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都在校园里度过,没怎么回办公室。由于学生早读课每天七点左右就开始了,我也得早早地赶去。看着学校从早到晚的风景,这也不错!
周二时,我跟总监一组,一个上午拜访了七所学校。不得不感叹效率颇高。
在返回公司的路上,总监突然跟我说:“我很好奇,你一个户口在省会城市的人,怎么会孤身一人到我们这个小城市来工作?最近,我了解了一下你的家庭背景。……………………”
后面就是他讲的关于我家的情况。
当时我是震惊的。因为长辈们经常告诫我:“不能打听别人的年龄,不能打听别人的收入,不能打听别人的感情史,不能打听别人的住址。”
我一直谨慎地遵守着。
这下好,总监这一二三四说得比我记得还清楚。
心里虽然震惊,却也没有表现出来。一一回答了他的提问。
之后,他又提到:“你在办公室写那封人力部要求写给自己的信时,我瞄了几眼内容。我觉得太小清新了。”
我仔细回想,我写的:1.敬畏生命,敬畏自然;2.读更多的书,遇见更多的人,走过更远的路,欣赏更美的风景;3.在前两条基础上,努力工作;4.在往后的任意时刻回顾之前的悠长岁月时,会认为:这是一段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
这已经囊括了一生,自认为任何一条都非常重要。哪里是小清新?
总监是反对我上班时写人力部的作业的。这次他问我:“你这几天还在写吗?”我赶紧说没有写了。确实没有写。我原本就不打算修改我的信,怎么可能还在写?
唉,遇到人力部领导和自家领导的要求不一致,也是蛮累的。
没有与他争辩,表示了感谢就结束了。
又想到之前看到的书里记录的一则故事:一个青年经营着一家首饰店。一天,一个姑娘来到店里,选中了一条作为镇店之宝的项链。姑娘带了她存的所有钱来,并告诉青年,这是准备送给姐姐的礼物,感谢姐姐对她的养育之恩。青年想到自己的姐姐,经常与自己争家产,再看姑娘与她的姐姐如此和睦,十分感动。虽然他发现姑娘带的钱并不足以买下这条项链,却没有提醒姑娘,而是异常庄重地一张一张数起钱来。并假装还剩余些许零钱,拿出几张钞票退还给了姑娘。姑娘开心极了,以为她真的用存的钱买下了项链。青年一边笑自己傻,一边感叹这也是值得的。他能想象,无论是买下项链的姑娘,还是戴上项链的姐姐,都会感到幸福。
我在想,这故事若是被公司的人知道了,除了笑我傻,竟然相信这种事,还会有什么反应呢?
虽然知道,若是遇到类似的情况,现在也不能这么做,但是我依然是赞同青年的决定的。
每天能读到这样的故事,能让自己的心里暖暖的。
这几天去学校,有女学生突然过来坐在我旁边,我俩人之间没有任何缝隙,紧贴着。我极不舒服。素不相识,第一次见,靠那么近做什么?
我问她:“有事啊?”她说:“坐一会儿。”我说:“请你挪一挪位置,别靠我那么近。”她才不情愿地离开了。
也有其他的女学生,坐我旁边,但是没有靠那么近。我们交谈了几句无关紧要的事。
有时去学校是跟技术员一起打车。每次他都争着付款。我连续多次表明也该我付款了,要么他先付,我再转账给他。他死活不肯。跟我说:“我们都不这样的,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了。”我跟他说:“我也享受了乘车服务,也应该出路费。”他依然坚定地让我以后不要再提这事了。
后来某合作伙伴悄悄问我:“你这么奢华?到哪里都是打车啊?”………………我能说什么?
某一次乘公交,我拿出两元钱,他说他一起付了。唉,我心想,两元钱还要蹭你的怎么行?这本就该我自己付。
问了几位好友,他们都是各付各的。即使是一起打车也是路费平摊。
真是奇怪,这些所谓的“不要见外”的说法。我们本就是“外”,不“见”怎么行?
看看从总监到那位女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归为了“内”。如此突然地闯入别人的时空。
而技术员则是很自然地把别人圈入自己的时空。
没有界限感,没有分寸感,多么可怕。
每天指导学生们填表,最后都需要他们签上自己的名字。看到“签字确认”四个字,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问我:“谁签字?”我说:“你自己签字。”他们统统是一脸诧异地看着我,小手指着自己问道:“我签字?签自己名字啊?”
这一幕每天都会出现在我眼前。我会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很少签自己的名字?是不是都以为只有像家长那样的大人才可以签字?”
他们笑着点头。
我一阵叹息。
学生们不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做一些事了,不认为有时也能自己做自己的主。
来到这座城市,这家公司。看着各有配偶的男女同事拉着手说话,听着已婚女上司对已婚男下属说:“周末带我去外地玩吧?两天呢!”
看看同事们,看看学生们。
在他们心里,自己不像自己,别人不像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