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记得是多久开始接触小红书,最早的时候是下了删,删了又装,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两次下载经历
一次是小红书的产品负责人邓超分享会(内容附在文章最末,欢迎学习),因为迟到,都快讲完了我才到,只记得简洁的红色背景的PPT,后来就回家下载,那时候并没有特别仔细去研究或者种草,毕竟第一眼看的时候都是白富美在炫炫炫,而我,一个挣扎在一线城市的屌丝~
另一次是我的同事,那时她的项目正在做APP注册引导页,她跟我说很喜欢小红书的引导方式,为了了解有多好,我又去下载了小红书,下图就是注册引导页,因为我不太关注引导页,我不知道这算是新颖的方式吗?
后话:我个人是超爱并倾向于“开眼”“MONO”“虾米”那样FLASH的引导页
最近频繁使用小红书是刚好有朋友去韩国可以帮忙带东西,我对韩系产品不太了解,这时候我打开了手机上的APP,美妆(因为有个榜单,经常拿榜单产品作参考)和小红书,这时候才开始仔细看小红书,突然发现美妆简直就是垃圾,这是实话,不过迄今我仍然没卸,因为我要看榜单
短短1个小时内,我向朋友回复了我想要的产品。能够那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功劳必然是小红书的口碑社区
但是这里却有了第一个疑惑: 护肤品、化妆品并没有区分年龄、肤质
妹子们都知道的,护肤品是需要年龄、肤质的,举个例子:
1 都是20岁的小伙伴说XX超级好用,一个30岁的人看到了口碑笔记,她会不会去买
2 一款粉底液对于干皮很好用,但是对油皮是克星,油皮种草了,使用效果会是怎样
说回故事,当我的朋友帮我带回了产品,我开始使用并又开始在小红书逛笔记,看到很多小伙伴说要配合XX产品使用,然而这个xx国内是木有专柜,恰好小红书在笔记下端推荐给我他们有售XX产品,加上女生是冲动购物,我毫不犹豫把XX产品放入了购物车里。产品从郑州保税仓发货的,大概是两天后收到的。收到了本能的开始百度真假对比(也是奇了怪了,以前在天猫国际都没比对真假,呵呵)找了好多对比案例,各说各话,有的说正品瓶底没有凹的小圆点,有的说产品编号是4位数,不会有5位数,在对比了至少了4~5个真假案例后,只有一两点不太确定。我又转战到贴吧,该产品的贴吧大部分帖子都是真假对比鉴定贴,找到一代购加微信帮忙鉴定,在得到了她说是正品的回复后我才放心
第二个疑问就是小红书把所有关于消费者投诉假货的帖子链接都屏蔽了,这样对于消费者是否对产品会更加怀疑
不的不说小红书的公关做得还是蛮好的,如下图,感受下
我是不太懂公关一般做法,但是作为消费者,我是严重怀疑小红书的产品是否正品。当然真假混卖算是海淘电商的潜规则,通过这次购买百元产品的体验,我可能不会上小红书购买产品,所以小红书忠实消费者的用户画像有几个特征:冲动购物、易被种草、学生党或收入一般的白领、身边没有经常出国的朋友或没有较信任的代购
备注:我是在小红书购买护肤品,并未体验购买服饰、配饰、生活用品等等,这些品类的海淘产品水深水浅我并不懂~
继续说故事,在购买产品前我只知道小红书老板老帅了,有点像立威廉,甚至我还八卦了下毛老板的老婆(当然完全一无所获)。。。对帅哥三分钟态度的情况下,我又把知乎关于小红书的贴挖出来,好多硬广~~~~真的好多硬广。。。但是有一篇深深地吸引了我:小红书工作体验如何?你为什么加入小红书?
