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区一号楼三层步梯缓缓下来,绕过六号楼,来到小区广场。她仔细扫视了一下,没见到一个人影,只是凛冽的寒风迎面拂来,浑身打了个冷颤。原想趁几天雨后好天气到室外沐浴暖阳,却被这严冬的丝丝寒意搅得全无美意!
据说浦东近七八年末下过雪,今年例外地在前几天降了一场小雪,骤降的气流拉大了内外的温差,街道上行人明显少了许多,进出菜市场的当家人用围巾把颈部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眼急匆匆的赶路!
她好久没到嘉东花园小区散步了,算起来足有半年之多。这二百多米的路程,她觉得那么遥远,那么难以靠近去活动一下胳膊腿、去跟朋友聊聊天!
—-1—-
这一年不平凡,生命的季节里历经的千般苦痛颠倒了四季的平安!不平静的这一年,她深深地透悟了生命的幸福美好,只在平淡中相守健康的圆满。
她生病了,那种象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病。
六月中旬有几天,她只感觉胃胀、胃疼、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早就计划等他高考结束后陪她作个全面体检,十多年胃病的她感到不能再拖了。在区人民医院胃肠镜室,医生反复比对影像片子,作出了诊断结论“幽门管溃疡性病变”,第三天病理检查报告显示“幽门管、十二指肠球部低分化腺ca,部分呈印戒细胞ca改变”。
抽血化验、加强c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都相互印证了胃病的确信无疑。她说太后悔十多年前刘医生就提醒自己胃溃疡没及时治疗,慢性病积累到今日,攒成了大问题。
他深感内疚这些年没能及时督促她体验和防治,亏欠她几十年为家庭的默默付出,从心里想用什么妥姜的治疗方法,尽全力医治。
他把病情告诉女儿,让她们咨询现代医学这方面医疗手段,也安慰一下母亲一时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带来的焦燥心情。
“来上海治吧,这里医疗设备和医术都比老家好,我们照顾起来更方便”。他放弃了在当地市医院治疗的想法,来到二女儿工作的城市。
——2———
六月十二日,女儿、女婿放下手里的工作带她走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医院座落在绿树掩映之中,矗立在长海路上的门诊大楼威武而壮观。她无暇顾及沿途的美景,跟着女儿缓慢穿行在人流中,挂号、交费、候诊⋯
胃肠外科魏国教授详细查阅了病历报告、观察了胃镜和ct片子。“先化疗两次根据效果,再确定后续治疗方案”。听了专家的意见,我们的心平静了许多,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正蜿蜒伸向远方!
医院里人满为患,住院病人一床难求。好不容易看上病却没有床位,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在门诊化疗,因为被动地等待床位,只会耽误病情医治。
6月29日,实施首次化疗。主治医生张颖一教授给出了初步方案:静脉注射主药“奥沙利泊”,口服主药“替吉奥”,辅助护肝、护胃、消炎、防呕土、防过敏等等,与病毒抗争的战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化疗的副作用使得她浑身无力、恶心呕土、食欲下降。有段时间连续三天几乎滴水未进,无奈之下只好中断化疗,被迫又去长海挂急诊,补水、输营养、打升白针。
体重一天天下降,来自心里和心理的巨大压力几乎让化疗难以继续下去。每当这时,他都会用同室病友们同病魔抗争的励志故事讲给她听,她一次次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两次化疗结束后,张医生说,要对前期疗效作个评估,全面检查身体,符合条件的话要尽快手术,只有手术才是唯一切断坏细胞的有效手段。
真没想到手术的日子来得那么快,张医生说,去总部作手术。这个消息让她心生惊喜,曾经就梦想着这一天的到来;她又心潮不安,诸多的顾虑涌上心头。
八月二十三日,是她终身难忘的日子。要上手术台了,她忽然不觉害怕,宁静而安详地被护工推进手术间。“没事的,睡一觉就好了”!女麻醉师温柔地安慰她的话语至今仿佛还在心头萦绕。不知在想什么,她连一声谢谢都忘了回复。
只有历经脱胎换骨的勇者才更懂得生命的珍贵。住院一周的日子里,每分每秒都将浓缩在她血液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她说,手术不可怕,因为对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充满信心,对护士热情周到的护理十分满意!
—-3—-
手术后经一个多月的康复,虚弱的身子正逐步硬朗,张医生根据术后病理报告说进行八期化疗。
浦东新区、虹口医院、长海医院,她和他轮换往返、不辞坚辛,奔波在化疗的漫漫长路上!
病友们说,胃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保养。因此,营养摄入就成了治病的首项选择,保持肉、蛋、奶均衡,新鲜果蔬合理搭配,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就成了生活的常态。其次,适度运动、积极的心态也是养病的重要环节。
可恨的是,新冠阳性的魔鬼不曾放过她。十二月份,她又染上阳性,原本就赢弱的躯体又一次面临发高烧、咳嗽的洗劫。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严寒的冬天过去必将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回大地。
在女儿女婿的关怀照料下,她的身体明显好转,饮食、运动、心态正处于良性循环阶段。这段时间,只要身体允许,常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还去菜市场买菜,去小区周围散散心。
她热爱生活,渴望春天的到来!在享受大自然花香满园的时候,期待在美好春光里许下的好梦早点实现,因为她坚信只有历经痛楚和磨难的强者,才能事随心愿、梦想成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