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张亮的书。以前看过电子版,这次买了纸质版。
用了很多天看完,边看边做了读书笔记。
2016-01-19 第一章的最后有两个问题
盛大内部有一句名言:“产品不足运营补。”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如果你认为有道理,那么什么样的产品适用于这句话,什么样的产品不适用与这句话?
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于内容运营类的产品(比如社区类产品,知识问答类产品),运营是重中之重,产品初期的一些不足,确实可以运营人员的努力而补救的。
就像书里所说:“永远不要奢望可以对一个一无是处的产品进行运营,更别幻想通过运营让这样的产品起死回生甚至走向成功。”对于一个一无是处的产品,运营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呀。另外一些以技术支持作为定位的产品运营也不一定能够弥补产品的缺陷。比如智能机器人一类的产品,其核心还是要将产品功能打磨好。
——————————————————————————————————————————
另外,对大神在“假如你是一个实习生”这部分所写的想法不能认同更多。只要用心,绝对可以有收获。
同时引用《零售的哲学》(铃木敏文著)书中的一段话,作为这部分的延伸:
p47 置身信息中
比起收集信息,如何运营信息才是关键所在。
凡是若只注重眼前,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在获得信息后,进一步研究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及时应对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让企业保持稳步的成长。反之,一旦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将被越拉越大,即使事后亡羊补牢也很难迅速让经营返回正轨。
2016-01-20 运营是个筐,那么里面都装了啥?
看到大神讲运营人,不禁想起前一阵因张小龙又被常常提及的贝索斯在普林斯顿的演讲。很喜欢其中所传递的想法: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2016-01-21 内容运营,你的用户爽了吗?
看到书中写的知乎的案例。
不由得想分析一下最近超爱的内容运营类app——简书
在简书里,写内容爽,看内容更爽!
今天先来分析一篇文章被推送的过程,也就是内容到哪里去的过程。
写完文章后,怎样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首页投稿
首页投稿真的很有诱惑力:作者的文章只要入选首页投稿,就肯定能被推上首页,简书会持续不断的将高点击的内容推向更重要的位置以及更多的渠道。点击量有时能翻10倍或更多。动动手指就能投稿,顶多是被拒绝,为什么不投?投了!
其他专栏投稿
其他专栏(类似于一个订阅号)据观察分为两种,一种是简书运营人员联合在某一领域有影响力有撰写性的用户一起维护的专栏,往往这样的专栏关注者非常多。另外一种是用户运营的专栏,其中也不乏运营很好者。入选以上这两种专栏点击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无论用户的内容流向以上哪个方向,尤其是首页投稿以及高人气专栏,在接下来的1-2天里,都会为文章带来持续不断的点赞、评论、以及被其他专栏收录。这对内容创作者是极大的鼓励。
呜呜呜电脑要没电了,先写到这里。明天接着写。
放两篇在简书上看到的很喜欢的文章:
《冷启动》http://www.jianshu.com/p/2bf81f6ac3f8
《浅说赞》http://www.jianshu.com/p/6ca369aa4708
2016-01-21 内容运营——如何选择推送渠道
一、 推送选择标准:
优选考虑渠道是否覆盖推送对象。都说EDM大有可为,国外也经常介绍电子邮件作为内容营销的重要渠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但是,是否采用,还是要看你的用户是否使用这个渠道。
推送内容的时效性。
二、推送渠道选择的依据:
历史推送数据。
竞品选择的渠道。
用户兴趣点所涉及的渠道。
2016-01-22 数数运营内容时踩过的坑
终于把第三章看完了,结合书中的内容,总结下自己踩过的坑。
去年3月左右我接手了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工作,今天先来谈谈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运营时踩过的坑。
1.定位了用户,到底输出啥
我们是一家做客户体验测量和提升咨询业务的咨询公司。
我对公众号用户的定位,就是对客户体验这一大话题感兴趣的人,行业不限,在公司中的职位等级不限。
一开始根据这个大方向,我将客户体验相关的内容作了细分,从业务角度来看,会包括服务、数据分析、营销、忠诚度等等。然后就按照细分的这些模块开始准备内容了。
然而这正好犯了那个“给用户看的是我们想告诉他们的,却不是用户真正想看的!“的错。运营了段时间,效果真的不咋样。因为按照业务区分的内容能打动的人群相差很多。看服务的,基本上不看营销的,看营销的基本上不看服务。为这个事情迷茫了半天。
后来就开始了一段试错的时间,降低过内容的专业程度,发过跟客户体验没关的内容(比如如何做ppt一类的)等等。在试错过程中,通过公众号数据的分析(之前看张亮老师的公众号中推过公众号数据分析的方法,很好用),总算抓到点规律。
后来在看了《服务设计微日记》之后,终于被点醒了!
