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一阵连续的汽车喇叭声惊醒了还在做梦的我,一看表,才6:15。还能继续迷糊会。喇叭声却不依不饶,一开始还是三长两短的节奏,后来干脆直接变成长鸣了。
憋了一肚子起床气,到窗口一看,一位中年妇女坐在车里不停的摁着喇叭。原来是别人挡了她的车,她出不去。
睡是睡不成了,于是在尖利的喇叭声中,把家中的花花草草浇了个遍。
5分钟过去了,喇叭声依旧。中年妇女估计全楼都醒的差不多了,索性开始大声吆喝,“这是谁的车,赶快下来挪,留的电话打不通,太没有素质了……”
听起来,确实是后面车主的不对。
不过,却惹来了楼上不知哪位邻居的怨言,“大清早的,神经病啊!”“我有什么办法?我得上班。”车主回答的理直气壮。
没办法?您可以坐公交、打出租、叫优步……不能因为您个人利益受了损失,就丧心病狂地损害周围所有人的利益啊。我能理解那种被堵住车却找不到人又着急上班的焦急和愤怒,但身处声声尖利刺耳的噪音中,我敢肯定,绝非我一人,只对当事车主很不满。
恭喜您成功转移了本该加在始作俑者身上的谴责。
陷于情绪失控的泥沼中,你的“有理有据”就会变成“无理取闹”,本是“受害者”却悄然变成“施害方”,而最初应该遭受指责的“施害者”,也在无意中被忽视,甚至被同情。
就像这两天一直霸屏的王宝强离婚事件。
老婆婚内出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破坏婚姻最基本的契约精神,理应受到法律惩罚和道德谴责。但即使作为公众人物,离婚内情也是家事。感情的孰是孰非,谁能说得清呢。
孩子却是无辜的呀,打着“给尚未成年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希望他们拥有平静生活”的旗号,却发着铺天盖地的“白纸黑字”,表明他们的妈妈是个“荡妇”,你是把公众都当成《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了吧?这种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是无法估量,很大程度上也不能逆转的。
既已握有证据,咱们找律师私下打官司就是了,何必非得公开决裂,两败俱伤呢?除了给吃瓜群众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己和家人的二次伤害,又能带来什么?
同情?
什么是同情?不过是“本我”“哇,原来他这么有钱有势,竟然还没有我过得好”的幸灾乐祸,“自我”进行调节的情感衍生品而已。这世上,哪来的感同身受?一众毫不相干的宝宝们,轻轻松松地在网络上敲几段无关痛痒的文字,包裹的,只是 “你太蠢!”的一层糖衣罢了。
这两天多少淘宝店铺朋友圈微商等平台,打着“为宝宝加油”的噱头做促销?神马凡名字中有“宝强”的消费者,一字8折,两字6折等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比各种离婚内幕揭秘势头猛多了。对商家来说,闹的越凶越好,正愁找不着热点包装产品呢。
人家数钱数到手抽筋,你呢?连赖以挣钱的“公众形象”都自己搞塌了。参见董洁/潘粤明、黄奕/黄毅清的离婚撕逼大战,当事人的公众形象直到现在也未扭转。
“性格不合”、“聚少离多”,体面的离婚理由千千万,你却独独选择了最愚蠢的一个。就算照搬王菲和李亚鹏的离婚台词,“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之后不做任何回应,人家顶多笑话你一声没文化,又能奈你何?
而且,作为一个靠公众注意力赢得金钱和地位的成功男士,公众的潜意识心理预设是,你应该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婚,当然可以离,但要离的优雅。我们之所以追星,是因为偶像的榜样力量,而非一地鸡毛的日常狗血。
倘若这样,我们每天看看自己和身边朋友就是了,干嘛要喜欢一个low逼啊!
所以,有的苦,打落了牙齿也必须自己吞到肚里去。最好还能面露微笑。我很好!多谢关心!
用昨晚重温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对权力的释义来结尾。“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