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biāo)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páo)出培塿(lǒu),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ráng)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fán)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bào)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鹵臽】【鹵監】(gàn tàn)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䇲(jiā)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bō)均。沫饽,汤之华(huā)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pó)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有之。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也。其味甘,槚(jiǎ)也;不甘而苦,荈(chuǎn)也;啜苦咽甘,茶也。
——《茶经》:陆羽(著),沈冬梅(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01月,第75-90页
上文参校《四库全书》本《茶经》,有所修改。
2.释义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biāo)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páo)出培塿(lǒu),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烤制茶饼,慎勿在通风的余火上烧制,(受风影响)这些火焰会像钻子一样迸飞,致使茶饼各个部分受热不均。
用钳子夹着茶饼靠近火焰,时时翻动,等到茶饼表面炮制出像蛤蟆背上一样的突起时,再远离火焰五寸远。
等到卷曲突起的茶饼又舒展开来,重复上面的步骤再次烤制。
如果新茶是用火烘干的,闻到烤熟的茶香就可以停止了;如果是太阳晒干的,烤到柔软就可以停止了。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ráng)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
刚开始制茶的时候,对于鲜嫩的茶叶,用火蒸干后需要趁热舂捣,直到叶子烂掉,牙笋留存方止。
如果只用蛮力胡捣,即使拿着千钧中的杵棒也无法正确处理新茶。就像涂漆的圆珠,你把它扔向壮士,他也接不住,力气再大也不能使之停驻在手上。
等到新茶舂捣完成,看上去就像没有茎秆一样(柔软)。烤制它们,出炉的茶饼就会像婴儿的手臂一样柔弱。
然后趁热用纸袋装起来,以免茶香散失。等到热气消退,再把它们碾成末(陆羽注: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fán)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烤茶煮茶的燃料最好用炭,其次使用劲薪(陆羽注:谓桑、槐、桐、枥之类也)。
这种木炭——曾经烤过肉,沾上了油腻的不要。
以及柏、松、桧等膏木,腐朽坏掉的木器也不能使用。
古人曾说:使用坏掉陈旧的木柴烧制的食物是有怪味的。确实如此。
劳薪之味:典出《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荀勖》传:
(荀勖)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bào)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至于煮茶使用的水,山水最佳,江水次之,井水最次。
山水中,甘美清洁的泉水、石池中缓慢流动的水最佳。那些翻滚湍急的激流勿用,长久饮用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其他流淌在山谷间,虽澄澈却不流通的死水(也不要使用),因为从夏天到霜降之前,水底的虫蛇或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之物沉浸其中。(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先疏通这些死水,让毒物死水流走,让清泉缓缓充斥其间,这样就可以饮用了。
江河里的水,要汲取那些离人较远的江心之水;
家用井栏里的水,要选取经常使用的新水。
火天:酷暑时节。《诗经·七月》:七月流火。
霜郊:秋末冬初霜降大地之时。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
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鹵臽】【鹵監】(gàn tàn)而钟其一味乎。
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䇲(jiā)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
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锅中的水刚刚初沸时,声音微弱,水面上则有许多像鱼眼一样的小气泡;
锅边的水像珍珠般涌动时,为第二沸;
当整个锅里的水像波浪般翻腾滚动时,为第三沸。
若再继续煮下去,则水老不可食也。
水初沸时,需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当的盐调味(并尝一下),再把尝过的水倒掉。不要因为水无味而钟情于盐这种味道(而添加大量的盐)。
等到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用竹䇲子搅动沸水中心,用「茶则」取出适当的茶末(边搅动边倒入)沸水中心。
过了一会儿,锅中的水沸腾若奔涛溅沫时,用先前舀出的水倒入锅中缓和,保育水中的茶华。
【鹵臽】【鹵監】(gàn tàn):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c21a5ae39040e7cd.jpg)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bō)均。
沫饽,汤之华(huā)也。
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
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
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
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
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pó)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有之。
准备饮用时,先布置好茶碗,要让「沫饽」均匀地倒入每一碗里。
沫饽,是茶汤的「汤花」。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有的汤华像在圆池上飞扬飘洒的枣花;
有的像迂回曲折的潭渚上新生的浮萍;
有的像晴空万里,天空中如鳞片般的流云。
这些薄薄的茶沫,有的像浮在水边的青苔,有的像飘落在酒杯、俎器中的菊花。
至于那些厚厚的茶饽,则是茶滓煮沸后生成的大量茶花与茶沫,(它们聚在一起)雪白如冬日的积雪。即《荈赋》所谓的「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果真如古人描述的那样。
【艹敷】: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3daaa3ed5aca6dd8.jpg)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水刚煮开的时候,把上面的水沫舀出倒掉,因为水沫上有一层如黑云母般的水膜,(不去除)饮用起来味道就不正。
(茶水烧好后)出炉的第一壶水味道最美隽永(陆羽注: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味长曰隽永),通常把它们贮存在熟盂之中,以备保育汤华、止沸之用。
此后舀出来的第一、第二、第三碗茶味道依次递减。至于第四、第五碗,如果不是太渴,就不要饮用了。
一般来说,一次煮茶用水一升(唐时一升约为600毫升),均分五碗。
喝茶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物都凝结在杯底,精华则漂浮在碗上。
若等到茶水凉了再喝,那些精华部分早就随着热气蒸发不见了,即使一饮而尽还是一样的效果。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上必下土右欠】也。其味甘,槚(jiǎ)也;不甘而苦,荈(chuǎn)也。啜苦咽甘,茶也。
茶性俭朴,煮茶时(水或其他材料)不宜多,水多则味道淡薄。就像一碗茶,喝了一半就觉得味道越来越淡,更不用说水太多的情况!
茶水颜色浅黄,味道醇美。
味道甘甜的,也叫「槚」;味道苦涩的,也叫「荈」;喝时苦咽下去甜,就是「茶」。
【上必下土右欠】: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21fac1ca1aba4ef7.jpg)
《四库全书》本《茶经·卷下·五·茶之煮》: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57d6bdfaa5c6ad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9f487c8c945456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2857cd5b4ece3e6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88c853ef0673b7c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26851/50a8dcff4c50067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