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注意力集中的人才会踏实、静心、沉稳。课堂上的内容无论有趣热闹还是需要静静思考默默观看老师的演示,他们都是很认真。而这只是我们课堂中的一部分同学,大约在二分之一左右。
那真正的优秀生是怎样的呢?应该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一阵一阵心血来潮;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就是说要有目标有行动。跟成功是1%的天才+99%的汗水是非常契合的。
于老师给小浩和小建写了信,而信通过孩子也转交到孩子的父母手中,小建的母亲还专门跟于老师进行了沟通,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愿意配合老师一起去帮助孩子战胜自己的缺点,利用孩子聪慧的头脑,提高孩子的成绩。书信打通了家校之间最为良好的沟通渠道,所以小建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小浩的状况来反映,书信也并不能够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对于小浩,书信并没有提起他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所以还需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探寻他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选择更合适的方向,将他带到学习的轨道上来,只有回到这条轨道上来,他才能快速地前进。
所以许多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方法,我们可以去学,可以去用,但是要活学活用。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去纠正。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每个孩子所在的家庭也是独一无二的家庭。
书中,于老师的“菠萝”女儿让我特别感动,还有4天即将参加中考,于老师准备给班里的孩子们每一写一封信,可是当还有十几封信没有完成的时候,又遇到了加班以及高烧身体不适。于老师看到班级里孩子们的状态心中非常着急。可这时,女儿“菠萝”的信如同及时雨一样降临了,她根据于老师的博客里写给孩子们的信,揣摩着于老师希望孩子们怎样的心思,一一写下了她对师弟师妹们的叮嘱或是鼓励。这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与心思啊。而且她还精心地准备了相思豆和小卡片,这些无异于对于老师最好的问候。特别是当我读到“菠萝”写到“因为你爱于老师,所以我也爱你”这样的句子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正是于老师的润物无声,像母亲一样的爱与关怀,才让学生如此难忘,才让学生像关注自己的妈妈一样关注着老师。所以为师,莫怕辛苦,也不要担心自己的付出将来有一天会付之东流,学生会忘掉。只有你不再意这些,你才能全心全意地去跟孩子们在一起,用心去交流,而用心的交流才会根植在学生的心底,在成长的某一天疯狂地长出爱来,温暖我们的世界。
其实,无论是六年,还是三年,无论是两年,还是四年,老师与学生之间那份情感,是需要师生双方用心去浇灌的。而这份浇灌则是,老师的付出学生能够感知的到,体会的到。而在学生的心里,感知和体会随之而来的就是理解与实践,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内心所期待的吧,我也是。我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我能否也有属于我自己的“菠萝”女儿,但是我愿意用心去爱这些孩子们,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