看完了团队介绍,我才知道谷歌全球技术总监Tiger是小红书的技术负责人,正如文中所说,小红书的产品、运营都是以数字作为结果导向的,点击量低的重要页面或功能必然将会优化,这里就有了第三个疑问
首页是笔记广场,疑问就是为什么不做笔记的数据延伸
写到这里我研究了下笔记广场,根据用户关注的标签,在笔记数充足情况下每分钟更新三篇笔记,即你关注了5个标签,每分钟更新15篇
(这是粗略测试,用了两个账号进行测试,并未测试晚上更新机制,减少标签数更新机制等等,且因产品样式是双栏卡片,笔记充足情况下的更新数=标签数X3+1,笔记不足时更新数量貌似是随机的)
这样的双栏卡片样式的feeds流,用意是让用户瞎逛,其实充斥着质量较差、与用户无关的内容,假若用户关注的内容10篇里有8篇都不感兴趣,用户还会去逛吗?所以很想知道小红书后台有没有做推荐笔记机制,类似网易音乐,比如用户喜欢哪条笔记,喜欢的笔记越多,用户的喜好标签越多,平台就能给用户推荐更优的社区内容
我在豌豆荚看小红书的下载量是23w,而我最近才知道的色魔张大妈下载量达60万,可能是用户基数与阿里系腾讯系相比差太多,推荐笔记这方面的功能我猜测也只能后续做吧
聊到下载量,我们来看看垂直跨境电商相关app的相关数据
某平台ios小红书排行78名,安卓中前100名中没有小红书1 垂直电商的布局时间如下
2 2014年到现在,360指数中搜索指数如下图(百度指数这几天崩了,没法用啊我....),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a 2014年蜜桃是跨境电商中最出色的平台,然而现在一落千丈,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这也反映出互联网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
b 去年黑五,小红书和洋码头做足了各方面准备,成为跨境电商垂直领域的佼佼者
c 从今年的指数概况来看,小红书超越洋码头,成为跨境电商垂直领域的领头羊
数据来源于360指数接着我们来看发现模块,因为没有相关数据,其实并不清楚,发现模块中的话题点击量是怎样的,用的也不太多,所以有了第四个疑问
为什么每个话题都要做一个角色发布,见下图红圈
很占空间有木有?难道很多用户是根据谁发布的来阅读?延伸一下,不知道以后这些发布者是不是会由官方变成用户,比如与小红书签约美妆博主,或者经常被选上精选笔记的小红薯
接着讲到购买模块,在小红书体验了购买过程,优秀的部分有很多,所以这里只说体验不好的,主要有以下体会
1 因商品品类丰富度不够,产品列表页会出现商品重复(不太清楚是bug还是故意这么做得)
2 没有购买评价,这里算偷换概念,写的是:小红薯们怎么说
与小红书的负责人邓爸微信聊过体会1,只是官方回复我确实在优化这一块,这一点不太清楚是不是生产链上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倒是可以增加一个功能,增加显示库存剩余量,这样可以提升购买量,这完全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女人就喜欢抢东西,哈哈哈哈
另外,若小红书完全能够支撑只卖正品的理论,完全可以增加一个功能,购买的小红薯可以写使用体验,后台在库存只剩一半的情况下选出一篇优秀的使用体验,使用体验形式多样:证明产品多好,证明产品是正品,证明小红书服务有多好等等
总结和延伸
小红书团队有颜值担当的毛老板、技术大牛Tiger、超棒审美的产品邓爸、不知庐山真面但是做的很棒运营猫们,不得不说小红书能做到现跨境电商的领头羊是理所当然的,有很多值得同行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之前在知乎看刘飞写的小红书产品分析,里面讲到产品定位:社区+电商(「UGC 内容」+「直营海淘」)
在琢磨了下小红书,以及我的脑补,我认为刘飞说的仅仅是小红书的前期,后期的产品定位:社区+广告
社区内容创作者:全世界的小红薯、与小红书签约的美妆博主、小红书运营团队
社区内容形式:图文、视频、直播、当前热门信息播放形式...
