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弱与坚韧
人是容易接受身体的虚弱,而难以接受心灵的虚弱。因为我们把身体视为了一个生理体,好像是“我”之外的东西;而心灵就是“我”,所以心灵的虚弱会让我们觉得,“我”是虚弱的、差劲的,因而会有羞耻感。
很多人抗拒找心理咨询师,就是因为这种羞耻感。觉得找心理咨询师,就证明了自体的虚弱,就像是一个心灵虚弱的人,在向心灵强大的人找依靠。然而我认为,这也是从自恋走向依恋的开始。
有一次,我和一个合作伙伴聊天。聊天时发现,他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和能力很强的人合作,比如他每次请我去讲课,都是硬着头皮请的,按照他的本性,他会选一堆没什么影响力的老师去讲课。虽然请我的话,效果好,但他会不自在。
我和他深谈下去,看到了非常简单的真相:看上去非常谦虚低调的他,一样是深度自恋的。当他和他认为的强人们一起时,就衬托了他自身的虚弱,这会让他非常不舒服,这份不舒服最终表现为不自在;而和他认为的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在一起,就衬托不出他自身的虚弱,他就不必面对这种让他难受的感觉了。
和自体的虚弱相对应的,并非是自体的强大,而是自体的坚韧。就像我们今天讲的几个故事,当我们追求强大感时,常常就是为了逃避自我虚弱感。自体的坚韧就是,强也可以,弱也可以,不管强的感觉和弱的感觉如何侵袭自己,自己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那就是“我能行,我能基本掌控我的人生”,即便当我彻底不能掌控我的人生时,我仍然知道失控背后并非死亡,并非深渊,而是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力量,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之外的。
就像米尔顿·艾瑞克森,他在17岁得了脊髓灰质炎而全身瘫痪时,他仍然有空间去思考,医生们对妈妈说他活不下去了,这是糟糕的催眠,而他还能积极面对全身瘫痪的可怕打击,并能对医生们给以嘲笑,后来他还找到了让自己身体重新站起来的方法,最终由此发展出了他的催眠治疗方法。
我们之所以难以面对自体的虚弱,既是因为这会带给自己“我很差劲”的羞耻感,更是因为我们担心,当我们自己虚弱时,外界毁灭性的力量,会消灭掉我们。所以艾瑞克森的关键,是即便在全身瘫痪,他的内在心灵中仍然有很强的生能量,这是他自体坚韧的关键。
由此可以说,自体坚韧就是信任自己内在的生能量,或者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这份生能量都能保持着连续,而不会被切断。一个人内在的生能量的连续保持能力,就是自体的坚韧。
了解了艾瑞克森家族后,我觉得他们都有这份韧劲。艾瑞克森的父亲,也是在17岁时离家出走,买了最远的一张车票,下车后就去找工作,见到一个农场主说,难道你不需要像我这么能干的小伙子吗?于是就被雇佣了。
在这个农场干了一年,爱上了农场主的女儿,去求婚的时候,女孩给了他一个手套。按照当地习俗,给一个手套是拒绝,给一双手套是答应。他难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去找女孩说,你肯定搞错了,你应该给我一双手套的。又过了一年,女孩真的给了他一双手套。
缺乏坚韧时,我们需要去面对自体的虚弱,不然容易有各种自我欺骗。例如我们会把软弱当做善良,因为对自己说“我很善良所以受伤”时,要比意识到“我很虚弱所以被欺负”,更容易面对。前者会保留住“我很好”的自我良好感,而后者会让人觉得“我不够好”。
——武志红《情感11 |自体的虚弱与坚韧》
技能培养:刻意练习的黄金法则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了刻意练习法则,这个法则的核心观点是:不论你在什么行业或领域,专家级水平都是可以逐渐训练出来的。练习者想要达到有效进步,关键是要找到一系列任务,然后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它们,这些小任务必须是练习者正好不会做,但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的。
刻意练习法则如今已被广泛接受,不过也产生了很多误读。艾利克森说,很多同类书都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只要有诚心的渴望,下功夫去做,就会有所改善,也就是持续努力就会达到目标。然而在艾利克森看来,这种解读是错的,“投入足够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练习,才能有所进步,别无他法。”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介绍了刻意练习的5个黄金法则:
第一,你想通过刻意练习去培养的技能,应该已经有专家知道该怎么做,并总结出了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
第二,刻意练习只有在你跨出舒适圈之后才会奏效。这需要你不断尝试、突破现阶段的技能水准。你几乎得倾尽全力,所以往往不会太有乐趣。
第三,刻意练习必须要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不能只设定出一个模糊的改善目标。
第四,刻意练习需要“刻意”进行,也就是必须全神贯注,有意识地行动。仅仅遵从专家或教练的指导还不够,需要你专注于练习的具体目标,并适时调整。
第五,刻意练习中也包含意见回馈,根据这些回馈,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些反馈最初会来自你身边的人,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累积,你要学会自我监督,察觉到错误后进行调整。
——李翔知识内参
很多时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
孙子兵法很多内容都体现了等待的重要性,很多时候,等待比进攻更重要。
【案例】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个人讨论如何让一只鸟叫,织田信长说:“不叫就把它杀了,看它叫不叫。”丰臣秀吉说:“不用杀,叫就给点奖励,不叫就给点惩罚,这样肯定会叫的。”最后问到德川家康有什么好办法,德川家康就慢悠悠地说:“什么都不用做,等着就行了,它是一只鸟,早晚会叫的。”
三个人里面,德川家康作战不一定最勇猛,但最有耐心、最能等。结果就是,德川家康活的时间最长,而且最终统一了日本。
