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学习、教育读书
晨读:《资治通鉴》[295]京兆尹王尊被免职 ——皇帝和稀泥

晨读:《资治通鉴》[295]京兆尹王尊被免职 ——皇帝和稀泥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06:50 被阅读68次

[白话文]

六月,皇上将五位舅舅全部封侯::王谭封为平阿侯;王商封为成都侯;王立封为红阳侯;王根封为曲阳侯;王逢时封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封侯,因此世人称他们为“五侯”。太后王政君的母亲李氏,改嫁给河内人苟宾为妻,生了一个儿子苟参,太后想参照田蚡的先例(田蚡与汉武帝的母后也是同父异母姐弟),给苟参也封侯。皇上说:“田蚡本身就不应该封侯!”只任命苟参为侍中、水衡都尉。

[点评]

太后王政君娘家的五人同日封侯,刘邦当年“非有功不能封侯”的制度完全摧毁,王氏家族势力大涨,最终带来了王莽篡汉。

御史大夫张忠上奏弹劾京兆尹王尊残暴傲慢,王尊因此被免职,官吏人民大多称赞王尊,为他感到痛惜。

湖县三老(三老是掌教化的乡官,《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公乘兴(公乘为姓,名兴)等人上书为王尊辩护说:

“王尊治理京师,在纷乱艰难的环境中,拨剧整乱,诛暴禁邪,他的工作成绩,是历史上少有的,各郡国的都尉,都赶不上他。他上任时是代理京兆尹,后来因为他的政绩,虽然给他转正为正式的京兆尹,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褒奖和赏赐。”

“如今御史大夫弹劾说王尊伤害阴阳和气,给国家带来忧患,说他没有按皇上诏书的意思办事,还引用《尧典》的话‘靖言庸违,象恭滔天’,说他表面上说话很善良,实际却和所作所为相违背;说他表面上相貌恭谨,实际上罪恶滔天。”

“这些恶毒的攻击,究其缘由,是御史丞杨辅。杨辅一向与王尊有私人怨恨,利用职权,策划这一指控,罗织罪名,写成弹劾的奏章,逐步对王尊加以诬陷,使我们十分痛心。”

“臣等非常痛心!王尊廉洁自爱,砥砺节操,一心为公。讥刺过失,不畏将相;诛除邪恶,不避豪强。消灭了难以制服的盗匪,解除了国家之忧,功勋卓著,忠于职守,维护了朝廷的威信,这正是国家爪牙之吏,御敌之臣。如今在一朝之间,无辜被制于仇人之手,伤于诬陷之文,既不能以功抵罪,也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就因为一个仇家的一面之词,就蒙受到《尧典》里指控共工的罪名,还不能为自己陈述冤情。”

“王尊当初,是因为京师废乱,群盗并兴,然后选贤征用,才得以起家为卿。如今贼乱既除,豪滑伏法,他却反而因为奸佞之人的诬陷而被废黜。同样是一个王尊,在三年之间,怎么就从贤德变成了奸佞呢?岂不是太奇怪了吗?”

“孔子说:‘爱之欲之生,恶之欲之死,是惑也(喜欢他的时候,想要他好好的活着;厌恶他的时候,就恨不得置他于死地,这就是迷惑了)。’ 又说:‘浸润之谮言不行焉,可谓明矣(如果那像水一样渗透的谗言也不能影响你的判断,那才是明君)。’ 希望陛下能让公卿、大夫、博士、议郎都来一起讨论平定王尊的品行!如果真的是‘伤害阴阳’,那是死罪,如果真的是‘靖言庸违’,那也要判死刑,如果王尊真像御史弹劾指控的那样,那就算是不诛杀他,至少也要把他流放到无人区去,不能仅仅是免职就算了。而且,当初是谁举荐王尊的,也不能逃脱制裁,按汉律,选举而其人不称职者,举荐者与之同罪。反过来,如果那弹劾奏章说得不对,是诬陷无辜,那也要诛杀那上奏章的人,以堵塞谗贼之口,断绝欺诈之路。希望明主仔细参详,使黑白分明!”

公乘兴的奏书递上去。天子任命王尊为徐州刺史。

[点评]

王尊原来是司隶校尉,因劾奏匡衡、张谭被贬为高陵县令,到官数月,因病辞职。再后来,天子脚下有盗贼横行,盘踞山林,四出打家劫舍,抢掠行人,为害地方,而朝廷竟然无法平乱,王尊到任,不过月余,盗贼一概肃清。当时长安城中官宦顽弟,豪强劣户,不计其数,其中东市贾万、卖箭张回、卖酒赵放及杜陵人杨章等,亦皆藏匿亡命,结客报仇,武断乡曲。历任京兆尹虽闻其名,不敢究办。到了王尊任内,竟将诸人一律捕拿到官,审讯定罪,尽皆伏诛,由此地方安静,吏民悦服。

京兆尹这个官不好干,京师权贵与土豪劣绅盘根错节,所以,他必须“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别说御史,宰相府也敢进去抓人。但这样干,总会得罪的人越来越多,就觉得他“伤害阴阳和气”了。只能换一个人再来。

公乘兴上书让皇帝黑白分明,他没法黑白分明。最后皇上和了稀泥。

还记得当年的京兆尹赵广汉吗?他喜欢任用官家子弟中的新进少年,这些人年轻气盛,雷厉风行,无所回避,做事十分果敢,不在乎什么权贵,也没有人敢阻拦他们。京兆尹主要要对付的,就是京师权贵,而赵广汉,最终也因为跟权贵的恩怨冲突,被处以腰斩之刑。

王尊能外放地方官,已经是平安降落的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295]京兆尹王尊被免职 ——皇帝和稀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xrzqtx.html