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我们需要清楚的描述在发生的事情,并说出观察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有一些评论,但是需要清晰的分辨出观察和评论。
比如说:“我看见你一次吃了10个包子,我很担心你会被撑坏”——前面是观察,后面是评论。而不是“你吃的太多了”——这只是一个评论/判断,话说万一人家饭量就是这么大呢?
分清楚观察和评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语言表达中的评论,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都相应的给人或者事情贴了一个标签,会影响到我们接下来的情绪和沟通。
印度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论、判断、指责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分析,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因为,人在大脑当中完成观察,并形成评论和判断,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而说出来的话,如果不是经过详细的思考,常常就是脱口而出的一些评论。思维习惯使然。
书里面有列举了一个学校里面校长和老师沟通的调解案例,非常有趣!“大嘴巴”的校长和“敢怒不敢言”的老师们。
大家可以仔细一下读一下,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自己对于自己说出来的话,很难区分观察和判断。而有些时候明明知道了区分的原则,由于思维惯性的原因,即便是作家自己,作为行为训练师和培训师,即使是在非暴力沟通方面做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他也坦诚他在很多时候也是很难全部都做到的。
我们需要说话慢一些,脑子转的快一些,在话脱口而出前,把他们再捋一遍,分清楚,哪些是观察,哪些是评论。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
示例上面表格里边的句子,乍一看意思是很相近的,但是仔细读来,给人的感受是不太相同的。参照这个区分表里边,我们回想一下,有时候说话,会引起别人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表达涵盖了一些不恰当的评论、指责和其他令人不愉快的分析的成分在里面。
最后,请注意“总是”和“从不”这两个词的运用。对于我来说,读到这里我就明白,为什么对于某些人经常对我说:你总是怎样怎样,你从不怎样怎样……我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语句表达的意思是负面的,然后他这些表达里边是带着指责的,评判的。给人贴一个恶意标签的,让人非常不愉快。
所以,区分观察和评论,慢慢练习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