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单身妈妈离婚三年多了,离婚时,孩子还不到半岁,这位妈妈除了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她上班时,自己的母亲就会来帮她照顾孩子,孩子长的很健康、活泼可爱。加上有自己的父母和兄妹经常到家里走动,来帮忙照顾孩子,这位单身妈妈,并不觉得离婚后有什么不快乐,所以很快就走出了离婚的阴影。离婚给她的生活并没有带来什么大的变化。
反而比之前,一家人看着宝宝,更觉得平和快乐。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天孩子突然问她,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这位单亲妈妈却面露难色,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这个问题。
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更担心孩子和小伙伴们到了一起,孩子们之间问起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1、孩子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
孩子出生不久,我就和他爸爸离婚了,我从未向孩子谈过他爸爸。如今孩子3岁了,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我应该怎样回答孩子呢?
还有,孩子的小伙伴问起同样的问题,我应该怎样回答?
2、离婚以后,孩子从没说过想见父亲
离婚以后,孩子从没说过想见父亲,他是不是顾及我的感受才这样的?怎样才能让他们父子比较自然地相见呢?
3、青春期孩子会不会更难适应父母离婚
儿子不仅失去了父亲,而且生活环境也完全变了,他好像很迷茫。在青春期这个艰难时期里,我非常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
以上问题都是单身父母所担心的问题。也是《单亲孩子也能幸福成长》中作者佐佐正美先生的在咨询中问答过的。
本书作者简介:
离婚之殇佐佐木正美【日】,儿童精神科医生,川崎医疗福祉大学特聘教授,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医学部精神科兼职教授。有45年儿童咨询经验,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
单亲父母如何解决“三怕”
第一怕,离异后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教育问题。
1、首先明白父母是孩子的“保护者”,而不是“教育者”。
时下,我们随处可见到愈来愈多的妈妈变得越来越强势,她们身上的父性要素超过了母性要素。这类家庭在全球都在逐年增加。单亲家庭的妈妈变的强势也是有社会压力倒逼所致。
从婴幼儿早教到学童时的各种兴趣培养班,孩子背负了父母太多的期待,而会减少天伦之乐的享受。父母过度对孩子要求有出息,我们也发现,这类孩子却反到不成器。社会上还有很多问题少年,专家和社会往往都归结为家庭教育的失败,根本的原因是孩子小时候得到的母性之爱太少。
好多问题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普遍发现,他们的母亲都十分严格,从小要求他们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学习,出人投地,诸如此类父性的东西,他们真实的自我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因此无法形成接受他人,融入社会的能力。天长日久,他们最终逐步走上了犯罪之路。
2、给孩子更多正确的爱,而不是溺爱。
作为父母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和呵护、关爱。正确爱孩子。单身爸爸和单身妈妈一样,要面对职场竞争压力,面对繁琐家务,面对孩子学习教育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
有的妈妈觉得孩子失去了爸爸,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孩子更多、更丰富的物质生活。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小西的爸爸妈妈离婚后,他跟着爸爸生活,爸爸为了弥补孩子缺失妈妈的遗憾,尽可能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吃穿用挑名牌,请家教周末到家里来辅导、假期带孩子各地游玩,只要是小西提出的要求,爸爸基本都答应满足。小西到了学校,同学们都觉得他太骄横跋扈、为所欲为,都不愿意和他玩,老师也觉得这个孩子才14岁,眼里认为有钱就是一切,作业自己不写,出小费让同学帮代劳。
给孩子更多的爱没错,但爱不是溺爱,丰厚的物质满足,换不来对孩子的心灵关爱,关注孩子心灵健康、人格的塑造才是关键。
3、既然选择了单亲,就勇敢去承担一切。
伟伟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他跟着妈妈生活,爸爸在外地打工,因为职业不固定,孩子的赡养费一年给不到一千块钱,妈妈在酒店做服务员,工资也很低。生活在城市,各种生活成本偏高,压力确实很大。妈妈才三十五岁,本来想着给伟伟找个经济条件好的新爸爸,来改善下母子的生活状况,但妈妈谈过几个男朋友,都无疾而终。慢慢的,妈妈对生活产生了消极情绪,见人便诉苦,仿佛自己成了最悲惨婚姻失败的受害者。
