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今译】:孔子说:“父母的年龄要时时记在心上,若身体好则喜,若多病则生惧怕。”论语学记 第86篇
【学记】: 夫子所说的喜和惧,是一种真实的心理反应和一种真实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自觉且主动的。并不像前面的几章那样,比如“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那种事上行孝的描述。这一章则是在知上尽行,若人不知恩,乃至于不知孝的深意,从内心上是无法做到喜和惧的。此章要说明三点。
一、真孝的状态。子女的喜和惧,完全因为父母的身体状态而决定。这是一种体验之后的真切表达,而不是一种要求,如果是要求,则很容易让人变成一个伪孝的人。
二、孝心的自我检验。若是一个人无视父母的年龄,无视父母的处境、状态,乃至于根本就没有把父母放在心上的话,是万万不会生出喜、惧之心的。
三、尽孝的初心。行孝这件事情既是天理,也是良知的发端,为人子女,本来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好,可是圣人围绕这件人人本应该无条件做好的事情不断地反复地讲,说明我们并没有做好! 如何才能做好呢?当然是用心,用心去感受父母年迈之后的孤独,以及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将此等景象真正装进心里,记在心里。必然会生出喜惧之心,有心之后诚意而行,如此才达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将看似漫长的人生,用一张A4纸就能全部演绎完毕;按照人生只有75岁来计算,一生也就900个月,在A4纸上画一个30乘以30的表格,每一个格子代表人生中的一个月,每过一个月将格子涂色,我们的人生就会全部显示出来。如果我们的父母今年50岁,按我们每天都陪在父母身边的话,还有320个月,如果每个月陪一次,那就只有320次,如果每年和自己的父母见一次面的话就只有26次。这样算下来,其实我们能陪父母的时间并不多!应该自己检讨一下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生忧惧之心。
【感悟】:每一次的学习,感觉像是给自己清理垃圾,让那些私欲远去,让人性显现。感觉自己不够孝顺,也没有什么孝心,要努力修正。
【注释】:当知父母之年龄渐渐老去,心态身体逐渐下降,若不用心尽孝,恐生遗憾。真孝者喜忧俱全。不孝者恐父母之年亦忘矣!
万里白云一瞬间
新綠将至又是春
怀中幼子到中年
当报双亲喜惧还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喜惧一时并集,不分先后。
此章描写孝子心情,甚当玩味,惟其忧乐之情深,故喜惧之心笃。
孝心即仁心。不孝何能仁?当知能对别人有同情,能关切,此乃人类心情之最宝贵者,孔子特就孝道指点人心之仁。
《论语讲要》:知而喜者,亲得寿考,子能承欢也。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事之愈当谨也。
《论语恒解》:此章特提古者则以上无明伦尚徳之教,下无黜华崇实之俗,寄慨深矣。
《论语正义》:孔安国曰:“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论语集注》: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知诚,自有一能己者。
《论语点睛》:人有年多而容少,或有年少而体老,此处不可为定,故为人子者,必宜知父母之年多少也。
《论语义疏》:知父母年高而形犹壮,此是寿考之证,故孝子所以喜也。年实老而形容衰减,故孝子所以怖惧也。
李充之解小异,云:“孝子之事亲也,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忧乐之情深,则喜惧之心笃。然则献乐以排忧,进欢而去戚者,其唯知父母之年乎?岂徒知年数而已哉?贵其能称年而致养也。是以唯孝子为能达就养之方,尽将从之节,年盛则常怡,年衰则消息,喜于康豫,惧于康豫,惧于失和,孝子之道备也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