虽然客户体验是多门业务的综合,但并不非要拆开来按照最小的业务颗粒度来表达。一个综合性的案例更加能够让大家体会到客户体验的奥妙吧,而且案例的可读性更高。其实在现实中提升客户体验也并非单靠那个部门就能完成的。
将订阅号中的内容调整成以案例为主的内容后,数据果然好看了不少!
2.要不要护城河?
我们计划运营一个针对企业中的业务人员的数据分析在线系列课程。前期想为课程做个铺垫,做个微信群分享。为了吸引人关注,分享的主题中加了“在大数据背景下”几个字,对群的邀请机制也没做过多要求。殊不知来的人比我们预想的多了3倍,然后有些完全是为了大数据来的,根本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心塞啊!
这个问题我们还在补坑中....现在想来护城河很重要啊!而且我们这个活动做的确实有问题,在看完第四章后再总结吧。
2016-01-26 基于善良与美
可能是看了今天和菜头的文章,突然有感而发,无关乎书,写写自己想说的。
无论是做产品还是运营,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真的想让用户绑定个人信息啊!强制绑定?先注册再进首页?
真的想涨粉啊!发红包涨粉丝,大不了一部分领了红吧取消关注也无所谓?
想想还是最好不要这样吧。(虽然有的产品说要做成邀请制,先注册再进首页。但是像知乎那样的产品越来越少了,目前还没有遇到是我发自内心想赶紧注册了进去看看的。)
再来聊聊刚刚微信的发红包看照片,我发红包的基本上都是平时要好的朋友,并不是为了看爆照,大家平时都那么熟了啥没看过。发红包看照片完全是出于对平时的感谢,这样的一份超小的情谊,有趣,收的开心,作为发的也开心。
基于善良与美,不管是产品还是运营,愿以后尽量不违背心中的原则。
2016-01-27 也聊聊社区
大家说miui论坛成就了最初的小米,除了手机厂商甚至是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也都纷纷想打造自己的论坛或者是社区,期盼着也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但是难道只要企业服了社区这颗药,就能迸发出新的活力,提升客户忠诚度吗?让用户全情投入到位企业组织的活动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真的需要依靠社区吗?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小改动带来的大不同
格利是迈斯沃克软件有限公司的软件设计师,著名的MATLAB软件就是这个公司研发的,该软件被数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于解决极为复杂的计算问题,其复杂程度让大多数人瞠目结舌。
1999年,公司决定举办一个程序设计竞赛。之前的竞赛都是通过邮件进行的,但评选获胜的参赛程序是一项繁杂而乏味的工作。因此格利建议,再举办一个网上竞赛,对这些程序进行实时评级。公司的目标是:"为MATLAB用户提供一些娱乐活动,同时鼓励大家就优秀的程序相互交流。"从人们开始使用电脑之日起,编程竞赛已经成为黑客文化的一部分,原因是:竞赛让技术的提高过程变得像游戏。早在20世纪70年代,大学的计算机系就开始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而一些曰常生活中的比赛出现得更早。迈斯沃克公司正在重新发扬这种令人尊敬的传统。
乍看之下,格利的建议和传统的方式如出一辙。选手要解决的问题被称作"销售员路线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典问题:假设一个销售员要走过N座城市,选手要找出一个包含所有给定城市的路程最短的环路。参与者可以提交算法,或者计算机代码,通过一些步骤来引导销售员。比赛在10天后结束,谁的代码最有效率,谁就是获胜者。但是,格利加了一点小小的改动:为了创造出更好的方案,比赛允许参赛者"借鉴"他人的代码——每个方案在提交后,会很快被打分、排名,然后公布在网页上,其他选手都能看到全部的程序代码。他们可以把最好的代码剪切、粘贴,然后加入一些改动重新提交,即使这类改动很小也没问题。如果这种微调能让代码变得更好,那么即使这位选手只改动了几行,他的排名也能上升到第一位。格利说,结果和实际的软件研发过程像极了。"在一个办公室,很多研发人员聚在一起,如果一个人解决了某个问题,大家会围拢在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做的,然后恍然大悟似的感叹,再把这个方法加入他们自己的代码中。"他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误,是关于托马斯·爱迪生的,人们认为这个聪明的人会带我们走出困境,当他走进房间,出来后就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实际上,他的大多数突破都是集体努力的成果。格利说:"我想要举办一个竞赛,更好地模拟人们的创意遍布全球的真正方式。"有一点要说明,与其说MATLAB的竞赛是一个众包的例子,不如说它证明了众包如此有效的原理。
