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里伞外
路过水乡这家绝美的伞铺 ,铺里铺外或悬或挂一把把自带江南烟雨气息的油纸伞,色彩缤纷,美轮美奂,煞是好看。引来各色美女网红搔首弄姿对镜贴花黄,赶紧着占位打卡拍照。真正掏出腰包带上一把回去的却鲜有。也难怪,这么诗意的伞也就该旖旎在烟雨濛濛的某个黄昏许仙白素贞初遇的断桥,停驻在氤氲的旧日时光里。
最美的伞总是活在远去的淡墨水彩里。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个丁香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是现代关于伞的最高美学意象。现时今日若你撑着这样一把美得不可方物的油纸伞走在高楼林立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的闹市街头,哪怕身着汉服也总会让人觉出几分格格不入的孤芳自赏。旧日的伞过雅,今时的伞又难免太俗,大红大绿姹紫嫣红蕾丝花边无所不用其极,符合物极必反后普罗大众的审美,怎么俗艳怎么来,调色板万花筒又如何,打眼就是好看,好看就是美。如此说来,反倒欢喜日系北欧的极简风,清一色的青伞,免去选择的麻烦,伞不就是伞吗,干嘛搞那么复杂,哪怕再好看的伞,也不过就是个遮阳挡雨的寻常物件,美好可有可无。何况中国人多有几分迷信,哪怕是再成熟睿智的中年人,说起伞就会不经意想起散。伞散谐音,散太伤感,聚才喜庆,虽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过去了的,散了就散了,去日不可追,明日我们还是要相聚好,最好是百年好合,皆大欢喜。清朝乾隆年间,湘潭有一家兄弟伞铺,上书对联——上联曰: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下联曰: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当代伞的意义仅此即好。极简倒是符合当代人断舍离的时尚潮流,初看不出彩,但上镜出奇得美。不信,你试试。
烈日当头,美女,且慢,打一把高UV指数的黑胶再出门,伞美不美不打紧,美人玉肤凝脂可怠慢不得。要是晒黑了一百张美白面膜也白不回来。人美就好,其他的舍了就舍了吧,实用方好。
宋代的杨万里早就一语道破:“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7697161/7a8906d8cf5f63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