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3:34 被阅读42次
    喧哗与骚动

    有些小说是以前读不下去就会绕道而行的,《喧哗与骚动》就是其中之一。作者福克纳是位文学巅峰上的人物,被视作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因为他的创新,颠覆了传统写作手法,影响后来许多欧美作家。但他的小说非常难读懂,记得第一次接触福克纳的书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一次能把整本小说读完,但总有一些契机让我又想重新拿起它。

    《喧哗与骚动》题目出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经典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采用的意识流手法,也经常让人非常恍惚,难以辨识场景的真实性。时间切换得毫无征兆,有时就像电影的蒙太奇,充满了跳跃,没有逻辑性。但是一个个意识,又巧妙地刻画了人物,叙述故事情节。虽然碎片式的段落读起来颇费精神,但不断地从中寻找线索,如同拼图最后被完成,也是非常有乐趣的。

    康普逊家族曾经是南方的名门望族,但到了杰森这一代已经开始没落。他与妻子感情不美满,平时嗜酒如命。生下三儿一女后,悲剧延续到孩子身上。二女儿未婚先孕,给家族带来了耻辱,在被扫地出门后,不知所踪。女孩儿的不幸给他的兄弟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哥昆汀因为她而自杀,弟弟杰森因为恨,百般折磨姐姐的孩子。还有他们最小的智障弟弟本杰明,一直对姐姐念念不忘……

    长达几十年的故事被作者高度压缩在四天之内,通过每一位叙事者的不同视角,讲述了他们对整件事的所思,所感。人物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把外在世界投射到内在的反应如实再现。在流动的意识活动中,我们读到了每个人隐秘的精神世界。作者通过独特的文字处理方式,让人们在阅读时深陷其中,经常被割裂的记忆模块,如同俄罗斯方块一样,需要找到那个契合的点,才得以消解。

    从每一个叙事角度出发,我们读到了人与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思想。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生长大,有相似的遗传基因,每个人的性格差异还是大相径庭。酒鬼,白痴,精神病,虐待狂,偏执狂……这些杂乱无章纠缠在一起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有一种有趣的和谐,有些地方甚至是黑色幽默的。仔细阅读,会发现中间很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文中大篇无标点,无分段的文字不断考验着读者的耐心。以前时常读不下去就跳过,但发现根本绕不过去。如同病人的呓语,很难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解析,这种完全颠覆传统认知的阅读体验,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完成。新版的印刷还有各种彩色字体,大小不同的字号,也让人努力猜测作者的意图。好在因为读过很多遍,终于厘清了情节和人物关系,不需要再纠结故事的发展脉络。

    细细品味,终于可以读出点意识流的好处。如果不带着审视探究的眼光去读,福克纳还是有许多打动人心的地方。跟着书中人物自由地徜徉在他们的世界里,体验所谓富贵之家背后的真实生活。在为康普逊家族悲剧命运扼腕叹息的同时,感慨平凡人生的种种好处。人能活得自在,不扭曲就是幸福。好的生活是自己舒心,让跟自己在一起的人也舒服。外界的喧哗与骚动不要影响自己内心就好。

    喧哗与骚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喧哗与骚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s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