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分手

作者: 流萤edu | 来源:发表于2023-07-07 12:10 被阅读0次

当悉达多和乔文达辞去沙门,前往追随佛陀前,悉达多和乔文达两人的分手其实已成必然之势。

悉达多和乔文达其实一起长大,一起修习,但悉达多是思考者,是领导者;而乔文达是苦修者,是追随者。

乔文达一直寻找一位优秀的开悟者,希望开悟者引领自己开悟。他也的确能分辨出引领人水平的高低。

悉达多一直寻找的是内心阿特曼,而所有的修习过程和他跟随修习的领导者,不过是他通往自己内心的一条路径而已。

这个差异点,其实是一条深深的鸿沟,摆在了悉达多和乔文达之间,必将他们两人割裂、隔离开来。

在拜见佛陀、聆听佛陀法义之后,两人都为佛陀的法义惊叹、震撼、着迷。乔文达毫不犹豫选择了跟随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了离开,并经由佛陀的本身觉醒了。我非常喜欢悉达多和佛陀的对话,最喜欢的是这句话:

您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通过法义修成正果——这就是我的想法,哦,世尊,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

——《悉达多》

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之所以能够开创佛教,并非遵循任何法义。他的解脱之路,完全是自己探索、求道、认知而得以开悟的。他或许有受到过什么的启发,但他最终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回首我们的儒家学说,从孔子开始,孔子哪里有什么儒家教义所遵守的呢?他不过就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行动,从而寻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有力量的、被人追随的路而已。后世的儒家大儒,比如朱熹,比如王阳明,并非完全恪守孔子学说之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儒,都是把儒家学说跟自己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探求、思考、行动,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儒家修习之路,从而被人追随而已。

所有的开创者,从未有过任何法义,从未有过任何被人走过的路。不管是思想家,还是科学家,他们无一不是站在巨人的背上,自己摸索。这里有风险,这里有痛苦,这里有孤独。但正是这条充满着风险、痛苦和孤独的路,才让他们有可能开创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来。否则,沿着前人的法义,沿着前人走过的路,他们无法到达。

这就是悉达多最为睿智的地方。他理解佛陀本人和佛陀法义之间的差别,才会放下追随佛陀之路,从而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路。也正是因为这个理解,悉达多最终得以解脱,而乔达文依旧在寻找引领者的路上。

相关文章

  • 毕业必然分手。

    金属质感分割线 我发现老王喜欢小花,是在军训回来我俩坐在清真面馆吃大盘鸡的那个下午。老王吃的火花四溅,感觉...

  • 没有平等的爱情,必然分手

    01 朋友叶子,是个能干的女人,做服装生意,几十年?在商海摸爬滚打,有很多经验,当然也挣了很多钱,叶子的丈夫,却和...

  • 爱到尽头,分手成必然

    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 给了你爱,也可以随时把爱收回 爱到尽头,分手成必然 好比花朵,花季一过不得不离开叶子 . 你...

  • 如何摆脱分手后的不甘心和不舍?

    当你失去自己的时候,也就失去爱情了,分手就成了必然结果。分手有时候只是不想到最后反目成仇,分手是为了留住爱里美好的...

  • 如何体面的分手,这些文案希望你用不到

    怎样才算是分手呢,必然是牵过手的手才能算做是分手。 但万不得已,还是要分手,要怎样才够体面呢?以下这些文案,希望你...

  • 怎么爱一个人

    分手后挽回是件毫无必要的事情,既然会分手必然是有某方面不合适的,就算复合了也会重蹈覆辙,如果分手是男方提的...

  • 《行走在城市角落的蚁族》第十五章 分手快乐

    导读:好像分手就是一个念头,突然就有了。 又或许是情绪达到了一个极限,说出分手是必然的结果。...

  • 必然的必然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通过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当时还没有开始印刷他们就已经开始卖了。说是越早知道这本书就越能站在风口浪尖...

  • 分析郑爽跟胡彦斌为什么会分手

    郑爽跟胡彦斌为什么最终会分手? 以我的角度看,其实是不他们那么适合,分手是迟早滴,也是必然滴 为什么这样感觉?听我...

  • 分手不是理由

    所有的感情,都必然是有结局的。 要么是分手,要么是结婚在一起。 只是有的结局好,有的结局坏。 为什么会分手?因为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必然的分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aar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