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家人一如既往地在外面聚餐。期间,家人不亦乐乎地聊着各种,我却看到我的表弟在旁边自己安静地看书,就像从未被打扰一样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我亦如此,我很少说话,尽管我的耳朵在参与,但是我却在想着属于我自己的事情。
抬头一望餐厅里其他家庭聚餐,就好像是一种约定似的,年轻的也是在做自己的事情,长辈们在聊着他们的茶余饭后,乐此不疲。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
冷漠所以打上双引号,是因为我们内心其实并不冷漠,只是行为上表现冷漠。
我们都有两个自己
内心并不冷漠,却在家里的时候行为上表现冷漠。这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我们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面的自己,一个是家里的自己。很多人在外面是一个非常活泼外向的人,经营着自己不同的社交活动,跟很多不同的朋友打交道。然而却回到家里,跟父母不多说什么,每逢家庭聚会,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也鲜少与家里的人交流。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我们会有两个不同的自己,而为什么却是在家里的自己变得“冷漠”?
这是因为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里,我们习惯是接受者,父母是施与者。从小到大是父母说要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鲜少被问到接受过程中的感受、情绪、想法,而更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给的一切。当长期建立这样的相处模式,我们不需要花费时间和力气去互动,却自然而然就会获得你该有的一切。而在外面,我们想要获得支持,获得帮助,获得信赖就需要不遗余力地去沟通,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平等的,我需要同样付出才能有自己想要的收获。外面的环境与家里的环境形成了两种鲜明的对比,也因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自己。
我们从小缺乏精神陪伴
《小别离》之所以能在当下受那么多人的追捧,也是深刻地揭示了当下时代最引人关注的教育问题中孩子在成长的环境中缺乏心理关怀与精神陪伴的缩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80~90年代出生的小孩基本都是60或70年代的父母,在60~70年代出生的人物质匮乏,对于成长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能解决温饱问题是最重要的,穿得暖,吃得好或许是一件奢侈的事,因此在他们成长为别人的父母,以过来人的身份,更多能给到孩子的还是物质需求。
大多数的父母不懂得孩子成长的过程除了物质需求,最重要的是还需要精神陪伴。精神陪伴是从小给孩子导入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赋予更多的正能量,甚至是展开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比如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为什么会喜欢,做这件事是否有成就感,是否有及时给与孩子肯定与激励
。
每一个孩子都在逐渐长大,成为一个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自我设计生命路线的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只有低层次的陪吃陪喝陪花钱,高层次的陪伴却是需要交出父母自己的心灵,要抛开父母的尊严,要影响孩子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这种精神层面若没有从小滋养的情况下,会逐渐形成我们在成长的过程缺乏与父母之间有效互动与沟通,更会形成随着孩子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会逐渐发现自己的父母是无法理解自己的经历。
我曾经听过很多这样的对话:
对话A:
母亲问儿子:“我听说你最近加入了学生会,挺好的,咱亲戚家的晓强也加入了学生会,学校每个月还给他500块,平时还有聚餐补贴,你们学校有没有?”
儿子:“是吗?”“哦…”“没有哦”
…..
(儿子不想继续沟通这个话题)
对话B:
父亲问女儿:“为什么你老是买一堆的书回家,这些书有那么好看吗?就只会花钱买书,家里的水电费也该交了。“
女儿:……
(无言以对)
对话A中,母亲关注的是儿子获得多少物质条件,而儿子关注更多的是从学生会里获得的成长与锻炼。对话B中,父亲关注的是你的钱应该投资在实处上的水电费,而女儿关注的是如何将钱投资在精神食粮。
一言不合,只能冷漠相对。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从冷漠的背后,却在揭示了时代环境的变化,对我们这群80,90年代的父母给00甚至10年代的孩子的教育与相处有了更大的挑战。就像60,70年代的父母也不知道这种已经不再是以温饱问题,物质条件满足是首要的年代,却对他们提出了孩子需要精神陪伴的要求一样。
而对于我们成长在互联网的一代,资讯发达,你的孩子甚至比你懂得还要多,想法不断超前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能跟孩子更好地互动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1.懂比爱更重要
精神层面的懂是在于你需要关注究竟你的孩子在意的什么?喜欢的是什么?成就感来源在哪里?当孩子出现行为上你看不惯的地方,不是指责和批评,不要用世俗的思维去看待他们的行为,而是了解,关心行为背后的原因与情绪。
例如我曾经听过一位父亲在分享他和他女儿的互动中的一段对话,父亲问女儿:“你为什么就那么喜欢看漫画,漫画有什么好看值得你连作业都不做,就是只懂得天天看漫画?”当女儿听到父亲这样说的时候,更多的是指责与愤怒的情绪,就愈发不想与父亲进行对话。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父亲问女儿:“我看你每天都在看这本漫画,能跟爸爸分享下,这本书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你为什么喜欢看呢?”这种方式才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通过了解才能真正地明白孩子的需求,他才会更愿意与你分享。
2.创建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
良好的家庭互动氛围的创建是会让父母与孩子能形成自动自发的默契式的交流的关键。这种默契式的交流不是每次你要主动问孩子,孩子才跟你分享,而是让孩子自动自发地与你分享。
创建家庭互动氛围有两种方式:第一,从小跟孩子一起培养同一种爱好。这种一起参与的爱好是彼此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润滑剂。例如父母喜欢看球,可以让孩子一起看球。或者父母与孩子一起做运动,孩子有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通过这种参与感能感受到父母亲跟自己是在一起的,这种爱好的陪伴成长也是一种心灵中的相互交融过程。第二,形成有固定频率的交流分享的习惯。例如从小就培养孩子分享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为什么会开心?不开心又因为什么?多让孩子表达。随着孩子的成长,每周或者每月的家庭聚餐,有主题式地分享和探讨一些主题带动孩子的思考与交流。
3.不要以科技发展得太快为借口
我们必须要承认,以后的孩子会越来越早熟,这一代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他们能有更大的能力去接触自己想接触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与时俱进的能力,需要去了解孩子现在喜欢什么,讨论什么话题。一方面你只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你才会主动了解他们关注的东西,这样你才有可能有共同的语言,交流的触点;另一方面,只有你与时俱进,你才有可能在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关注什么的话题上作出一些相应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毕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必要的介入引导很重要,这种是非判断能力是需要父母给予培养的。不要再以科技发展太快,我无法与时俱进为由。
从冷漠背后引发的思考,这不仅是给当了父母的人看,而同时也是给将有一天也会成为父母的人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行为都是父母给的,无论是否已经为人父母,但是你的心智模式会决定你教育的方式,我们能越早认识,就能为成为一名好的父亲或母亲做准备。而其实在准备的过程,我们从来都不缺方法,缺的是认知与觉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