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修养

作者: 汨江情 | 来源:发表于2020-12-23 06:16 被阅读0次

“修养”这个词有种种解释,最早是指道士们的修炼,后来扩展到修身养性。住进深山,清心寡欲,迎晨旭而起舞,对月色而吐纳,意在得道成仙,那是一种修养。克勤克俭,克己奉公,戒骄戒躁,非礼勿视,存天理而灭人欲,服从命令听指挥,也是一种修养。所以,修养有不同的目标指向,我认为修养是一个打造自我的过程。

修养涉及到人格设计,懂礼节知规矩、通情达理,懂谦恭知退让、有所敬畏,谨言慎行,进退有据……这都涉及人格设计和修养。关于人格设计,我想起了一个词:君子。

《论语》中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是孔子和儒家人物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也成了华夏传统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关于君子,孔子说了许多。他与弟子们反复讨论,弟子们反复问,他就反复回答,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论语》总共13700字,“君子”一词出现了108次,平均每120个字就有一个“君子”。

我们来看看这些俗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孔子喜欢把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把他所认定的一切美德都给了君子。比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还赋予君子许多特点,比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把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并做出解释:“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同时,君子中庸,不走极端,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怎样才算恰到好处?“温良恭俭让”就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准则。这一切,是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儒家的人格理想,也许不再是我们的人格理想。不过,孔子和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直到今天,如果人们称你“君子”,仍然是一种很高的评价。

孟子说他善养浩然之气,那是修养的一种高境界。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它至大至刚,可配义与道。我想,所谓浩然之气,应该来自强大的自我和充分的自信,来自一种崇高感。它以无愧于天地的良知和正义为支撑,应该是君子人格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章

  • 君子的修养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

  • 君子的修养

    “修养”这个词有种种解释,最早是指道士们的修炼,后来扩展到修身养性。住进深山,清心寡欲,迎晨旭而起舞,对月色而吐纳...

  • 《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作品4《君子之风读书笔记》

    【中心图】兰花,中国一向以兰花象征君子,因此,用兰花以示君子修养高尚。 【主支】分为六个主支,君子修养和文章涉及的...

  • 2017-10-30

    学做君子 今天学习论语(十二)论修养之论君子,深感做人难,做君子更是难上加难。...

  • 《宪问篇》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注释】 ▲君子上达: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上达”指大道真理,...

  • 笔记《里仁篇》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篇》 翻译: 孔子说:君子关心自己的德行修养...

  • 传习录18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欺良知而已! 君子求学的目的是为了修养修养自己,他们从不考虑别人会欺骗自己...

  •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文化是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一个人心平气和,做事妥帖,做人礼貌,这就是修养。 在古代,我们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

  • 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孔子的心目中是君子修养的境界,也是君子做官为人的准则。 何晏《集...

  •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见世面、慎言语、心干净

    荀子有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君子修养心性,提高道德修养,做到真诚则无他事矣。 一个人走到最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的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ve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