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春节后,开始把自己丢进了人才市场里,晃了晃,称了称,知道了返乡人的地位,称出了自己几斤几两,也看到了小城里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在这座人口400万左右的三线小城市里,居民以本地人为主,本地人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工薪阶层以及创业者为主,城市生活状态安逸,但也因收入稳定难突破催生了大批创业者和“斜杠青年”,因政策扶持,创业者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这座城里,安逸者多,优秀者也不少,但底层百姓受学历、阅历及背景的限制,生存环境艰难。
作为一个返乡人,即使顶着国内名大企业的光环,回乡求职也没有什么优势。部分外地企业会青睐有外地工作经验的人,但也没有谈高薪的优势,因外地企业多为区域性公司或办事处,依赖当地资源和人际关系。返乡人有能力和格局上的优势,只能说明工作技能胜任,但在执行环节欠缺,需要一个练手的过程。高薪返乡人在求职过程中,更是会被个别企业贴上“傲慢,放不下身段”的标签,频频被问起落差感、被压价或直接淘汰。落差感确实存在,被压价也正常,城市经济水平决定了收入水平。但这其中更多的是被误解,是思维层面上的误解。返乡人看过外面的世界,视野和格局较大,对人生更有追求,表达的内容也会更开放、平等,但这些在一些本地人看来,就变成了高傲,变成了威胁,变成了他们以为的放不下身段,然而其实这只是他们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和狭隘,导致了拒人千里之外。返乡人找工作,由于工作机会少,不仅面对着被误解、被压价,也面临着转行的困境,一般跳槽的规律是转岗不转行或转行不转岗,这是最快速的知识迁移,可却被HR认为“隔行如隔山”。这或许就是小城的封闭吧,生活安逸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变化,一心一意干一件事,一心一意干一份工作。
亲爱的家乡朋友们,现在的时代已不同了,是互联网新时代,万物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行业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小,甚至趋向无界,例如跨界营销、传统企业转型、斜杠青年的诞生……都在跨界发展了,想要去了解一个行业并不难。同时,外行人才进入企业,可以带来不同的思维,可以引入新的理念,能刺激企业发展,当然,这要看企业老板的思维格局。
返乡人,本着回乡发展,带动家庭思维转变,为家乡奉献的初衷,却无奈于“被排外”。最后,返乡人,或再外出,或创业。同理,外地人才,也不会选择流入小城;没有人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得不到发展。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小城越来越封闭,城市经济何以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