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001 周宣王捉妖记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23:19 被阅读0次

自从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第九代传到了厉王手上。厉王暴虐无道,气量跟针尖一样小,连百姓议论几句发牢骚的话都格杀勿论,最后大家压抑的怒火像洪水决堤,都起来造反,开了周朝民变的头。

厉王死了,儿子宣王做了天子,可运气也不怎么样。三十九年,宣王御驾亲征,跟抗命的姜戎在千亩打了一仗,结果一败涂地,损失惨重,只好回镐京老家休养。在回城的路上,突然瞧见大街上十来个小孩聚在一起拍手唱歌。童声合唱,声音清脆整齐,一听就知道是调教过的。宣王好奇心重,停下车来细听。

唱的是:“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亡周国。”

啥?亡周国?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想造反啊?

宣王气得脸红脖子粗,喊手下把小孩全抓过来审问。一帮人凶神恶煞扑过去,吓得小孩儿四散奔逃,最后只抓到一大一小两个。

宣王瞪着眼睛吓唬他们,问:“这歌是谁教你们的?”

大孩子回了话:“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前两天在街上教我们唱这几句。现在满大街都传遍了,京城里的小孩儿全都会唱。”

宣王又问:“这个红衣小孩现在哪里?”

俩孩子都摇头说不知道。宣王实在问不出来,没办法,狠狠训了几句,把他们放走了,又吩咐下去:“禁止传唱此歌,如有违犯,就把那户人家的男丁全抓来问罪。”

第二天早朝,三公六卿到齐,等他们寒暄行礼完毕,宣王就忙不迭把昨天听来的儿歌讲了一遍。大臣里有不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思维敏捷联想丰富的聪明人,一个个争先恐后来做解说。

管礼乐的大宗伯召虎首先发言:“山桑木可以制弓,箕草可以结成箭袋,看来会有弓箭之变,这是战争之兆。”

管吏治的太宰仲山甫接着发言:“弓箭是国家的武器装备。咱们要报姜戎之仇,一定得再次起兵动武,否则姜戎连年征战,咱们必会亡国啊!”

宣王不说话,点点头算是认可,又问:“这话是红衣小儿传出来的。红衣小儿,不知是什么人?”

这回史官伯阳父说话了:“上天为了警告大王,命火星化作一个红衣小孩,造出谣言,教给街上的小孩传唱。儿童说谣言,可不就是童谣嘛。谣言可大可小,往小了说,预示个人吉凶,往大了说,关系国家兴亡。现在出现亡国之谣,大王您可得注意哦。”

宣王就问他,如果赦免姜戎之罪,罢兵休战,藏起弓箭,谣言之祸能不能解。伯阳父答道:“我夜观天象,凶兆已成。看样子就在王宫之内,倒不像外头传的那样是弓箭的事,宫内后世定有女人乱国。谣言还说:月将升,日将没。阴盛阳衰,明显也是女人干政的意思。此外,谣言里提到将升,将没,说的是以后的事,而且还不一定真的能成。要想逢凶化吉,只能靠大王您修行德政了。”

伯阳父这一通神神叨叨的回答,宣王将信将疑,闷闷不乐,退朝回了宫,跟姜王后聊天。姜王后告诉他一桩怪事。前朝厉王的时候,有个宫女,现在五十多岁,已经怀孕了四十多年,昨天夜里突然生下一个女婴,把后宫里的人吓得够呛,连夜把这个不祥的娃娃用草席一包,扔到二十里外的清水河中去了。宣王听完,也觉得这女婴是个妖孽,就派人赶快去查看下落。底下人不一会儿就来上报,说是已经顺着流水漂走了,估计活不了。

第二天早朝,宣王跟太史伯阳父说起这桩怪事,急着让他算上一卦,占问女婴已死在水中,是不是妖气就能消去。

伯阳父不算倒好,布卦一算,又冒出来一段莫名其妙的卦辞: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桑弓箕袋!

宣王一头雾水,伯阳父倒心里明白,他解释说:“以十二地支来看,羊为未,马为午,哭笑为悲喜之事,应当发生在午未之年。根据我的推算,妖气虽然出了宫,但尚未清除。”

宣王郁闷极了,立马下了两道命令,一是搜查女婴,由大夫杜伯专门督管;二是禁止制造出售桑弓箕袋,由大夫左儒专门督管。

这下子城内城外都闹腾开了,差役们一边张贴布告,四处传令,一边挨家挨户巡查。到了第二天,有一对住在偏僻乡下的夫妻进城来做买卖,女的抱着几个箕草编的箭袋走在前面,男的背着十来把桑木弓远远跟在后面。这女的正往城门口赶,被市政管理官当面撞见,大喝一声:“拿下!”差役们七手八脚上来就捆,那男的机灵,一看不妙,抛下桑弓飞跑,转眼不见了踪影。差役用锁链锁着这女的,连同桑弓箕袋,一齐押送到大夫左儒那里。左儒一看,桑弓箕袋一样不缺,太史说女人为祸,女人也已经抓到,正好人赃并获,也就不再节外生枝,直接回去复了命。宣王心一宽,下令处斩了这女的,又在集市上烧毁了桑弓箕袋,让百姓引以为戒。

