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五月的鲜花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5-02 05:31 被阅读0次
    海滨:五月的鲜花1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当时间又一次来到五月,我想起了五月的鲜花,想起了五月的蔷薇,想起了五月的原野,想起了光未然作词、阎述诗作曲的那一首歌《五月的鲜花》。

    海滨:五月的鲜花1

    李皖在同名文章里写道:《五月的鲜花》响起的时候,它曾给予我无比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受,好像这首歌一直会唱似的,再次唱起只不过是从时间的深海中捞起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在我的青春记忆里,五月是一个充满了诗意与激情的月份,在汉江两岸,一望无尽的原野上,色彩鲜艳的月季和蔷薇,在阳光下尽情绽放。

    光未然作词的《五月的鲜花》,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鲜明的战斗性。在第一节中,诗人以崇敬的心情歌颂为挽救垂危的民族而抗战不歇的志士。志士的鲜血灌溉着鲜花,使鲜花开得特别茂盛,五月的鲜花掩盖着志士,格外耀人眼目,逝者已矣,但鲜花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终究是无法扼杀的。两者互相辉映,给人以强烈的悲壮美的感染。第二小节,从“他们”(烈士)转到“我们”,从激情的赞颂转为冷峻的描述,告诉人们切莫忘记国破家亡的痛苦,“知耻而后勇”,只有记住国耻,记住仇恨,才会有奋起和反抗,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诗句的感召力也就在这里。第三节中又转换了角度,诗人以愤怒的心情揭露了投降主义者的卑污,将“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两种情景相对照,令人感慨不已。至此,诗人再也按捺不住愤怒的感情,他在第四节中直接发出了唤起被压迫者的怒吼声,副歌重复一遍,突出了亿万人民挥动铁拳投入战斗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特写镜头。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怨恨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了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回味《五月的鲜花》,字里行间都饱含感情,意境深远,带有一种崇高的美,通过深情的语言激起了听众的爱国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加上朴素轻缓的音乐旋律,让听众深切地体会到对民族英烈的怀念和景仰。而且经过作曲人阎述诗的精心谱曲配合,音乐与歌词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

    歌曲开端,作词人光未然写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而且在原野上鲜花掩盖的是无数志士的“鲜血”,充分表现出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指出了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接着,作词人写道,东北已经沦陷,人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因为人们“失掉自由”,还“失掉了饭碗”,并且饱受“屈辱”和“煎熬”,需要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无情的皮鞭”。此时的旋律也是压抑低沉的,催人泪下,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悲愤感。之后,作词人又写出了当时翔实的万分紧急,“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但是遗憾的是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于是“中原大地”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此时,旋律也满是悲愤和无奈,如同深沉的呜咽,发人深省。到了最后,作词人写道希望此时,有“怒吼”可以“惊起”一群不幸的人们,充分体现作词人希望人民奋起反抗,抵御外敌的心情。到了这里,整首歌达到了高潮,旋律也十分激昂和有力。作为歌词,这首诗的语言流畅,音节也很和谐,十分适于咏唱。这首诗除副歌外,每节四行,节奏也大体均齐,用韵既严密又灵活,完全以情感的表现为前提,这种韵律的安排,突出了诗句的吟唱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滨:五月的鲜花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bsu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