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ad226ab31111a279.png)
诗云老师二月底给我们分享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书《相信孩子》。
说实在的,我对这次的分享非常期待,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8月份也要分享苏霍姆林斯基的另一本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所以我需要从诗云老师分享中寻找相同和不同,这样我在后面分享书的时候,可以避免重复。
诗云老师在分享书的开头,首先对作者做了详细的介绍,她甚至还用了视频的形式解读,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铺垫,我们在读书之前首先要研读作者,其次才是内容,当然我有时候也看出版社,这些都是我们选书的重要依据。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7d8b614859654020.jpg)
在诗云老师这次的分享中,我发现她读书是非常用心的,因为她对书中的内容做了最要的筛选,她给我们分享了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借鉴价值的那些故事,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学会辩证分析,我们要分清哪些的我们可以带走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书读出味道,读出学以致用。
每个人的思维和认知是不同的,我想说诗云老师的这次分享简直太棒了,她改不了之前的分享模式,这次她进行了全新的备课,她的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索。
我们英语教学中有一个词叫做“知识结构化”,这个结构化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等等,诗云老师这次把知识结构化用到了读书分享,这也是典型的跨学科学习了,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她最强学习力的证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363b40d0c27f7a3d.jpg)
听诗云老师的分享就像在听故事,她讲书中的故事,然后她又引导我们分享我们自己的故事,当故事遇见故事,我们会发现原来这所有最美的故事都和育人有关,都和培养真正的大写的人有关。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认为学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使他们充分发展,就要提供始终陪伴在孩子左右,研究孩子,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引领他们成为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孩子。
当然我们用逆向思维来问问自己: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会发生什么?当我们会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肯定就知道相信孩子的重要性。
人,最怕的就是被信任,被相信,因为被别人信任是一种可怕的正能输入,这种正能可以让我们充满自信和力量,而不被相信就像是轮胎上的钉子,我们不被相信的次数越多,上面的钉子就越多,自然这个轮胎就会变得越来越漏气,直至完全没有气而瘪下去。
不相信就是否定。最有意思的是,越表扬我们我们越干劲十足,而越否定我们,我们反而不会去逆反,我们反而会顺着否定来成长,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就是这样,你越是说他不行,他越是要证明给你看他就是不行,你越是希望他学习好,他的成绩反而上不去。
诗云老师分享故事的时候,她用了表格图式,这样我们能清晰地指导谁在何时发生了何事,老师应该怎么做,当然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反思自己。
老师不是圣人,我们也会犯错误,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不可能天生就是充满智慧,即便是苏霍姆林斯基这样伟大的教育家,他也为自己的错误而懊悔,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的错误指责自己过多,我们要做的就是反思,我们要尽量避免自己在错误的路上行走太远。
诗云老师特别告诉我们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要在集体面前批评和惩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们要批评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我们必须考虑到孩子的自尊而不是自己批评的酣畅淋漓。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ef13faeb4605bad3.jpg)
诗云老师在讲后设置了两个问题,在问题讨论环节,郝月月老师谈了自己和班上几个调皮孩子的故事,我觉得月月越来越有智慧力了,她用正向的语言引导孩子该怎么做,比如她会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都是上进心很强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等等,她总是能给孩子们最大的正向确认,这是她的管理理念,也是她受学生欢迎的原因。
秋丽老师谈到相信孩子的时候,她说虽然儿子第一次做饭并不理想,但是她还是给了孩子机会,她相信孩子通过这一次的练习一定能获得新的体验和价值感。
对我来说,我相信语言是一种润物细有声的力量,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会“忽悠”学生,而且这份忽悠中一定要有爱和温暖,而且它还必须是一个持续性的动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去影响孩子们。
我们相信孩子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要给孩子正确的确认,让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等待,我们要允许孩子反复,我们要允许孩子再次犯错。所谓的“静待花开”就是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等待的心,我们追求的静,其实也是一种平和和带着相信的等待。
在讨论到惩罚的时候,诗云老师特别指出不要动不动就用惩罚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我们要改造的是孩子的思想而不是行动,或者我们可以用正确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的思想,但不谈思想只是一味地惩罚,这样的教育效果可以说微乎其微。
我不赞成动不动就让学生回家反省,我们可以选择让孩子参加集体劳动或公益活动来“惩罚”孩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改造思想。
总之,诗云老师这次的分享特别棒,现场气氛很是热烈,我们用一本书找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向,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成长。
感恩!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970c8bfe382a78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