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
刚统计了下知乎上关于王阳明的回答已达39条,我想是时候对王阳明心学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了。就算是关于王阳明同样的问题,我有时候回答也不一样,当然了如果一样了我就不需要再回答了 ,我不会创造同样的内容去粘贴复制的。
在东南亚文化圈,一生伏首拜阳明的不少,每个人学习王阳明的地方也不同,这说明王阳明作为我们的精神导师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崇拜的地方。本文我侧重讲王阳明晚年的思想和我认为重要的东西,毕竟我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肯定就会忽略掉,我想你们也是这样吧。
王阳明所处时代背景
王阳明为啥要提出心学?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这个问题。
突然想到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说:“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所大厦。“当时,经典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等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之前是怎样的呢?先后经历了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易》兼体用:邵雍的思考,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自作主宰:陆九渊与朱陆之辨。
王阳明本人所学有“五溺”之说。“初溺于任侠之习”,阳明倜傥豪爽,有豪侠之气。“再溺于骑射之习”,喜欢骑马射箭。他十几岁的时候,曾到关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三溺于文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这为他后来学说的演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对禅宗的学习,对他本人影响最大,以至于后人说他是儒表佛里。但是他本人确实是反对断灭种性的佛氏的,所以他最后才想剔除各个学说的缺点建立自己的心学。
我们从王阳明的经历上会发现如果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活得够长,估计还会有变化,最终他会走一个圈,回归到最开始的地方,确实先秦诸子百家把经典已经说完,后人只能述补。
多说一句,我们大多数朋友今天只记得查理·芒格终身坚持跨学科学习,古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朱熹在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四句章句》,先贤做学问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没盖棺不定论。
何为致良知
我们知道,《大学》讲“致知”,《孟子》讲“良知”。王阳明把《大学》和《孟子》拼接在一块儿,提出了“致良知”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这两个“良”字都是本有、固有的意思。
那么,良知是什么呢?良知就是一个好恶之心,“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
王阳明讲:“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点瞒它不得。
王阳明晚年又将自己的教法概括为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致良知说可以说是王阳明对中岁教法的一个晚年的总结。致良知说的提出使王阳明的思想更加精粹,更加简洁,简易直截。正如黄绾所说,“致良知”说确实简易直截,所以能深入人心,焕发起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激情。
那怎样致良知呢?还是要在“存天理去人欲”上做功夫。从这一念之微出发,复得这良知完完全全,然后任此良知妙用,以此应对世间万事。
所以说,王阳明同样是儒,只是强调的点不一样。然后晚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导致了后学的分歧,当时估计他本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不得不打个补丁。王阳明说:钱德洪你须透达王龙溪所理解的本体,而王龙溪你要体会钱德洪所说的工夫,你们俩的学说应该相资为用。就算你天资聪颖,顿悟了还得去渐修,话说回来心上的事情可做的有限,无非是诚心敬意。
王阳明的有个说法对每个人都适用,那就是人跟黄金一样,黄金分量有大小,但从成色上讲,你再重的黄金,成色也不过是99.99%。比如面对接人待物时有10000件事,其中9000件事做到了知行合一就是90%的知行合一,如果9900件就是99%的知行合一了,如果再厉害一点儿做到了9999件事,那就是99.99%了,这已经接近圣人了,我们知道世界上基本上没有100%纯粹的东西。
就算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贩夫走卒,分量很轻,但成色上只要不断的剔除杂质不断的提纯做一个纯粹 人就可以与圣人无别。这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确是了不起的一步。一个普通人,可以跟孔子的成色一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主张。
所以说致良知说可以说是阳明对中岁教法的一个晚年的总结。致良知说的提出使阳明的思想更加精粹,更加简洁,简易直截。
后人对王阳明的批判
赞扬王阳明的多如牛毛,所以就不多举例了。为啥我还要补充这个不和谐的东西呢?正如王阳明自己讲你再重的黄金成色也不过是99.99%,后人批判前人具备上帝视角,这里主要是想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阳明学。
在罗钦顺看来,心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不自觉中陷入了佛家,尤其是禅宗的窠臼。在他看来,儒与禅的根本分别就是程子所说的“圣人本天,佛氏本心”。罗钦顺说:“圣人本天,佛氏本心,此乃灼然之见,万世不易之论。“。这一评断与张载一致。张载说佛教是“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也就是说用我们狭隘的感官,用个体渺小的觉或识去因缘天地。
基于对佛教的理解,罗钦顺对陆九渊、杨简、王阳明、陈白沙、湛甘泉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批判:识心不识性。终身只知道一个心字,于性字全无理解。在罗钦顺看来,陆王一脉的千言万语,讲的其实不过是那昭昭然的灵觉。王阳明的良知不过是此心昭然之明觉而已。
罗钦顺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困知记》,认为自己只是“困知勉行”而已,王阳明则多多少少有点自居“生知安行”的意思。对于王学以及整个的心学传统,罗钦顺始终持批判的立场。在他看来,心学表面上倡导圣学,其实私底下用的还是禅宗。阳明晚年确实是认为禅、道、儒是可以汇为一途的,所以罗钦顺的批判也并非全无来由。
如何取舍
我非常赞同北大教授杨立华的观点:我们的选择源于我们的意志,源于我们的心灵。善的选择源于完善的心灵,而非对客观规律的掌握。这完善的心灵,就是阳明所说的“本心”。
简单的讲就是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是大是小,只要有善的心灵,不断的剔除杂质不断的去提纯就和圣人无异了。
参考书籍
-
中华书局版《传习录》
-
中华书局版《王文成公全书〉
-
邓艾民《传习录注疏》
-
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
秦家懿《王阳明》
-
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
-
陈来《有无之境》
-
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
-
三杯水《三杯水杂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