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0月13日。
坐标:湖南,某市,某某菜市场。
人物:猪肉贩子,顾客。
乌云微微积沉,天空似乎随时要泣下眼泪。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涌向菜市场。大抵中国所有的菜市场皆是如此,人流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
顾客 (走到猪肉摊前)你这猪肉怎么卖的?
猪肉贩子 (懒洋洋的)35块钱一斤。
顾客 (被吓了一跳)这么贵?五块钱的肉能称吗?
猪肉贩子 (不屑)五块钱?十块钱都只有一点点,你还是去买小菜吧。
顾客 (悻悻然)看不起谁呢?不都是说猪肉吃多了不好吗?我是吃不起肉的人吗?我开的可是三四十万的车。
顾客说完后,握紧自己车钥匙,转身朝停放在一旁的宝马车走去。只留下猪肉贩子茫然的眼神。在他的脑海里,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开宝马车的人怎么会买不起猪肉?
要弄清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得先从资本主义制度说起。
资本主义从诞生之初,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掘和创造更多的财富。
正是在这个目的引诱下,资本家用尽各种手段(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扩大生产力。生产出的商品,再拿到市场上销售,获取利润。
这个环节中最难的是哪个环节呢?
是销售。
资本家们早期认为,地球那么大,哪里都能卖。市场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能生产出商品,不愁没人买。所以疯狂压榨劳动人民剩余价值,以求获取最大利润。
但事实上,最最令资本家痛苦的不是有人要买东西,生产不出来;而是东西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
资本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缓解产能过剩带来的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即我们所说的帝国主义。(当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意也是为了向中国销售商品,所以英国方面称之为通商战争。)
蛋糕就那么大,帝国主义又不止一家,都想吃块大蛋糕。谈肯定是谈不妥的,大家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矛盾愈发积累,最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后,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损失惨重。发动“一战”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财富,但战争让人们荒废生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且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力,经济一时之间难以恢复。
而置身于事外的美国,本土未遭受战火,却不断向各个参战国贩卖武器,并在战争快要结束时加入战胜国。既休养了生息,又获取了资金。
所以“一战”结束不久,美国在经历1920年中至1921年末短期经济萧条后,经济开始迅速复苏,并在1923年后走向繁荣。因为这一时期刚好在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的总统任期内,所以史称“柯立芝繁荣”(柯立芝这个名字很好记,谐音磕荔枝)。
在这一时期的美国,当然也像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遇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那美国政府是怎么解决这问题的呢?
自由放任。
没错,就是自由放任政策,如果用我们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类比的话,大致相当于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用西方词汇即“Laissez-Faire”(让他去、让他做、让他走)。
政府将权力交给了市场。
市场上的资本家们其实很清楚,所谓产能过剩,原因在于人们消费动力不足,还有根本就没钱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炫耀性消费(让人有动力)和分期付款赊销(让人有钱)终于站到了历史舞台上。
回到我们的开头。
猪肉贩子所疑惑的问题,答案已经说出来了。
我知道很多人会认为,开头是个编的故事。
开几十万车的人,在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应该算个有钱人了。不至于猪肉一涨价,就吃不起猪肉。
但事实上,确实有开宝马车的吃不起猪肉。
炫耀性消费。本来是上流阶层一种消费行为,他们并不在乎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商品能否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金钱和地位(比如有些人买8848钛金手机)。其实对少数的上层阶级来说,这种消费并无太大的问题。钱如果放在那里不流通的话,市场上反而是一潭死水,从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市场。
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这种消费观点也在无形中影响到中产阶级甚至贫困阶级。
但是他们手里没钱怎么办?
分期付款和赊销应运而生,让所有人都可以消费。
买猪肉的顾客买的宝马车想必就是贷款买来的,而这种消费行为就属于炫耀性消费。
我不否认分期付款和赊销(包括现在的花呗和信用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目前来看,对整个社会也带来不少的消极作用。
所以,猪肉一涨价。我们很多人看起来很有钱,却是真的吃不起猪肉了。
对了,最后还说一下。靠分期付款和赊销支撑起来的“柯立芝繁荣”,过后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萧条”(有兴趣的话下次再讲)。这场风暴开始于美国的金融业,然后波及到整个世界,并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我们不应对未来盲目悲观,却也应当居安思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