广告:类似于谷歌咯,只不过是海淘届的、移动端的谷歌
最后附上之前邓爸的产品分享会内容,说的很有用哦~
作者:靓er喵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595858/answer/593604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产品经理必备软实力:
1.热爱产品有动力
2.800+app玩耍量
但不仅仅是玩、看这些app跟自己的产品的关系。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2.产品的职责项是:设计 交互 用研 运营 技术 市场 数据分析 文案 跨部门协调 管理。
优秀的产品经理做到60n+95*(1-2)
其他技能60分,有1-2项95分
3.多问为什么
区分伪需求,多问问题的本源是什么:
4.换位思考:瞬间变小白
5.做到极致。(个人理解)其实极致:控制变量,(其他都做的很有极致才能测试出要验证的点。试错才更有意义)
——————隔一隔开始讲正事了—
二、关于小红书app
用户使用操作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登陆和注册
提供社交账号登陆和手机号码登录
用社交账户登录更易吸引临时访客进入(也对,当对这个app还不熟的时候,不想用手机号注册,以不至于影响我的生活2333)
强制选择兴趣的过程
遵循don't let me think原则
进行强制选择,用户比较懒不喜欢思考啦~
你给他什么就会做,有时候强制的效果更好
鼓励的做法,完成步骤尽量少
尽量步骤简洁快速能到让用户get
相反不鼓励的做法,尽量延长步骤流程,跳出疑问。
(总不能在迫切添加隔壁美女微信的时候,弹出“你真的确定要添加吗” 2333)
用户体验
关于
感性:女性。逛是更喜欢的。
理性:男性。目的性更强。
不同的侧重做出的产品是不一样的。
下面也会提到相反的两个用户体验之间如何权衡。
关于
发现的页面:逛的体验。
发现本来就是广场。故不需要分类更细
做了试错之后也反馈了,分类细给用户束缚的感觉
所以舍弃
关于
好看:用户有多期待app好看
好用:用户体验的流畅
小红书最后选择了好用
(个人想法)最近在看ios规范提到减少炫酷的动画,更倾向于好用,也正好这样验证了
关于
思考会花多少去研究你的产品。
小众:每个pm都希望自己的产品独特炫酷
(个想:但是用户的习惯在那里,特立独行只会增加学习成本。而用户对产品最开始的体验如果是简单的,会更吸引用户。谁都不会为了一个app去花时间学习它的使用规范。)
大众:与巨头操作相一致,成本相对低
小红书最后在取舍是选择了大众
关于
数量和质量
对于ugc平台管理要严格控制笔记质量
其实是一个短期繁荣和长期良效的选择。
短期繁荣:不加控制的ugc会在短时间让平台爆发很多内容,包括代购,买手充斥其中。
长期良效:控制质量后呈现更好体验
无疑是选择长期良效的
关于
产品的功能要满足部分人还是所有人。
覆盖用户群更多,是失去还是更多。
对于小红书来说,目前是女性用户居多
但又希望覆盖更多男性用户,那么这样的倾向会导致流失女性用户。产品经理就要思考这个权衡。
关于
新功能或者激励功能只对部分用户开放
只选择笔记量多且高质量的用户能使用“点赞换物”的优惠。(而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原因:保护高价值贡献者)
关于
听用户的还是听自己的(没有听太多自己整理的)
当用户提需求时,比如很多人建议开私信啊,为什么人家竞品有你就没有呢。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需求冲昏头。这时候产品就要思考。1.这个需求是不是伪需求,用户提出这个需求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能否找出真正需求再解决。
2.如果是真需求,该不该在我的产品中实现。思考新功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如私信,会导致交流讨论的非公开化。而我的平台更希望有公开信息。所以暂时不取)(那么也不能忽略用户的需求,可以慢慢试错,通过分析用户发私信的流程,从步骤各个流程看大家都会做哪个行为。敢于试错:用系统设定的简单语句看私信使用量。
关于
有时候满足多个:不建议
满足一个:更多时候less is more
页面可以加的功能有很多,比如既可以加评论也可以上传,那么用户不能明确究竟这页面需要我做什么,它可能什么都不做,其实也就丧失了此页面的功能性。
用一个功能项让用户明确,此页面该做什么
关于
开发过程(个人觉得可以认为是敏捷开发)
在不同产品阶段的团队大小的安排
在公司业务复杂时,敏捷开发可以让多个优化任务同时协作,以不耽误迭代进程
关于
产品功能是否要用户参加
是否由用户选择“大图/小图”,“只看精选/非精选”
有时候减一些功能更难
减去一些选择项:
不要让用户去选择,只有在不选择的时候也能获得它想要的东西才是极致
关于
骗人
不骗人
应该是对于做营销时
权衡激增的量还是长期的优质保持量
关于
小优化带来的效果
如笔记页面的评论
当没有评论的时候(引导抢沙发)
当有评论的时候(希望有评论和点赞之类的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