再说这卖桑木弓的男的,牵挂着老婆,偷偷摸摸到处打听她的下落,后来才知道被宣王以制卖违禁品的名义处斩了,不由悲痛难忍,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不知不觉来到了清水河边。远远望见河面上一群鸟儿聚集不去,边飞边鸣,心里觉得奇怪,就走近前去,发现水里漂着一个草包,隐隐约约有婴儿的哭声。他赶紧捞上来解开看,发现是一个女娃娃,粉雕玉琢,长得挺可爱,脑子就琢磨起来:这女婴有飞鸟护身,一定是大富大贵之人,家里正好缺个孩子,将来养大成人,也能指望得上。打定了主意,他找了件布衫包起女婴,抱在怀里,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一路往褒城去投奔了老相识。

自从杀了卖桑弓箕袋的妇人,宣王认为童谣之言已经应验,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时光飞逝,转眼过了三年,到了祭祀的日子。宣王夜里睡在斋宫里,寂静无人,恍恍惚惚看见一个美貌女子,从西方冉冉而来,如入无人之境,一直走到太庙中,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不慌不忙地把供在案上的七代祖宗牌位一起捆了,望东而去。宣王起身追赶,忽然惊醒,发现原来是一场梦。第二天,宣王密召太史伯阳父过来,把梦中所见告诉了他。

伯阳父听后,想了一想,说:“三年前童谣之语,宣王您还没忘吧?女人之祸,妖气未除,悲喜哭笑,跟这梦分毫不差呀。”宣王问:“当初不是已经杀了一个卖桑弓箕袋的妇人,难道还没消除谶语吗?”伯阳父说:“一个无足轻重的村妇而已,跟气数沾不上边!”

宣王这才想起三年前,曾命令大夫杜伯督查寻访女婴的下落,至今毫无音讯,就发了脾气,找来杜伯质问。杜伯没办法,回道:“当年我亲自带人寻访未有所获,但左儒抓到并处斩了妖妇,我以为童谣已经应验,恐怕无休无止搜索下去,会惊扰到百姓,所以到此为止,不再行动。”宣王大怒:“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及时上奏?分明是怠慢王命,自作主张!如此不忠之臣,押出朝门,斩首示众!”吓得百官面如土色。

这时候,忽然从文班中走出一位官员,拉住杜伯的袖子,连声说:“不可,不可!”原来是杜伯的好友,大夫左儒。

左儒叩头说:“我听说尧帝的时候,发过九年大水,成汤的时候,遭过七年大旱,这都不妨碍他们成为圣君。天灾尚且无妨,妖女又有何惧?大王要是杀了杜伯,恐怕百姓到处传播谣言,夷狄就会起轻慢之心。请恕杜伯之罪!”

宣王说:“你为了朋友违抗我的命令,是重友轻君。”

左儒说:“君是友非,那就应当顺从君王;友是君非,则应当顺从友人。杜伯罪不当杀,大王要是杀他,天下人必定认为您是个昏君。我如果不能劝谏,天下人必定认为我作为臣子不忠。如果您非杀杜伯不可,我请与杜伯一起死。”

居然批评他杀错了,这下可把宣王的逆反心理给激发出来了。他气血上涌,大喝道:“我杀杜伯,如除野草,要你费什么口舌?快斩!” 武士就将杜伯推出朝门斩了。

左儒回到家中,自刎而死。

第二天,宣王听说了左儒自刎的事,心里对昨天的过激行为感到后悔,对杜伯与左儒之死也产生了愧疚。夜里做噩梦,梦见二人怒斥他为无道昏君,不修德政,枉杀无辜,用赤箭射他的心窝。

自此以后,宣王心惊肉跳,精神不济,没过多久就生病死了。

周宣王捉妖的故事结束了,但那个女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她将在周幽王时代登上历史的舞台。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 读书随笔|周宣王:风起青萍之末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奇书,因为东周列国之事本是天地间一个奇局,许多人物又有着许多传奇之事。全书开篇《周宣王闻谣...

  • 说文解字之【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一词最早出自《东周列国志》。 西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病了,大臣们就在讨论,大王为何会生病甚至牵扯到了鬼神之...

  • 春秋战国

    东周列国大事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犬戎攻打,他的儿子周平王从西周(陕西)迁到东周(洛阳)。 春秋(约公元前770年~...

  • 老连环画封面欣赏

    旅伴连环画丛书 东周列国故事

  • (自翻)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东周列国志:绣像珍藏本:全2册/(明)冯梦龙著;蔡元放改编岳麓书社,201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周宣王闻谣轻杀...

  • 东周列国故事之二~掘地孝母学会淡定_c9c02018-09

    东周列国故事之二~掘地孝母东周列国故事之二~掘地孝母 学会淡定_c9c0 2018-09-05 11:07 · 字...

  • 汤小团1 2020-10-21

    今天我看完了汤小团第一本儿书。里面大概讲的是汤小团进入东周列国是书里的第一。讲的是周幽王的周国灭亡的故事。...

  • 东周列国诗

    序:余自幼喜读史,尤爱东周之事。今小生不才,谨作此诗,以记怀古人之事。 宣王轻杀中兴荒,周幽重色基业丧。 ...

  • 【目录】《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1.《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1) 2.《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2) 3.《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3) 4.《东周列...

  • 东周列国诗

    余自幼喜读史,尤爱东周之事。今小生不才,谨作此诗,以记怀古人之事。 宣王轻杀中兴荒,周幽重色基业丧。 平王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周列国故事001 周宣王捉妖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l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