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之外, 道貌岸然这四个字是最好的形容。 西方文艺复兴就在于承认人是人, 有兽性也有神性,和自己和解。 所谓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科学也有其局限性, 所谓神不过是常人给自己具象化的心里安慰罢了。 科学从来不承认自己万能, 承认科学万能的恰恰是那些不懂科学的人。
        65dd797eddfe: @loveusodeep 莫非常人就该一心一意的讨生活?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想?凡事要中肯点。这是真理,小到说话大到宇宙都适用。宇宙万物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说不定就回到神学佛学了。
        牛爸爱学习: @loveusodeep 好的 谢谢😅
      • 舒斌:是以有为而无为,是以无为而有为
      • 金杨震:证道需要懂得什么是道,有证道的决心,有清明睿智的头脑,有适当的环境,或许还有其它一些机缘巧合,这些都恰如其分得结合才能真正圆满,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或者前功尽弃
      • 8570f44884fa:自律很美
      • TG4: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8112377c7f94: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毕竟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少呢哈。
      • 梦游1999:「從心所欲不踰矩」為「人道合一」一說 讚

      本文标题:不窥天道,何以超凡脱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cl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