【案例】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先管好自己,把自己防守得严严实实的,摆出一个不可战胜的形,然后再等待时机,攻击敌人。你自己能不能被打败,那是你的事,别人能不能被打败,那得看他们有没有给你机会,有没有失误。如果别人是无懈可击的,那我们是没有办法取胜的,这时候能做什么呢?只有等。等什么呢?等对方失误,等待形势变化。
【案例】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跟敌人相比,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就应该老老实实防守;等到自己有余力,而且有很多余力的时候,再发动压倒性的进攻。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张凯解读
《幸福的流失》| 安江解读
关于作者
罗伯特·莱恩,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莱恩在耶鲁大学执教近50年,曾经担任过美国政治学协会及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主席,在国际政治心理学领域颇具影响力。1994年,美国政治学协会专门设立“罗伯特·莱恩奖”,颁给当年度最佳的政治心理学著作,2001年的获奖作品正是本书,该书也是极少数从政治领域研究幸福的著作。
关于本书
罗伯特·莱恩从西方发达社会中抑郁症多发、民主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等现象着手,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理论研究,为我们破解了幸福这个人类永恒命题与金钱、市场、民主的关系,对一些传统的幸福观念发起了挑战。他还在书中指出,幸福不能通过物质财富这些外在目标而获得,警醒人们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以牺牲情谊为代价。
核心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产生幸福的源泉,对家庭和朋友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强烈。但情谊不是商品,无法进行买卖。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亲密关系的缺失已经成为损毁情谊的最大杀手,导致幸福在不断流失,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是人类永恒的问题。
一、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金钱与幸福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有点类似经济学领域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收入在一定水平之下,金钱能够买到幸福;当收入达到一定高度后,金钱对幸福的购买力就会越来越小,并最终消失。
一项关于金钱对幸福的购买力的研究指出,个人和社会变得富有之后,幸福的标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比如,当人们满足了“食物和居所”这些基本需求之后,就有可能产生“尊敬和身份”这些更高形态的社会需求。但是,公平感 、自我掌控感、社会尊重等跟金钱的关系都不大。就拿公平感来说,它对幸福感的贡献很大,而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别人对你的态度,跟金钱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比如,从1940年到199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000美元增加到20000美元,但感觉“非常幸福”的人群比例却在逐年下降。研究者将1972-1994年期间人们对婚姻、工作、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等领域的满意度数据进行匹配后发现,尽管这段时间经济快速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仍然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
二、市场与民主不能提升幸福感
1. 高度市场化下的不幸福
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金钱可以主宰一切事物,就连人的价值也能够用金钱来衡量。这种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助长了不幸的发生,比如,物质主义者把金钱当成人生最大的目标,容易受到外力操控,对金钱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为钱工作的人只关心结果,缺少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更容易变得焦虑;物质主义者往往制定过高的财富标准,导致自我效能低下,缺少活力,不善于社交,容易变得消极。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过度追求物质不会幸福;抑郁会导致离群索居;疏远他人会感到更加孤独。
在市场机制中,人还被当成了一种生产要素,随时会被替代面临失业,而失业与抑郁症、精神失常等联系紧密。市场过分追求效率导致分工越来越细,压力越来越高,并且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变成了竞争关系。
2. 西方民主制度不能取信于民
西方民主决策满足的往往不是“需求”而是“要求”,政府优先满足的是某些利益团体的要求,而不是民众的需求。这种民主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越来越不信任政府,觉得政府并不关心自己,自己对政府也没有任何影响力。由于充满各种利益诉求,民主制度的运作程序也越来越复杂,甚至走到了失控的边缘,甚至连修改宪法都变成了漫长的博弈过程。