这种对抄袭的鼓励不但没有离间MATLAB的用户,反而让他们前所未有地着迷于自己的工作。来自爱尔兰的选手内森写信给格利说,在最后准备提交代码之前,他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为这种情况感到苦恼。那些最投入的选手们,为了拔得头筹推迟了假期,有的还逃课,甚至抱病参加比赛。格利称MATLAB的竞赛为"上瘾的合作"。"某个程序员为了修改一个目前获胜的优秀代码,会花一整晚的时间。然后某个人跟上,再做些微调,接着,他们成了第一。而当初那个程序员也许会想:'这个混蛋!他不过是通过复制我的代码把我踢出局而已。'所以,第一个程序员为了夺回第一的宝座,继续在这个已经改进过的程序上再加入一些改动。"格利说,"比赛的最终目标不是获胜,而是想出一个让其他所有选手大开眼界的绝妙改动,这就像是一个以声誉为基础的追分系统。"然而,MATLAB的不同凡响之处,不在于它激发了这股热潮,而在于这10天里,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被公众随意反复使用,结果这10天的喧嚣被证明是一种解决问题极其有效的方法。
所以说想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去做一件事不一定用社区。关键是给用户创造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大家志同道合,大家有共同语音,文化水平在一定的基准之上,同时这个场景为创新者准备了一定的架构支持,这个支撑包括规则、用户间的沟通方式等等。不过社区往往具备了以上这个场景的条件。
另外一个问题,社区一定要游戏化吗?
先来看看什么叫游戏化,游戏化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游戏化思维,是一种理念。至于积分、勋章、点数、排号不过是游戏化中最常用的手段。
关于这方面推荐知乎《游戏化是否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Felania Liu相关的回答。Felania是游戏化这方面的达人,人也超nice。同时如果感兴趣还推荐看《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书作为入门还不错。
如何运用的好游戏化,给用户创造一个沉浸式的场景,让用户乐在其中,我想更多是需要运营者的创造力。
在推荐一个游戏化的案例:
微软与语言质量检查游戏
在这场语言质量检查游戏(Language Quality Ga-me)中,史密斯的研究小组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微软员工,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检查Windows 7对话框中的错误。只要他们能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积分。根据他们表现的优异程度和积分的高低,还会有一个积分排行榜。为了确保这些“玩家”不通过随意点击屏幕赚取积分,研究小组还故意在系统里设置了简单的错误和明显的误译。
而且这个游戏的评分系统以个人所在地区的整体表现为基准,以此鼓励团队合作一起来“找茬儿”。这个语言质量检查游戏为参与人员创造了有力的竞争机制。如果所在地的员工想要获胜,自然希望自己检测的语言版本能胜出。微软日本分公司就给员工放了一天假,鼓励大家“专职”给系统“找茬儿”。结果,日本分公司荣登微软各地区“找茬儿”排行榜榜首,有大约4 500位参与者查看了超过50万个Windows 7的对话框,记录并报告了6 700处系统误差,使得数百个错误得以及时修复。他们所做的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职责所在,更为可贵的是,大多数人觉得这一过程是令人愉悦的,甚至让人有些上瘾。
(⊙o⊙)…今天就先写到这吧,好像有点聊跑题了......
2016-01-28 一个问题+数据分析脑图
在以前的微社区(基于微信入口的,还有app里的社区模块)运营中,我们的做法是先设置几个话题标签,根据话题标签会组织一些官方的活动或者组织一些内容,在运营一段时间后,看用户参与情况再考虑对用户开放设置话题的权限。一方面是出于对社区内容走向的引导,另外一方面是出于节省技术开发时间的考虑。
最近体验了携程里的社区功能,挺有意思的,在发布内容后系统会自动根据内容生成话题标签。不过我了解他们对于这块也是做了很久的内容运营后(应该是利用蝉游记这个产品)才有这样的效果。
但是最近看的一些资料中有提到过,其实预设的话题往往不能满足用户,同时还会减弱用户的兴趣。是不是应该在一开始就对用户开放设置话题标签的权限呢?
