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最近我想明白两件事,今天和大家聊聊。
1.并非所有朝代都只会拿火药造烟花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一种观点,古代人过于善良,发明火药以后,放着好好的枪炮不研究,却整天拿来研究烟花、爆竹这类花里胡哨的东西。特别是清朝末年,采取闭关锁国策略,军事实力更加落后,最终在列强侵略下,毫无还手之力,被迫签下各种丧权辱国条约。
对此一度很气愤,明显浪费了四大发明,作为火药发明者,却不懂用火药来研究军事武器,反而被那些“徒子徒孙”学了去,反过来侵略。如果封建时期,大家多花点心思搞军事,而非摸索烟花,也许就会好得多。每次想到这些,都痛心疾首,默默把清朝之前火药发明之后的所有朝代都骂了个遍。
好在遇到《明朝那些事儿》,我才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原来,真正迂腐的是我,过于偏听偏信,书上看到一点东西,就想推而广之,殊不知,凡事都有例外,至少在枪械研究上,明朝当时可是世界领先水平,军事实力始终领先,此后,我再不敢说古人只会拿火药研究烟花之类的话语。
2.封建并没有那么不堪
以前学习历史,书上总是教导我们,封建就是腐败,封闭的代名词,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自从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改变了此种偏见,看到明朝末期诸如孙承宗之类忠臣名将,为守卫国家疆土,甘愿举家抗敌最终殉国。为了同魏忠贤等奸臣抗争,许多大臣甘愿冒死进谏,他们忠于国家,并敢于用行动证明自己并非嘴上说说而已。他们同样身处封建社会,接受封建思想教育,但并没有让人觉得迂腐,反而生出仰慕之情。
的确,封建思想存在局限性,禁锢思想,培养了不少迂腐不知变通之人,但这些人就真的没用吗?至少在国家危亡之时,忠君思想能够让人不至于背叛国家,不因此落井下石,加速国家灭亡。
多数时候,我们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并应用。就像玩游戏,有的人学会了,就会推而广之,发展成自己的事业,而有的人只能当做娱乐方式。同样地,虽然封建思想存在不合理性,但依旧有像王阳明之类的大家,能够在接受这份不合理的同时,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变通之道,从而在改变自身境遇的同时,对后世之人起到难以想象的思想启发。
以上,我觉得,想要真正了解历史,看教科书远远不够,需要参考多种书籍反复佐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许多事都是如此,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单方面考虑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变换角度,懂得换位思考,回到事件现场去考虑,如此才能避免遗漏,形成偏见。
题图摄影:StarFlames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再次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当“爽文”看的历史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