得到 APP 里有一本《理性选民的神话》提到了西方的民众可能并不了解政治是怎么一回事,谁讲的故事好就投票给谁。这种缺乏理性分析的投票结果,不太可能选出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政府。一项从1964年开始的调查显示,当美国人被问到政府是为少数人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运作时,回答少数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三、幸福的来源是情谊
情谊对幸福的重要性可以分别从神学、进化论、社会科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比如,在西方神话中,上帝为提出需要“情谊”的亚当创造了夏娃这个同伴。又如,几乎所有的灵长类动物都喜欢群居。再如,在一项关于“是什么给予了你每天最大的满足和快乐”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庭活动,然后是电视、朋友、音乐、阅读等等。
情谊由广度和深度两个重要的维度构成。广度可以用对父母、亲戚、兄弟姐妹、邻居、朋友的上门拜访模式来体现,深度往往体现在家庭、朋友关系的热情和亲密程度上。在现代社会,打电话或上网聊天的方式逐渐代替了上门拜访,信任缺失也在破坏和淡化家庭、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导致情谊的品质下降及幸福的流失。
从1960年到1993年,美国的日均电话量由2.25亿次激增到了106.65亿次。当被问到“你是否认为大多数人一有机会就会利用你”时,觉得“不会”的人从20世纪70年代的61%下降到了90年代早期的56%。
金句
1. 金钱与幸福之间表现出一种边际递减效应。在一定水平之下,钱能够买到幸福;越过一定的水平线之后,钱对幸福的购买力就越来越小了。
2. 抑郁或不幸其实都是因为缺少情感支持,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否获得幸福。
3. 婚姻稳固、家庭融洽、邻里和睦、朋友交心,都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主要原因。
4. 要让民众感到幸福,就要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消耗民众的信任,更不要以牺牲亲情与友情为代价。
5. 决定幸福的情谊关系不是商品,无法进行买卖,我们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它的品质。
吴敬琏:对“实践出真知”的误解
认识论
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书《改革大道行思录》入选了新京报·腾讯评选的2017年度“十大好书”。在颁奖典礼上,88岁的吴敬琏说,他认为,我们始终在认识论上存在一个问题,对“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有误解。
吴敬琏说:“我同意人类所有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可是,这里把人类的整体和个体混在一起了。对人类(整体)来说,知识、思想是从实践来的。但每一个个体不是这样,每一个个体(需要)通过学习,去掌握他人、祖祖辈辈实践中所取得的知识。人类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就是语言,而有语言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是亲践亲知。这叫做思而不学,思而不学就会变得迷盲、无所适从。”因此,只有行动和思考也不够,还需要学习。
总之,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所有的知识都从实践中得来,但是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得其他人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再去实践一遍。这可以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是像商业这样典型的依赖实践的领域,为什么也需要学习,无论是上商学院还是读书。
——李翔知识内参
方法:用户调查,五个就好?
产品
一个真正的用户的反馈,要胜过很多专家意见。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哈利·波特系列图书被发掘出来的过程。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出版之前,已经被八家出版社拒绝过。这八家出版社都找了儿童图书领域的专家来审读过稿子。
第九家出版社的首版也只印了500册。这个出版商名叫奈杰尔·牛顿(Nigel Newton)。他把样稿的一部分带回家。然后被自己八岁的女儿拿去看了。谁知道过了一个小时,他女儿就跑过来跟他说:“爸爸,这本书真的好好看啊。”然后缠着他要剩下的稿子。
牛顿被女儿打动,于是跟作者JK罗琳签了500册的合同。
只观察一个用户的反馈可能有点极端。在《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5天内完成产品迭代》中,谷歌的风险投资部门谷歌风投主张,采访五位目标用户,在一个小范围内完成产品测试,就足以得出有分量的结果。
这个数字是由用户研究专家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提出来的。他的职业生涯里对成千上万个用户做过调查采访。久而久之,这个问题自然就出现了:每一次对一个新产品,究竟要采访多少个用户,才能得到有效数据?
出现这个疑问很正常。因为用户调查一定也遵循倒U型曲线这个规律,到了一个峰值之后,效果就开始下降。尼尔森在分析了83项产品研究,每一项产品研究做得用户访谈数量不同,他得出的结论是:85%的问题在采访五个人之后就能被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做更多的用户测试,并不能发现更多问题,只是在增加工作量而已。
“发现问题的数量很快就达到了收益递减点,在同一个研究中,参与人数超过五个人,额外收获就很少了;投资回报率像块石头一样落了地”。尼尔森说。
他的结论是,与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剩下的15%问题,不如先修改85%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再做下一轮测试。
——李翔知识内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