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农村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彼此相爱,他们爱得很平凡,但确足以让我们羡慕。
以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就像《牧马人》里面的老许和秀芝一样,他们也是先结婚后谈恋爱的,结婚以前他们甚至都没有见过几面,婚后父亲一改常态,收了心做了一个顾家的男人,母亲是随父亲的,父亲在哪里她就在那里,可能对母亲来说有父亲在的地方就是家,父亲去上班她就在家里操持家务,把家里的一切打掉得井井有条,所以父亲从来不操心家里的事。
后来有了我们,家庭负担变重了,父亲没日没夜的工作,他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偶尔会吵几句嘴,我记得最清晰的是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又吵起来了,两边都像炸药桶一样,随时都会爆发,年少的我站在一边,什么也不敢说,他们看着我,都各自克制着。
些许是心情不好,父亲没有吃多少饭就出去了,那时候父亲是在外面做零工的,大半夜才回来是常有的事。那天恰逢天气不好,天刚漆黑外面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闪电雷鸣伴随着阵阵狂风怒号,闪电劈裂了夜空,狂风吹得外面呼呼发响,门窗上啪啪的拍打声……那个场景到现在我都还清晰记得。
……夜很深了,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坐在炉子旁,满脸的忧心,时不时地往窗外望两眼,火炉上的饭菜热了又热。
终于,敲门声在屋外响起,母亲噌地一下站起来,快步跑去开门,屋外冷风一下子灌入了屋里,睡着的弟弟似乎有所知觉,往被子里挤了挤。
外面依旧在下着大雨,湿淋淋的父亲进到屋里,母亲催促父亲去换衣服和洗手,自己也忙碌了起来,把炉子上的菜又热了一遍,给父亲拿来碗筷,父亲囫囵吞枣,母亲就坐在父亲对面,时不时的给父亲盛一碗饭……
父亲晚归是常有的,然而不管多晚父亲都一定会回来,风雨无阻,母亲也会等父亲回来才能安心睡觉,那时候我在想肯定是因为母亲做饭好吃,所以父亲才会如此的风雨无阻,多年后的现在才明白那是爱和牵挂……
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也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就换工作了,那是一个离家比较远的矿场,父亲十天半个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只待两天就走,父亲回家我们是最开心的,每次回来父亲都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母亲也会做很多好吃的,晚上父亲和母亲会一起辅导我做作业,教我写字。
我们再次得知父亲消息是在半个月后,突然传来噩耗,父亲所在的那个矿场出事了,矿洞垮塌,砸伤了好多人,父亲也在那次事故中重伤,这个消息仿佛晴天霹雳,母亲把我和弟弟托付给爷爷后就只身去了医院,那时爷爷已经很老了,走不动了。母亲这次只去了两天,第二天夜晚就回来了,母亲眼睛红红的,也哭肿了。
父亲这次断了两根肋骨,肩膀也粉碎性骨折,母亲去的时候父亲还在昏迷不醒,得知这个消息爷爷也差点没有缓过来,母亲怕父亲挺不过去,在家歇了一晚母亲就走了,她要去陪着父亲,怕父亲一个人在医院没有照应。走的时候她把我拉到跟前叫我听爷爷的话,不要调皮捣蛋,照顾好弟弟……
昏迷的第三天父亲开始讲胡话,一个劲地叫着母亲的名字……
第四天父亲醒了,母亲喜极而泣,一个劲的坐在床边哭……(事后父亲告诉我的)
一个月后父亲出院了,接下来一年父亲都在家养伤。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过了那么多年,我们也长大成人,为了前程各自奔波,父母也逐渐老去,他们不时也会吵闹,各种矛盾,不过我知道他们是谁也离不开谁了,这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方式。
他们从来没有对彼此说过爱,他们的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柴米油盐,是深夜的等待,是病危时的不离不弃,是哭红的眼睛,也是无数日夜中劳累的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