然后是数据分析部分的脑图笔记了。
2016-01-29 社区的话题设置
昨天写到一个最近一直在纠结的社区话题设置问题,想来想去也没什么思路,决定将平时关注的内容型app和社区的话题设置情况总结一下,也许会有些帮助。
1. 简书
网页
移动端
无论是网页还是移动端,简书引导用户去阅读的首先还是官方维护的话题。新用户进入后通过发现(或文章)能够迅速了解产品的调性,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另外一方面引导用户关注专题,能够很好的了解用户的兴趣点黏住用户。对于老用户,关注或专题类似于订阅,也很吸引人。至于专题的维护,在前几天的打卡中有提到一些,也十分值得借鉴。
2.小红书
首页
点击首页个人标记的话题标签,会跳转至官方维护的话题中。
发现页
小红书是针对年轻女性用户的海淘分享、购物app。一开始app并未太突出购物的模块,而是着力打造一个女孩子对心爱的、得意的海淘物品的分享平台。女孩儿买东西五花八门,让用户自己打标签,运营人员再根据标签总结出较为固定的话题标签作为引导,方法很好,也十分符合平台内容的特性,不过这确实很考验系统和运营。
3.携程
携程的社区是我最近关注的一个社区,感觉优劣参半。
先说劣,做的入口太深了,不留心根本找不到啊。首页进去,先是模块选择,真正的内容得到更深一层才能看到。
再说优,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我尝试发了一个帖子,系统自动为我的帖子打上了两个标签,发了之后就没再关注,然后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收到了携程的推送邮件,提醒我有人回答了我的社区问题,点开一看,回答的超认真。忍不住又去了社区。进去之后发现,不止一个人回答了我的问题,携程给我推送的是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判断的优质内容。这个推荐机制和唤回机制很有趣,还在研究中。
综合看来,目前看到的除了小红书这样以图片作为内容主导的产品,看上去还是官方维护话题主导效果更好些。不过这些话题也是源于用户的行为数据的。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动线十分重要。
2016-01-30 教育用户还是贴近用户?
1.什么是教育用户?
对用户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是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参与运营。教育用户就是培养用户的习惯。
2.什么情况下需要教育用户?
产品大改版,很多功能发生了改变。
产品没有大改版,但增加了新功能。
产品未改变,但是运营端调整了机制、新增了活动。
新人进入,产品功能又比较不同于同类产品。
老用户回归,产品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前段时间正好看了一个关于教育用户方便的文章,感觉有点意思。(*^__^*)
如何做用户教育?
作者:邹剑波Kant
做产品设计的这几年,之前一直以为,用户教育,培养用户认知,只能通过产品设计。
1,用已有的经验,认知去击中
关于用户教育,我最多,也是最初的思考就是利用用户的已有经验。对于此前已有类似产品的时候,抄袭是一个简单有效(但面上无光)的做法,而对于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产品,就需利用用户的线下经验(还有潜意识)我有一篇几年前的文章说的就是这点(http://kant.cc/post467.html,突然觉得这篇文章有些价值,明天把它也发出来)。
2,交互层面的用户教育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一进app就弹框提示,就覆盖界面给你来一些指引,有的适合有N多指引,这特别2。交互层面,最好的用户教育就是没有教育。平台规范最好是不需要用户解释的,或者看一眼就知道,Android Design一直就有这个问题,一方面别人不用,另一方面用了,也没法看一眼就知道,就记住。不过近版的Material Design相对改善了这些问题。
3,用钱砸
这是最近深有感触的一点。前段时间和一个投资人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许多时候用户不一定用他(原本应该)最适合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产品在有需要时,可以去迫使他。他举的例子特别形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大致改编一下就是,一个拿到非常多钱的做手套的公司(当然这个条件首先不会存在),告诉你用手套抓饭吃不用筷子吃饭,给你200块。1年以后大家都不习惯用筷子吃饭了。还有一个例子是现在,滴滴打车强行用补贴,养成了我身边许多人即使在没补贴情况下也会先叫车再出门的习惯。
4,用量砸
除了用钱砸,还有一个粗暴的办法是用量砸。比如一个国民应用,强行你对一件事情或一个操作的认知,让你每天都操作几次,你很快就会像狗一样,我的意思是你很快就会像条件反射那样习惯起来。扫一扫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基本上,没有办法逃出这4点了,你还有补充或者什么优秀的例子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