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亮和六便士
简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作品以法国印象摄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解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初读并不能找到北,感觉很乱,从构思来看开篇设置一个人物大背景,离奇式的天才。对这位伟大而怪张的天才,极尽褒贬众说不一,既扑朔迷离又让人有渐入实境的感觉,真假难辨。而不断往下读时,却又爱不释手了,一方面故事的发展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性洞察,富有寓意让人深思。本书看的过程不免给人一种蔑视女性反对女权的感觉,但我觉得并不能以此否定本部小说,即使小说有女性无法生产艺术的基调,理由给出也相当简单缔结于罗曼斯情结。这里还是各保留己见的好,然后去掉眼镜看看有什么能带来思考。

这部关于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电影,可以说被尊为爱情类题材电影经典圣经,但是电影所能传达的又不仅仅是爱情这一方面,所以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够发展较多主线,讲更多深刻的道理,表现出更细腻的人性,有更动人光声乐的搭配。大师詹姆斯·卡梅隆所要传达的信息也许并不能很好的感受,但有些细节希望整理下来。
1.爱情观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反观铁坦尼克号时,不得不对铁坦号描绘的美好罗曼景象产生质疑,爱情太过理想化就会显得平庸,而铁坦号没有将这一赞歌以欢快结尾,却让它更像是一壶酒—醉深梦死—喝下去很暖但也老辣。剧情传达的是一种反传统观念的结合,更为感性。喜欢是乍见之欢,而爱是处之不厌,杰克·道森与罗丝·迪威特·布克的际遇,与之后的心灵沟通,传达出的第一感触应该是爱是舒适的,所以自我感觉本片的爱情观应该是这样的,在平实的生活中能带给你一些小惊喜,而又不用刻意迎合,不用伪装自己,即使没有了话题也能安静的坐在一起,这样就很好。
2.人性
在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灾难面前最能考验人性,当只有一半人能够生还时,就要有一半人自愿做出牺牲,是利己的本性与崇高的人格之间的较量,而铁坦号上更多的传递人性的光辉,让女人与小孩先搭乘的绅士做派;船长、造船总设计师的责任感担当;世界首富最终放弃救生衣而穿上最好的礼服,只求死的更绅士;音乐家们最后的演奏再奏,彼此的祝福;通信员誓死守护岗位,不停歇的发送求救信号,让生还者有更大活下去几率;北冰洋的夜晚,海水冰冷刺骨,杰克守护了罗丝,罗丝没有赴死而是选择活下去,也许这才是真实,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3.深海之心
罗丝讲完这段哀恸天地的爱情之后,把那串价值连城的项链“海洋之心”沉入海底,让它陪着杰克和这段爱情长眠海底,看着老迈的罗丝长途旅行带着那些照片,却丢掉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这是对平凡自由高歌也是对杰克品格赞扬,理想扎根现实又造就现实。
-3-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透露出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前世乡愁
月亮和六便士中最后思特里克兰德最终选择了在孤岛终生,专注画作,而三毛的前世乡愁似乎有着相同的情结,生来有着归属感。率性的三毛说我属于那里,然后无论艰苦,住进了这乡愁乐土。时常会有这样感觉,似曾相识但确实只是初见,可是给人一种亲切安稳的感觉,所以前世乡愁是存在的,只是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还未曾意识。
故事
沙漠中的饭店 哑奴 结婚记 哭泣的骆驼 悬壶济世 娃娃新娘 回乡小笺 荒山之夜 尘缘 沙漠观浴记 书信(撒哈拉·台湾) 爱的寻求 芳邻 素人渔夫 死果 天梯 白手成家 收魂记 沙巴军曹 搭车客
三毛描绘的撒哈拉沙漠里独具异域风味的故事,既叫人神往又叫人迷离,语言质朴轻快,读来真切而动人,但又有种魔幻离奇飘渺感觉,让人怀疑真实的同时又让人乐意接受。较为深刻的故事,荒山之夜,迷宫山、泥潭风波、趁火打劫、急中大勇大智、生死别离、选择、越是艰难却还是想要。沙漠观浴记,读到确实恶心到了,但文化总有差异,也算是一种地域风情。死果,神秘而古老的异教符咒,这看似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事,翩翩被三毛写得真切触人,让人心角生痛,为故事发展而揪心。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非凡而平实,笔触深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嫉羡简单的生活却实实在在活出自在、活出丰富、活出精彩。
更像爱情的婚姻
婚姻总会给爱情带来枷锁,也是很多爱情故事升华的梗,三观不同已不在是两个人的事,有时更是两家人。但三毛的婚姻却是建立在简单的情絮中,只是有个稳固的依靠却无它求,能给彼此以心灵上的些许藉慰,生活小吵小闹也才是婚姻像爱情,没有铁坦罗曼感人至深但也真实而美好。
结婚摘录
荷西回信给我:“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信虽然很平实,但是我却看了快十遍,然后将信塞在长裤口袋里,到街上去散步了一个晚上,回来就决定了。
【附近的城市阿尤恩正在举行一场古灵精怪的婚礼。婚礼在法院举行,由法官做证婚人;新娘收到的结婚礼物,是一副惨白而完整的骆驼头骨,两只黑洞洞的骷髅眼睛悄无声息地望向她,她兴奋不已。】
【新娘头戴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披挂旧的、淡蓝色细麻布长衣,脚踩凉鞋,与新郎徒步走向法院。】
【因为没有鲜花,新娘的帽檐上插了一把香菜。新郎说,这是田园风味,简单,好看。】
【有不认识的人来为他们拍照,照片里,长发姑娘和她的大胡子老公,正在朝他们的理想世界阔步前行……】
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仍是未来父母,至于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谈成败,论英雄。
追梦人
为纪念三毛,罗大佑将自己写的《青春无悔》改名为《追梦人》,并增加了四句歌词——“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宿命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三毛的故事,有人说全是她的梦而已。可是梦又如何,一生能在梦里追寻,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为梦而生,终结于梦。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这样写道,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邀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而三毛以其独立特行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自我,在男女有别的时代更表现像个人,万物确实平等,我们为什么要保留我们顽固的傲慢和偏见,所以追梦人误食甜莲子而忘了回家的路,却也赢得深沉值得尊敬。
摘录: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长久被封闭在这只有一条街的小镇上,就好似一个断了腿的人又偏偏住在一个没有出口的巷子里一样的寂寞,千篇一律的日子,没有过分的快乐,也谈不上什么哀愁。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的近乎优雅起来。
人,真是奇怪,没有外人来证明你,就往往看不出自己的价值。
岁月在令人欲死的炎热下站了起来,缓慢而无奈的日子,除了使人懒散和疲倦之外,竟对什么都迷迷糊糊的不起劲,心里空空洞洞地熬着汗渍渍的日子。
流去的种种,化为一群一群蝴蝶,
虽然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
而蝴蝶也是朝生暮死的东西,可是依然为着它的色彩目眩神迷,
觉着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已在蜕变中张显了全部的答案。
佛说——“修百年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那一只只与我握过的手,那一只只与我交换过的璀璨微笑,那一句句平淡的对话,我如何能够像风吹过衣裙似的,把这些人淡淡地吹散,漠然地忘记?
夜来了, 我点上白蜡烛 看它的眼泪淌成什么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