一边怨恨前夫,一边抱怨命运不公。回到家对孩子不是骂就是打,孩子变的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胆小,老师反应了几次,说孩子在学校太不合群,孤僻,自卑,有一次,因为一个同学无意中说了句离婚的大人都不是好家长。伟伟一下子暴跳如雷,扑过去抓住同学头往地上按,还骑在人家身上狠打一通,同学们和老师都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伟伟一下变成一头愤怒的狮子。
老师后来和伟伟的妈妈讲,孩子的心灵已经受到了创伤,希望妈妈能多给孩子点正面积极的引导。孩子是无辜的,错误的婚姻也好,错误的选择也罢,结果都不是应让孩子去承担的。
既然选择了单亲之路,就要勇敢去承担,去积极面对。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不要沉湎于过去的阴影之中。
负责任的父母应该保护好孩子第二怕,对孩子讲述离婚真相或者死别。
1、可以告诉孩子事实真相,但不要表现出对另一方家长的负面情绪。
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父母离婚后反目成仇,孩子也被抚养的一方教唆挑拨和另一方家长对立。把孩子当成“同盟军”一起来“抗敌”。
朱朱8岁,爸爸妈妈要离婚了,她跟着妈妈生活,因为妈妈比爸爸能挣钱。离婚的时候协议谈好,孩子平时住妈妈这边,周末去爸爸那边。开始孩子两边住觉得还挺新鲜,后来妈妈找到新爸爸了,孩子周末去了爸爸那边,爸爸和奶奶就会给孩子灌输一些妈妈的负面消息,说点妈妈的坏话。孩子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对新爸爸就产生不满。说因为新爸爸,才让她的亲爸爸不能和她,还有妈妈生活在一起,于是哭闹着要爸爸,要爸爸回来。
妈妈伤心又无奈,只好给朱朱解释,说爸爸妈妈是如何离婚的,但在讲述离婚事实真相的时候,说爸爸如何不管家,不务正业,如何不争气。把对前夫的不满表露无遗。朱朱又觉得妈妈很可怜,那么辛苦挣钱养家,还得去养爸爸那个大混蛋。
慢慢孩子成了双方大人的传话筒,双方大人积怨越来越深。妈妈干脆就不让孩子再去见爸爸和奶奶了。刚刚经历了离婚,又上演了一场抢夺孩子的大战。
一场悲剧接着另一场悲剧的上演,实在是让人可恨可叹!
2、面对亲人离逝世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该怎样对孩子说。
人生无常,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丧亲之痛,还要担忧孩子的幼小心灵受到打击。
孩子太小的时候就不必要告诉孩子真相了,以免让孩子从小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可以给孩子描绘一幅天堂里的美景,以一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孩子。孩子长大后,慢慢会懂得。
文文的妈妈在他6岁的时候,不幸病逝了,幼小他不懂死是什么,奶奶告诉他,说妈妈因为身体不舒服,想好好休息下,睡着了。因为睡觉能让人身体得到康复,还能美容,等有一天,他会看到妈妈还是那么年轻、漂亮。因为妈妈一直在睡美容觉。小文文听了好像懂了,说那就不打扰妈妈了,让她去安心的睡觉吧。等睡饱,睡够了,就回来陪他玩了。
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了,只有勇敢面对。展示给孩子的是美好、乐观、积极、坚强的一面,这很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及今后的成长尤其重要。
给孩子爱的能力更重要第三怕,再婚组建新家庭,孩子会受委屈。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亲父母都不愿意再婚了。这也是个比较现实的社会现象。
最大的一个因素,是为孩子考虑,怕新爸爸或妈妈和孩子相处不好。担心孩子受了委屈。其实只要转换思维认知。完全不必怕再婚。
同学的姐姐又结婚了,听说新丈夫不仅高学历、公务员,没有自己的孩子。对他姐姐的女儿视为亲生,到一起生活才一年时间,小女孩对新爸爸很依赖,父女关系相处的比母女关系还要好。同学全家人都高兴的,庆幸他姐姐太幸运了。
三年前,同学姐姐离婚了,不久就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相处不到半年就结婚了,双方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般配,最主要的,新老公性格温和、大度、善良,喜欢孩子。同学姐姐也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后,也改变了很多,变的更加成熟和理性,懂得谦让、体贴,不像之前那么强势霸道了。
把握好与新伴侣的平衡关系,再婚家庭一样可以更幸福。
好婚姻是靠双方精心经营出来的。经营婚姻和经营自己的事业、人生一样重要,一样更有意义。面对暂时的失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执迷不悟,不去改变成长。
幸福家庭需要有幸福的能力决定孩子幸福与否的,并不是家庭是否完整,而是你给他的爱是否完整。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孩子只要依次、均衡地得到“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就能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