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是莫言的一篇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说的是1976年“我”的母亲留着三棵大白菜,准备过年包饺子用,但因家里特别穷困,又急需用钱,不得不拿到集市上去卖,故事很简单,就是描述了卖前、卖中和卖后发生的事情和经过。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投入了笔墨,描写到母亲翻箱倒柜,到处找钱的情景,她拉开了装满了破布头的黑乎乎的抽屉,翻开了炕席底下垫着的稻草,结果一无所获。接着,她把眼睛盯上了挂在墙上的三棵大白菜,“我”看到她有意要卖掉它们后,极为不舍,眼泪汪汪。
卖菜过程中,特别挑剔的顾客老太太,一边嫌她母亲把白菜卖得太贵,一边不停地撕掉白菜外层的菜根和菜帮子,又说白菜卷得不够紧,这让本就舍不得卖它的“我”非常生气。成交后,母亲让“我”帮她算账,老太太付完款后,那棵心爱的白菜注定可能成为别人桌子上的菜肴了,让“我”异常惋惜。
卖菜结束后,“我”去上学了,回来后,却发现那棵白菜又回到了家里,原来是“我”在算账时由于赌气故意加了一毛钱,肯定是被退回来了,母亲的诚信受到了伤害,为此她哭红了眼。
作者用朴实平静的语言,包含感情的笔触,细致逼真的描写,刻画了有血有肉的母亲、“我”和买菜老太太的形象。母亲面对穷苦艰困的生活,坚强如一、面对顾客心地善良,诚实买卖,面对可怜的儿子既严厉又有温情。“我”作为一个穷孩子对好吃的饺子的渴望,对经过自己亲手经管的那棵白菜充满眷恋的感情,对挑三拣四的老太太的反感,对母亲为操持这个家的感恩和体谅,都描写得非常准确到位。
作者文字中没有一句提到穷字,但从字里行间、从主人公面部的表情、从举手投足的动作、从家里的环境,从人物的对话,无处不让读者体会到日子过得是多么的艰难。
作者写“我”,也非常注意展示细节,尤其在我和母亲对话时,用的都是“悲伤地问”,“眼泪涌了出来”,”哽咽地说“,“哭着说”等忧伤的字眼,让人对一个可怜的孩子充满了同情,也体会到孩子对母亲的做法虽然不愿意又不得不体谅的那种复杂的心情。
小说虽短,矛盾的冲突点却一点也不少。“我”非常想吃白菜饺子,但家里穷境又不得不被母亲把它卖掉;母亲既想呵斥“我”面对顾客挑刺而说话不好的口气,又可怜“我”那么小的孩子都不能吃上想吃的东西;在集市上,在“我”眼里那么好的白菜,自己想吃都吃不上,却让老太太剥了一层又一层,还嫌价格太贵,不断挑三拣四,让“我”对他极为反感,难免说话有了火药味。“我”想让长势不好的白菜长得好一点,给它施了太多的化肥,却差一点把它烧死,多亏母亲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才让它活了下来。一个个冲突,推动着故事一步步深入地发展,让人物变得更鲜活,让情节更吸引人。
莫言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他那简洁的语言、精彩的描写、朴实的对话,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拓展能力,实在让人佩服,不愧为诺奖得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