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你
罗素在他的著作《幸福之路》中曾经提到一个观点。他说幸福的要素就是,你得要有一颗足够有爱的心,可以轻易的爱上任何人。
就是说,所谓的幸福,就是他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善意,也能够轻易的给予别人善意和爱。
以前我对这个观点半信半疑,觉得操作难度太大。有些人我们看了就不爽了,有一些事我们不能容忍,我们怎么能够轻易的去爱上任何人,这简直是一件太不可能的事情。
最近在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我发现其实可以用我与你的这种观点来解释这个观点。就是当我们放下对所有人的执念,放下心中对自己的一些执念。
我和你,就是纯粹的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关系。一个真我和另一个真我的相遇。那么,我们就很可能很容易的去爱上任何人,毕竟我们都一样是需要爱的人类。
当然,要做到我与你并不容易,我觉得在爱情中,应该来说相对会比较容易。比如说我特别相信一见钟情。之前我在第一眼看到我老婆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个时候我的心中对她是没有任何的杂念,就是莫名喜欢。
在《教父》中曾经谈到麦克碰到牧羊女的瞬间,如遭雷击,无法自己的跟随牧羊女的足迹。那个时候应该就是他的真我碰到了牧羊女的真我,除了爱别无它法。
我与你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它是很纯粹的一点不实用的,甚至是废话连篇无聊透顶的。
举个例子说,比如热恋中的男女经常会在一起说一些卿卿我我的废话,那么他们其实做的那些事情是。在实用的人看来,那简直是一件太无聊太无趣的事情。
可是对于双方来说,他们做的这些最没有价值的事情,却能带给他们最大的心灵上的愉悦。我想这个就是一种纯粹的我与你之间的关系。
我现在跟陌生人在一起,会比较容易地展现自己的笑脸和自己的亲和度,因为我们放下所有对对方的一些执念和自己心中的一些信念,而纯粹把对方当成是一个人来看待。
这样子我就很容易的会展示自己的笑脸和自己的善意,并且当我发现我这么做的时候,内心会特别的愉悦。也就是当我展现自己的爱和善意的时候,世界也同样展现了他的爱和善逸。
我觉得这里可以用投射的理论来说明,当我投射的是爱和善意,那么得到的同样也是爱而善意。
2,我与它
当然,我与它的关系可能更多更常见,甚至是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的。
比如说。苏东坡的妹妹去和佛印和尚的一个故事,就很能说明这样的道理。苏东坡的妹妹去看望佛印和尚,然后他的哥哥回来问她,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她说我看到的是一坨像狗屎一样的东西。
而佛印的回应是,他看到的是最美好的花朵。
这个故事很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当一个人的心境是如何的时候,他所看到的东西也是跟他一样的,其实这也是一种投射。
当你投射给这个世界是狗屎的时候,那么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狗屎,那当你投射到这个世界的都是鲜艳的花朵的时候,那么你看到的也是芬芳的花园。
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纷争矛盾争吵。其实也来源于自己的内在。
比如前段时间看一个新闻,说一个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脑梗送到医院去抢救,为什么?
我几乎非常肯定的可以判断,就是这个家长的童年,曾经也被自己的父母用粗暴的方法指导他的作业。
所以他很可能是把童年受到的那种屈辱和愤怒,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一看到孩子出错,他立马就生气发怒了。
它投射的是自己童年不幸的阴影,而他得到的结果就是自己脑梗。这个时候他不再纯粹是我和孩子的关系。
小宝而变成的是我的童年和自己孩子的童年的投射,这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并且当他的童年没有被治愈的时候,它所投射给世界的只能是伤害。
我还看过另外的一个例子,就是永远对着别人做一些抱怨指责的人,他的手里面好像拿着一把锤子,看到每个人都是钉子都要上去锤一下。这种人其实是带着各种愤怒和不满在生活,就像戴着有色的眼镜在看待每一个人。
这在我们的周围简直太常见了。我觉得我们之间流动的爱太少,大部分人都缺爱,或者说,这些爱被自己给冰冻起来了,无法流动。
并且,我们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去索取爱,用批评指责抱怨试图索取爱,所以我们不能进入我与你的关系。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是不满足的,是缺爱的,所以我不停的是在投射我与它的关系。
3,我与爱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在这个世上修炼,最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他得要得到足够的爱。
稻盛和夫对此的说法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目的就是要修炼自己的灵魂。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灵魂应该比刚来的时候要更纯净一点的。
我觉得这也是在这里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理论,他也是在修炼自己的爱。只是他用了极高尚的手法把它说出来。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更恰当的表达应该是,我们要做的就是首先要疗愈自己的童年,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然后他才可能去和这个世界有一段爱的旅程。
并且,当他能够全心的投入爱的时候,他比较可能体验到心流。他的真我和别的真我发生了碰撞,而这种碰撞最容易让双方进入心流的状态,而这种心流的状态可能是一个人幸福的一个试金石。
每一个人在世上都是一种修炼,修炼的就是自己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你有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滋润,你和别人的关系是不是单纯的我与你的关系,还是我与它的关系?
我觉得在恋爱中的人,或者在完全无私的投入的做任何事情的人,比较容易达到这种状态,而当自己的内心存在着太多的伤痛算计信念的时候,一个人是很难进入这种状态的。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就是在追求爱和善逸,这可能是一个人最终能够和自己的真我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671篇
2021年1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